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诗立
协力共推“多规合一”
秦诗立
开化国家“多规合一”试点意义大,现起了一个好步,但尚需各方明晰大局、协同参与、协力深化,加快形成一个全新的规划生态环境
近期,开化国家“多规合一”试点被广泛关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是试点主要技术支持单位,笔者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在国家和省相关部门指导下,全程参与了课题的设计、组织、编制、修改、汇报等工作。对课题引起的热议,既认为是理所当然,因其重要性、迫切性;也有些不安,因试点难度大,需协力深化的路还很长。
之所以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直接原因在于不同规划在同一空间上的功能定位可能存有冲突,使得项目难以落地,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政效率提升。应看到,为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十一五”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就开展了规划衔接试点,重点是国土、建设两大空间规划衔接,通过规划图斑对比,对存在功能冲突的空间进行部门协商,对空间四至边界进行比照调整,以保持一致。
图斑比照工作以县市为单元,效果总体较好,也存在先天不足,包括:图斑对比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故大部分县市仅对近期重点开发区块,乃至具体项目去开展;因缺乏顶层规划指导,图斑对比本质上是部门协商、妥协的产物,该以谁为准、为何以此为准等问题实难解答;随着环境、旅游等规划边界的全域拓展,图斑对比工作量不断加大,协商日趋困难;不同规划多由不同部门组织编制,多有不同规划期限,故图斑对比工作不能一劳永逸,需根据规划新编或修编无止境地开展。
因此,图斑对比虽是“多规合一”试点内容之一,但远不是全部,亦不是核心。核心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首先是建立起一套全覆盖的规划体系,以明确规划间的性质定位与逻辑关系,即明确谁是顶层规划,及其不同规划的边界范围、功能职责、核心任务,以保证规划间在边界上不交叉或空白、职能不越界或缺位、任务不重叠或脱节。只有如此,规划间存在的图斑差异才会最大程度减少,图斑对比才会在顶层规划指导下依规进行。同时,规划间的编制或修编时序、期限、程序等也才可理顺、衔接。
其次是建立一个智能化的规划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借助平台技术支持、管理优化,促进规划内容,特别是空间领域的资源结构与分布数据化(含可视化),以及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的智能化;亦可加快规划间的智能化衔接,来快捷发现“多规合一”中可能存在的内容、时序、任务、保障等冲突,精准化给出冲突解决方案。
目前,开化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包括规划体系、空间布局、基础数据、技术标准、信息平台、管理机制“六个统一”的试点框架建立与脉络理清,在六大领域开展了系列摸底、建构、改革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离“多规合一”目标还有较远距离,还需加强上下协力、多方联动,加强改革创新、瓶颈突破。
一要协力加强规划体系建构。这是试点关键和难点所在。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多部门合作加快研究、讨论、建立全国统一的规划体系,明确各自的性质、定位与边界;同时需依托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来进行,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大部门制改革、行政流程优化来开展。唯如此,才能真正树立起顶层规划的权威性、确立起规划体系的合法性。
二要协力加强规划导则制定。这是试点可操作、可推广的基础。需结合不同规划的性质、定位和边界,加快协商制定相关规划技术导则,实现不同规划导则的可统一、可联通、可互补。特别要协力加快顶层规划导则制定,以真正能够从技术上统筹、指引、约束下位规划;同时协力推进相关部门规章办法修订、技术人才培训。
三要系列加强规划平台升级。这是试点能落地、落好地的保障。需结合多部门协力参与管理,借助智能技术来实现平台上相关规划在目标、任务、空间、项目等领域的自动衔接,以及规划执行中的自动调整、平衡。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对平台设备、技术,以及规划方法、部门协力等创新要求很高,需视为理想目标,积极推进实现。
总之,开化国家“多规合一”试点意义大,现起了一个好步,尚需各方明晰大局、协同参与、协力深化,加快形成一个全新的规划生态环境,助推规划事业科学化、现代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