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郑水兰
向青草更青处漫游
——例谈文本的深度解读
浙江郑水兰
【摘要】文本解读,是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人和人(作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对文字的触摸,更是情感的交流。然而,绝大多数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思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低位化的教学:满足于教学内容的简单化梳理,瞄准考试进行简单教学。这种教学学生不能真正走进文本,亲近文字,领会作品的“神”、“情”及琢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本文从“抓‘矛盾点’ 咂出文本深意” 、“找‘潜台词’ 挖出文本深意”、“赏‘细节处’ 品出文本深意”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文本的深度解读。
【关键词】文本 文本解读 深度解读
没有深度的东西是走不远的,没有智慧的东西是吸引不了人的。尤其在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缺乏深度,解读过程中缺乏智慧之光,这样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但有些课堂的组织者把课文解读比作是带领学生绕着池边转,就是扎不进去。究其原因:教师对文本研究不够,没有深入探究文本,没有对文本以及作者相关的一些材料进行研究式备课,只借鉴一些简单教案,这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认识是肤浅的。教师找不到东西,就无法给学生东西。教师对文本理解缺乏高度,课堂教学就没有高度,学生的学习认知显然就更没有高度。
如何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呢?笔者从抓“矛盾点”、找“潜台词”、赏“细节处”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教例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文学作品中,设置矛盾,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往往是作者常用的一种手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借这些矛盾,进行合理解析,不但可以激活教学,更重要的是借以展现出文本解读的智慧之光。
例如《背影》(朱自清)一课。一般教师都会抓住“四次流泪”、“父亲四次简短的话”、“四次描写背影”来组织教学。车站送别,父亲攀爬月台替我买橘的背影,作为最能体现深沉父爱的细节,被老师们重点品读。而最后一次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却被一笔带过,甚至被忽略。
我在教学《背影》这课时,学生在朗读“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完后学生马上发觉这封信有问题,前后矛盾。他第一句既然说身体平安,第二句却说唯膀子疼痛厉害,最后一句居然说自己要离开人世了。顺着学生的发现,我问:你怎么理解这个矛盾点?
生1:父亲在给我写信时,确实老境颓唐,心情低落,无法排遣又无处倾诉。在已经成人的儿子面前更觉伤心,父亲想掩饰却无法掩饰。这是“情不能自已”的真情流露。
我追问:既然这样,那信的开头为什么要强调“我身体平安”呢?
生2马上说:虽然儿子大了,自己身体不好。但父亲心里还是疼爱着儿子,不想让我为他担心。
生3补充到:作者这样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饱经沧桑、满心伤痛的父亲,更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慈爱。
我就顺势总结:这,恰恰是《背影》的最感人之处——苍凉世态作背景,让伤痛雪上加霜!
这时,学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就有了同作者一样的真切感受,也就有了情到深处自然浓的体验。
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矛盾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调动学生原来不太丰富的生命经历与情感经验,让他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从而实现情感上的体验与感悟。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揭开潜台词的神秘面纱,往往可以窥探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那鲜为人知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孙犁小说《荷花淀》中水生嫂与丈夫水生的一句对话“你总是很积极的”堪称潜台词中的经典。这里,水生嫂的埋怨、自豪、理解、嗔怒……一切微妙尽在这不言之中。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潜台词,还可以明晰作者的写作用意,挖出文本主旨。
比如《那树》(王鼎钧)一课。在赏析人类屠杀那树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是什么原因导致那树的悲惨命运?
学生马上找出: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其他同学纷纷表示认同。
师引导:这是那树惨遭人类屠杀的直接原因。其实,文中已有暗示,那树注定逃不过此劫的。你能找出相关的潜台词吗?
(学生又重新回到文本,细读文章。)
生1:文章第7自然段有暗示。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从这里可看出,人们已不再认同那树的价值了。相反,他们开始嫌弃那树,觉得它碍事了。
生2说: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这句也暗示“那树”也迟早要搬。
师继续发问:公共汽车站搬了,水果摊搬了,幼稚园也要搬,说明什么?
生答:人类的发展速度快。
师肯定:对,人类的发展很迅速,它正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文中有这样的潜台词吗?
学生细读文本后,马上找出: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的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的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的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里的“别的东西”就是指人类文明的发展。“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这些数量词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
师多媒体展示:“文明砍伐了丛林,却盖起不见天日的大厦;文明驱走毒蛇猛兽,却制造市虎;文明消灭瘴疠瘟疫,却散布原子尘;文明消灭了人体内的寄生虫,却代之以有害的色素和防腐剂…… ”——王鼎钧
师追问:那作者写《那树》一文,是不是否定人类文明的发展呢?
(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师多媒体展示:
“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握紧文明,难道现在后悔了吗?不,我们决不后悔,人类的幼苗不再大批大批的死于肺炎和猩红热,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人类可以在一天走完从前一生也走不完的路,立业四海,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人类可以一小时做完从前十年也做不完的工作,从各方面改善生活,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王鼎钧
师问:作者想通过《那树》一文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米开朗琪罗曾说过: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细节虽是文学作品中细致描绘的最小环节,却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对人物的某一特征、环境的某一局部或事件的某一细微事实作具体深入细致的描写,于有意无意间播撒的细节珍珠处,作品的价值意义便熠熠生辉。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这些“细节”,读出人物性格,品出文本深意。如教学《变色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赏析“穿着大衣——脱大衣——穿上大衣——裹紧大衣”这个反复出现的细节,品读出奥楚蔑洛夫随机应变、媚上欺下、专横暴戾的变色龙性格。
再如《香菱学诗》教学片段:
师:请补全题目:香菱 学诗,用一个字来形容香菱学诗的状态。
生1:香菱“勤”学诗。
生2:香菱“痴”学诗。
生3:香菱“呆”学诗。
……
师:你想知道作者用哪个字吗?
师多媒体展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作者用了一个“苦”字,请细细品读文本,从文中读出“苦”来。
(学生默读,并用笔圈划。)
生1:文章第一段。香菱拿了诗,回到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生2:文章第4段。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师:这是什么细节?
生:香菱的神态。
师:宝钗怎么评价她?
生: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师:文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吗?
生3:文章第5段。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 ,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
师:这回宝钗怎么评价她?
生4:这个人定要疯了。
生5:文章第6段也有。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师:可真是诗魔了。
生6:文章第8段这样写。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鰥鰥,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师:同学们刚才找了很多香菱苦学诗的语句。那香菱自己觉得苦不苦?
生:不苦。
师:哪里看出?
一位同学怯怯地说“笑”。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文章第1段。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
生2:文章最后一段。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师:老师细细数了数,文中有16处写到香菱“笑”,可见,她自己不觉得苦。那能不能把题目改成:慕雅女雅集痴学诗?
请学生到文中找“香菱为什么要学诗”的语句。
生找出: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师:香菱羡慕什么?
生:羡慕大观园里女子们的雅。
师:那是不是真像她说的学着顽罢了?生:不是。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沉默。
师:诗言志。香菱前后写了三首诗,第三首诗写得最好。
学生齐读第三首诗。
师: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生1:离别。
生2:渴望团圆。
师多媒体出示香菱身世。
师:原来,香菱学诗不是“才学着顽罢了”,她学诗是为了精神寄托。看来,还是“慕雅女雅集苦学诗”这个题目好。“苦”既点明她学诗刻苦,又暗示她“身世苦”。
这个案例中,教师围绕“香菱 学诗”,引领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细细咀嚼香菱学诗的一个个传神细节,品出香菱学诗的专心、用心,从而品读出文章“苦吟”的主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蜻蜓点水式的文本解读不是真正的文本解读,它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谛听作者心声,准确、深刻认识其主题思想。如果把课文比喻为一池水,深度的解读应是教师引领学生潜入水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游。
参考文献:
[1]魏晓斌.阅读教学中如何展现智性之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1.
[2]郭莉.例说细节反复的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 ,01.
[3]梁燕丽.客观艺术与浪漫艺术——王鼎钧那树和郭宝昆傻姑娘和怪老树之比较[J].华文文学,2014,05
[4]李士稳.构建主题式阅读体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3,03
[5]邱荣珍以“学生视角”带领学生走进文本[J]中学语文教学2013.9
作者单位:(浙江省常山县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