湖北 舒瑞琼
新形势下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湖北舒瑞琼
【摘要】要以就业为导向,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帮助高职生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培养就业能力职业指导
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总之,就业能力是一种与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系列技能、个体特质的组合,是劳动者能够获得并保持工作以及晋升职务的能力。从高等教育角度而言,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以及在获得工作后保持工作与晋升职务的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同样没有达成共识。米特切尔认为。就业能力包括智力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等。Knight Yorke通过对雇主们的调查研究认为,就业能力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具有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及通用技能(Skills)、表现为具有自信心的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以及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等四方面组成。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
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等5个类别、共16项技能。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由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构成。张丽华等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等五个维度构成。张云仙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调查表明,高职生就业能力由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主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构成。这些实证研究大多是通过对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而得出的,为高校和大学生明确就业能力的构成并且有针对性培养就业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呈现就业结构性矛盾,某种程度是因就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不全面、不到位、无深度,无实效性的原因造成的。职业指导作为就业的“敲门砖”,首先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就业之门,有利于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性,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分析自身优劣势,确定适合于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就业的宽阔大道上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其次有助于帮助企业避免大量的人员跳槽,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优化人才结构;再者,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质量,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
1.强化师资、注重培训,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质量,教师水平是核心,有了高水平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才能有效提高的职业指导水平,才能保证有效的职业指导质量。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选拔机制,挑选职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知识渊博并具有较强职业指导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二是建立由专职辅导员组成的院系职业指导队伍,并建立院系两级职业指导网络服务体系;三是采取“内配外训“的方式,加大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使他们在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中逐步具备职业资质,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四是选派职业指导教师到企业下厂锻炼,在用人单位挂职,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逐步掌握职业分类,职业方向,市场导向、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
2.注重改革、丰富内容,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应注重职业指导的改革,重点应在职业指导模式及课程改革方面:
在职业指导模式方面,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要坚持"就业导向"和"能力导向",立足高职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在此方面,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特点,加大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采取灵活多样、吸引力强的指导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重视;二要切实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按照“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有利于学生”的主导思想,调动学生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热情高涨,教师授之为悦;三要提高实践类教学指导的比例,在注重理论指导的同时,加大对认知能力、感受能力、领悟能力的培训,使学生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四要高度重视就业心理辅导,加大对就业前的心理疏导与心理调控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使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应对职业生涯中的困难与挫折。
3.以企业为依托,以学生社团为纽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职业能力、敬业精神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利用集中休息时间通过参与行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企业经营活动等方式,深入未来从事的行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行业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改变自己、塑造自己。教育工作者应该即时跟踪、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并收集第一手资料,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具体操作中,学校激发引导学生社团组合,使其成为校企联合指导就业的纽带,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建立与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多渠道联系,通过假期兼职、参加座谈会、调查研究、帮助策划企业活动、邀请企业人士作报告等手段来增加对行业的理解,把握行业规范和用人标准。这种形式的交往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因而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刘艳杰. 大学毕业生职业指导: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信息报
作者简介:
舒瑞琼,男,(1970年10月-- )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