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探析

2016-02-14 06:17张健华陈欣欣
天中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张健华,陈欣欣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探析

张健华,陈欣欣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高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重要阵地,需要特别注意语境的有效性与工作策略的创新性。从传播学中汲取理论养分,特别是将拉斯韦尔的“5W模式”引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中,是在传播学视域下进行的新尝试和新探索。只有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受者”、传播内容、传播介质、效果反馈这四个环节的重点,使各个环节的工作得到最充分发挥和有机整合,才能有效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认同与广泛践行目标的尽好尽快实现。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效性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3]172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在各环节融合上仍存在黏合度不强的问题。由此,引入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以“传受者”、传播内容、传播介质、效果反馈各个传播环节为工作重点,可以加速推进高校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有效促成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与广泛践行。

一、“传受者”:师生身份再界定与师生地位再重申

师生身份的再界定,是对教师和学生被忽视的隐性身份的唤醒。这一工作力求通过师生身份的再界定,拉近师生间的绝对距离,促使教师(隐性受教育者)正视教育职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通俗化;推动全员育人,调动学生(隐性教育者)为人师表意识的生长,有意识地传递正能量、规避负能量。

在传播学中有“传受者”这样一个概念,即一个人同时拥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身份。当然,这并不是两种身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不同情况下角色的选择性互变[4]1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也存在着类似这样的选择性互变。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深化认识、获得新知的过程,所以教师也是学生。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求知受教的过程也是畅所欲言、一抒己见的过程,所以学生也是“老师”。总之,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不是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单一身份的占有,而是兼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种身份。特别是在高校的语境中,尤其需要对师生身份进行再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教育,教育成功与否不以职业、学历为标准,而是以德行修养的高低程度为标准,是谓“德高者为之师”。因此,我们要重新界定师生身份,打破原来对教师与学生身份单一的固化思维。

此外,对师生显性身份的重申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我们再一次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两种地位是由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内容所决定的。重申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高校师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定位与作用。

一方面,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和现实性的深入学习增强教育说服力。在加强理论素养过程中,教师应做到: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要站在学生的思维水平上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在教育者环节得到充分的肯定。其次,要将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一共24个字、12组词,概括凝练、易于记忆、便于传播无疑是它的一大优点,但这种特点又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将凝练的抽象概念有形化,将科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解读抽象的概念。最后,教师要将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言传身教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力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因此,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努力掌握理论知识,不断加深理论认同,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认同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需要经历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在内化阶段,学生需要经历注意、理解、接受三个环节。以课堂为主要教育场所,学生注意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通过教师的讲解,进一步深化认识,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一概念进行转述,最后实现接受,而接受深化的过程就是走向信仰的过程。然而,从注意、理解到接受,还不能说就是认同了,只有上升到了实践的层面,才可以从真正意义上说认同问题。也就是说,在外化阶段,学生将这种内化于心的意识转化成良好的行为,并通过多次反复的践行使之成为习惯,才可以说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最终形成。

总之,师生身份再界定与师生地位再重申,是从“传受者”的角度来解读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主体。参与主体的认知与行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把握好师生身份再界定与师生地位再重申这两个问题,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的行为主体,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顺利展开。

二、传播内容:科学内涵的解码与编码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传播内容上存在着一个关于其科学内涵的解码与编码问题。在普通高校中,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必修的公共课来接受主流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而主修思政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有些高校甚至没有思政专业。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思政专业的学生与非思政专业的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语言差距,而且这种语言差距不仅存在于专业学生与非专业的学生之间,也存在于专业老师与非专业学生之间。如果教育者忽视这个问题,将非专业与专业的学生同等对待,教育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教育者要树立语言转化的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进行解码、编码,成功实现课堂语言转化,使之被大多数学生所接收、认可,这样才能最终在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终目标。

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其语言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进行解码、编码的重要准备工作。物质世界的繁荣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开放,尤其是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伴随科技成长的一代,对社会现代化发展拥有更多的期望。科技带给他们思想的自由,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数字世界里,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扬,形成了一套属于他们的独特网络语言。思政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新媒体教学的使用中来,借助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了解并掌握学生们的语言体系,贴近时事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教师要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科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根据学生的思想水平、接受心理和语言体系等编辑教学语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语言转化。

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要从国家层面了解国情,了解我国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拥有心系天下、心系祖国的胸襟,从而做到真正认识自己的国家。在2014年APEC峰会上,我国完美地实现了从配角到主角的角色转换。这表明,蓬勃发展的经济给中国带来了在世界上更多的话语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党的领导,这力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历史赋予的天然财富,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讲,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道德规范,沿袭至今为中国人民所奉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5]国家蓬勃发展的态势与光辉灿烂的发展前景是每个中国青年的骄傲和自豪。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上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因此,教师在编码、解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我国国情,正视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心系天下、心系国家的民族使命感。

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应树立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理性思考社会民生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更加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法律素养,以法律为行为准绳。这就决定了学生要以理性为出发点,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社会民生的问题上青年学生应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青年学生不能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当然也不能做空有一腔热血的“批评家”。要知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个词是一种绝对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不仅是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的,对于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在为实现这种理想状态而不懈努力着。然而,青年学生正处在一个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和“独特见解”。若是不对其进行引导,势必会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此,教师在编码、解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理性思考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感。

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最能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积少成多的精神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学生要做到“以小见大、积少成多”。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不要将理解过度概念化,不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作名词解释来学习,要学会举例子,使其具体化。例如:“爱国”,不一定就指轰轰烈烈的牺牲,它也可以是平平常常的细节琐事,如拧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敬业”,不是“力所能及”的结束工作,而是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诚信”,不是无人目睹、无处取证的自欺欺人,而是黑白分明、说到做到的问心无愧。“友善”,不仅仅是一个微笑,它还是出自内心愿望的热诚帮助。所谓“积少成多”就是要把真爱国、真敬业、真诚信、真友善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求真”的时代,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学习就不能仅停留于字面的解读,青年学生要做到真爱国、真敬业、真诚信、真友善,要将这四个词化成精神上的指引,力求实效、坚持不懈地去践行。因此,教师在编码、解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时,要帮助学生确立求真务实的态度,培养以小见大的认知方式,养成积少成多的践行毅力。

三、传播介体:三大介体与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三大介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主要介体。课堂是一个较为封闭独立的环境,充溢着神圣庄严的知识气息,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求知受教最佳的地点。其次,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重要介体。校园文化旨在改造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其多元化的存在形式渗透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最后,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必要介体。践行是培育的有效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加深认识、促进认同;践行是培育的最终目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成功与否,最终要取决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表现。

(一) 走进课堂,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携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是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是对高校所有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近年来,高校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他们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也具备过高的人文素养,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功劳。时代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任务,即发挥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导地位的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在高校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起这份重任。

然而,思政课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决定了它需要其他专业课的帮助。从授课模式来讲,思政课的“大班教学”,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利于老师对学生思想及行为变化过程的监控,也不利于老师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褒扬和对错误价值观的疏导。再者,从课程内容的吸引度来讲,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要小于专业课,换句话说,专业课在吸引学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专业课的优势,融入专业课教育,扩大辐射面,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

(二) 走入校园,共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能够渗透于学生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最优施展平台和重要介体。学生生活于校园文化之中,既被校园文化熏陶感染,又创造并改变着校园文化。因此,学生在给校园文化增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上,是具有一定能动性的。这种能动性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是需要挖掘的。

高校校园文化在空间上具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现实空间的校园生活文化,另一种是虚拟空间的校园网络文化。现实空间的校园生活文化包括以宿舍、食堂、校园超市为主的生活服务区,以自习室、图书馆为主的自主学习区,以操场、体育馆为主的运动休闲区,也包括以花草树木、湖泊石景、楼宇建筑为主的校园风景区。学生的校园生活就是来来往往于这些建筑之间,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空间中感受文化并参与文化的创造。而校园网络文化,是指高校在虚拟的空间凭借数字技术、网络媒介构建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红色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贴吧、论坛等多种网络建设渠道。高校应通过展示画报标语、开展校园主题活动、评选身边榜样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合理共建,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

(三) 走出校门,实现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转化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功与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检验环节,是受教育者获得认同的形成标志,是受教育者树立信仰的必经之路。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劳动教育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高校学生应重拾劳动教育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劳动获得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大学生还应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计划,共建和谐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大型经济、体育、文化活动,社会公共活动场所志愿者服务等。构建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使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一手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以显性教育为主的大学课堂和以隐性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最终要面临一个教育成果的检验问题。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认识,将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在肯定与否定中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并通过不断践行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

四、效果反馈:传播路径的终点与起点

效果反馈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的终点。这里所说的“终点”是对培育与践行工作进行的阶段性成果验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师生携手共同促进。但是,工作开展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定期检验、按时评估、及时反馈当前阶段培育与践行工作的成效。此外,效果反馈还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的起点。在每一阶段性成果验收之后,都面临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的工作。只有将得出的新对策及时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去,才能有力推动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说效果反馈不仅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的终点,也是起点。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评估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师风师德建设评估。以“师风师德”为工作的首要切入点,提高认识,加强全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修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在这方面,学校要发挥教师身边的榜样力量,弘扬师风师德正能量;同时,严把教师聘任和考核关,对于破坏师风师德建设的事件和个人,要依照校纪校规及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第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课堂是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教师对内容阐释的是否彻底,举例说明的是否恰当,答疑互动的是否自如,都是考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内容。教师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修养,深化理论认知,改变说教式授课的固化模式,阐释理论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采取集体备课、专家听课、学生评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第三,学生认知程度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其中,认知是较低水平的阶段,认同则是较高水平的阶段。可以通过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认知程度的评估。教师在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的程度后,要及时修改培育方案,增加对学生困惑之处的答疑,拓展学生认知范围,推动学生从认知到认同的过渡。第四,学生践行力度评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的外化表现,是培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践行力度的评估可采取观察法为主要评估方法。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可通过对其所负责的班级或年级学生进行非干预式的观察,并记录下学生的践行时间、地点和内容,及时把握学生的行为思想动态。也可以采用实验法,集中收集学生们的思想行为数据。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评估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兼顾”:一是兼顾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进行到效果反馈阶段,既是上一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结束,也是下一轮传播过程的开始。评估者要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项工作,做好静态和动态的评估工作。二是兼顾共性评估与个性评估。被评估对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内化程度、外化效果都是不同的,所以就要求评估者既要看到评估对象的共性,又要看到评估对象的个性,做好典型案例的分析工作,同时深入研究个例的产生背景及其原因。三是兼顾肯定评估与否定评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效果分析中,评估者既要有肯定意识,又要有否定意识,切勿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修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方案,推动下一次传播活动的成功开展,使尚未形成认同的受教育者逐渐形成认同,使已经形成认同的受教育者加深认同、付诸实践。

效果反馈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予以绝对的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中促进“传受者”、传播内容、传播介质和效果反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得到认同与广泛践行。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2015-11-02].http://cpc.people. 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3)[2015-11-02].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 习近平抗战阅兵讲话18次提及和平[EB/OL].(2015-09-08)[2015-11-0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 2015/0904/c1001-27544394.html.

〔责任编辑 叶厚隽〕

2015-12-09

张健华(1963―),女,天津人,教授,博士。

D64

A

1006−5261(2016)05−0018−05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