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读写联动 提高读写能力

2016-02-14 10:24辽宁姜艳春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文章

辽宁 姜艳春



加强读写联动 提高读写能力

辽宁姜艳春

读写联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语言的奇妙、学习表达方法的重要手段。通过读写联动,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读写联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一、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大量而有效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积累,开拓学生视野,而且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视角更独特,有话说,有词用。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那么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作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兴趣之广泛不可估量。然而,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则不易。因为,他们已经走过了听别人讲故事的时代,也不再为什么事都会睁大好奇的眼睛,而是通过各种媒体了解他们想要知道的事情,从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那么,怎样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呢?

1.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以搜集资料的形式鼓励他们阅读。教学一篇文章前,预习环节布置学生对作者的一些信息或写作背景相关资料进行搜集。课堂上,教师有意存留问题,让学生到指定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并要求第二天在课堂上以小组交流或集体交流的形式进行汇报。这样,学生们为展示自我就会积极认真地进行课外阅读。

2.搭建促自主阅读的平台。我校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必须做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览评比。学生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度的,让他们坐到那死读书,读死书,只能令他们日益厌烦,有害无益。如果抓住儿童上进心强,乐于表现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们就会认真地去读书,精心地做笔记。当一本本精美的读书笔记展示在大家的面前,他们的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

3.定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结合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标对年段的要求,结合教材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每课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1+X”模式的主题链接。把课外阅读引入。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他们广泛阅读名篇佳作,开阔眼界,丰富词汇,活跃思维,为写作注入“源头活水”,经过长期的积淀,学生的语言自然会丰富,写作时大量优美的词句也就会涌向笔端。

二、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相互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融合,尤其应该有意识地就阅读的文章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师让学生读、画体现父子了不起的语句。然后抓住父子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体会到父子的了不起,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们也学会了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又如教学《颐和园》一课,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新型玻璃》一课,用的是打比方、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些都可在教学课文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并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另外,我们还要把“反三归一法”用到语文教学中来。我校现在进行的语文主题学习为学生们的大量阅读、有效阅读提供了保障。教学时,教师“以藤串瓜,整体施教”,抓住文章解读的“牛鼻子”,把课外阅读转型为课内阅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读得多、读得有效,留下情感,习得方法,保持兴趣。如教学《月光曲》一课,确立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一主题以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重点学习第九自然段联想的运用,掌握这一段的写作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沧海》片段、《我听见了小提琴的声音》、朱自清的《春》,在阅读过程中画出文章中联想的语句,谈谈感想。这样就进一步体会了联想的用法。课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让他们运用联想这一写作方法写一段话,并在第二天的晨读时间进行交流分享,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学会了写作。不论写片段还是整篇习作,都要让学生从阅读中习法、悟法。正如陆恕所说: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三、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写联动

“读写联动”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是教师采用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的教学方式。只有进行形式多样的读写联动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要求学生适时仿写

根据儿童的心理、思维特征,习作从模仿入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因此,教学中,可以抓住文本在写作上的“亮点”,即精彩的句段,独具匠心的开头、结尾等让学生仿写。如《火烧云》中,作者描写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作者这样描写的精妙,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用“一会儿……一会儿……”把火烧云变化的其它颜色描写出来。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排比句、过渡句、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特殊句型也应该成为学生仿写的蓝本。

2.要求学生进行续写

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有效的资源让课文为写作服务。如《穷人》一课,作者将深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文字之中,使我们为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所感动。课文结尾以桑娜拉开了帐子结尾,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时,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拉开帐子后,渔夫看到了什么?桑娜怎样向渔夫说?后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如何?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课文。这样,既补充了课文内容,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又丰富了情感,深化了课文的主旨。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内涵丰富深刻,情感真挚浓烈,学生读后很容易受到感染,引发思考。因此,在教学这类文章之后,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写读后感。如学习《生命 生命》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杏林子的《生命之歌》。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有的学生写道:“生命是短暂的,是宝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努力学习,使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还有的学生写道:“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存的权利,哪怕是一棵小草。”学生的言中之情,语中之意,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迁移,言语的积累和运用,达到了真正的读写联动。

总之,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割裂的两个环节。阅读,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资料,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写作,训练了学生精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是阅读吸收后的倾吐、升华;只有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才会让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朝阳街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