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飞 游 滨 薛婧媛
重庆大学期刊社,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400033
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形态正发生根本的变化,数字化形态将成为学术期刊的主流,彻底改变期刊内容的呈现和传播方式[1]。据STM报道,2014年全球大约有28 100本活跃的英文学术期刊发表约2500000篇论文[2],国际出版巨头 Elsevier、Springer、Wiley、Taylor&Francis、S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以及Oxford University Press的期刊总量占国际期刊出版的半壁江山[3]。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与盈利模式驱动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各大出版商先后推出了在线期刊平台[4]。201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为5756种[5],其数字化主要表现为自建网站、合作期刊平台或者依托大型在线期刊数据库。据预测,未来几年图书馆在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的订阅预算比例将达到12%:88%[6]。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全年收入规模达3387.7亿元,其中互联网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为69.8亿元,虽然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但转型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仍需继续深化[7]。
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战略部署。从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站、在线期刊平台、数据库)、保障系统支撑(统一技术标准的完善和数字版权保护),到传播渠道与运营方式的转变,再到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模式,缺一不可。其中,人力资源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物力、人力和技术方面的阻碍。据ALPSP调查显示,外国出版社对于过刊数字化长期保存主要存在3方面考虑:(1)附加成本(占84%);(2)缺乏人力资源(82%);(3)技术挑战(81%)[8]。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缺乏是除资金外的最大顾虑。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四大任务之一[9]。CNKI学术期刊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学术期刊自建网站的比例总体不高,2012年为59.5%[10];CSSCI开放获取情况调查显示,拥有自建网站的期刊虽达到50.84%,但仅有13.3%的期刊提供OA数据,网站提供OA接口但无OA数据的现象普遍存在[11]。这反映出期刊编辑部研发能力有限、处理数字产品的能力差、数字化人才缺乏等现状。另外,付继娟等[12]指出编辑人员在数字出版观念、数字版权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应增强编辑人才的创新和互动意识,完善数字出版的技术。林琳等[13]提出缺乏既懂专业又懂数字化出版的复合型人才是制约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刘建朝[14]也讨论了技术型编辑存在的必要性。然而,培养优秀学术期刊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的具体措施鲜见于文献。本文从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建设体系视角出发,于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2方面增强学术期刊从业人员运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同时提出需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加快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学术期刊复合型数字化人才。
学术期刊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是强烈的。数字化人才服务于整个数字化期刊体系,包括组约稿件、审稿定稿、编辑加工、网站建设、开放获取、优先出版、传播模式、在线工具和环境的使用、数据分析、期刊和论文的评估方法、新媒体传播等。归纳起来,可将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的素质要求分为2个层次: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基本要求是能用数字化手段和工具来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对象主要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技术要求是对数字化建设服务有贡献,可以制定技术路线、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和支撑,培养对象主要为技术编辑。
信息处理已和编辑业务紧密相连,编辑手段和传播途径因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编辑不得不面临数字技术的转型挑战[15]。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编辑的数字化基本能力。
(1)驾驭常用办公软件和平台,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编辑应根据所属期刊的排版要求掌握Word、WPS、方正书版、LaTeX、XML结构化排版等一种或多种排版软件;运用Word、Adobe Reader的校对功能;掌握文献管理软件 Endnote、Mendeley、NoteFirst等;利用在线投审稿系统和学术不端系统;使用电子邮件或即时通信工具。
(2)借助文献检索技术,提升编辑工作的质量。文献检索技术和技巧能帮助编辑在审稿和编辑加工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通常来讲,文献检索分为互联网检索(如 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微软学术、CiteseerX等)和专业文献数据库检索(如Sciencedirect、 Web of Science、 SpringerLink、知网、万方数据等),两者各有优点,编辑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掌握文献检索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初判稿件命题水准,做好稿件质量把关的第一人;2)发现潜在审稿人与作者群。结合引文数据库,发掘相关领域内的高被引作者,及时跟踪他们的学术动态,争取优秀稿源;3)学术论文的再把关。编辑除了借助学术不端系统来辅佐鉴别学术论文不端行为以外,更需要通过文献检索来分析鉴别隐匿的学术不端行为,如:观点剽窃、图表剽窃、数据剽窃等;4)纠错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现了学术论文的严谨和准确,编辑需根据文献检索结果校验每条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做到准确无误。
(3)扩大传播途径,增强推送意识。学术期刊数字化形态的演变和新媒体的崛起扩大了期刊的传播途径。传播渠道已从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多向非线性传播,多元化的数字平台和社交网络工具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作为编辑应强化传播意识,充分发挥数字网络传播优势,借助传统互联网(网站、博客、学术论坛)与新媒体(微博、微信、移动APP)制定行之有效的推送策略。例如,微信出版平台可以实时推送最新最热的研究成果和论文以培养用户的阅读依赖性,即时通信渠道也加强了编辑部与审稿人、作者的互动,数据分析功能能有效地吸引和培养潜在作者。编辑掌握了这些工具,能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学术服务,并在细化和深化这些传播途径的同时,增强学术期刊本身的品牌价值和用户粘性。
数字化技术人才并不是每一个学术期刊都需要配置,学术期刊也可与具备技术实力的第三方合作,结合期刊自身情况引进或培养相关人才,在技术层定制适合数字化发展的策略。
技术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字出版理论基础,包括数字出版的概念、类型、技术、流程、产品形态,以及标准规范等。只有充分把握其内涵、厘清关系,才能融会贯通。数字出版是一个学习-实践-学习的迭代过程,数字技术在变,学术出版环境在变,市场也在变,技术型人才的知识建构也必须跟着变化。
学术期刊数字化不但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石雄[16]分析并总结了技术编辑应了解的数字出版相关的具体技术,包括:媒体加工、网站建设、数据库和XML、检索技术和搜索优化等。笔者认为合格的技术人才还应具备:(1)编程能力。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计算机语言对批量处理文本有天然的优势,程序可以将部分重复劳动自动化,提高效率。例如用正则表达式方法提取书版小样文件的元数据、用C编写PDF自动分页提取和水印技术等;(2)沟通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的网站和投审稿系统都是由第三方开发,技术人才可以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在架构层和技术层决策适合期刊发展的实施方案;(3)数据维护能力。对于拥有自己的服务器的编辑部,技术编辑应做好日常系统监视、系统安全加固和更新、定期数据备份等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突发事件,不完全依赖第三方公司。
学术期刊按部就班的出版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下数字出版的新模式,出版从业人员必须摆脱思维定势,顺应时代变迁,只有把传统出版优秀的出版管理经验和数字出版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术期刊生态圈的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应从3个层面展开:(1)宏观决策层,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并推进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9]、加快推出期刊数字化标准化的规范,完善技术标准[17],这样才能指导期刊数字化的长远发展规划;(2)中观复合层,各级各部门应规划数字化发展路线,鼓励和组织成立相关数字化工作委员会。行业内部和科研机构应积极开展期刊数字化的科学研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3)微观实施层,学术期刊及相关人员应主动参与数字化实践,全面推进学术期刊数字化。一方面,现有编辑人员需积极学习和实践数字化。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需研究期刊数字化方案及实现路线。
虽然学术期刊各环节都需要数字化人才,但每个期刊数字化的具体情况不同,数字化人才配置的需求也变得不同,除培养普通编辑的数字化基本素养以外,还可根据编辑部规模制定合适的技术人才培养方案。(1)小规模编辑部。如果配置专门的技术人才势必浪费资源,可以考虑把大部分的技术任务外包出去,如:网站的建设维护及托管、全文数据的处理等,并可以依托大型数据库为其提供服务。(2)中等规模编辑部。可以考虑配置少量技术人员,把部分技术任务外包出去。技术人员主要协助编辑部处理日常的数字化事务,保障编辑部数字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做好内部资源的整合,同时协调外部数字资源。3)大型联合编辑部和出版集团。对于数字化需求大、资金充足的单位,可以设置独立的数字化部门来处理数字化事务。
梁春芳[18]提出培养新型数字出版人才应从教育着手,加强数字出版外围环节的建设才能提供人才支撑。笔者认为,应联合相关技术公司和科研机构制订高级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面向出版从业人员的数字出版专题研讨会和培训,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邀请一批国外优秀的办刊人和技术人员来讲学,学习其优秀的数字出版经验;可多渠道开展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合作项目,实现数字出版国际化与本地化的互变。
学术期刊可以主动与市场结合,营造优质的软硬环境吸引IT人才。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引进人才:(1)优质薪酬和奖励机制。较好的薪酬和奖励机制是体现人才价值的重要形式;(2)晋升机会。为IT人才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适合的晋升机会;(3)灵活的办公环境。由于IT工作的特殊性,应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提高办公的灵活性;(4)提供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包括编辑业务知识和IT技术的对外交流和学习机会。IT人才一旦扎根于编辑出版大环境,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前所述,基本技能并不是高深的专业技术知识,而是信息时代的编辑应该掌握的数字化手段,是数字化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数字化转型中,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应培养编辑的数字化基本技能,而是否需要配置专业的技术编辑则需从期刊自身的规模、经费、外部技术服务、发展目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再好的数字化设施,如果没有专门的数字化管理和技术人才也不能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在重视期刊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模式和服务理念的同时,应该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合理配置,做好学术期刊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繁荣学术环境。
[1]彭希珺,张晓林.国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24(6):1033-1038.
[2]Ware M,Mabe M.The SMT Report2015[EB/OL].[2015-09-01]http://www.stm-assoc.org/2015_02_20_STM_Report_2015.pdf.
[3]Smart P.The big picture:scholarly publishing trends 2014[J].Science Editing, 2014,1(2):52-57.
[4]渠竞帆.数字出版系列报道之四——国际篇[N].中国图书商报,2007-07-06(1).
[5]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公示[EB/OL].[2015-09-01].http://www.gapp.gov.cn/news/1663/231784.shtml.
[6]人民日报.中国科技期刊总数世界第二质量第几[EB/OL].[2015-09-01].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2-10/31/c_123892754.htm.
[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转型升级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摘要)[J].出版发行研究,2015(8):5-10.
[8]刘金铭.国外过刊数字化与数字档案库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24(2):223-232.
[9]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5-09-01].http://wzb.mof.gov.cn/pdlb/zcfb/201404/t20140429_1073300.html.
[10]李若溪,游中胜,田海江,等.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49-1056.
[11]Guo F,Xue JY, Li RX.Open Access in China: A Study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4,45(4):336-352.
[12]付继娟,何戈,耿东锋.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编辑之友,2011(5):64-65.
[13]林琳,吴一迁,黄文华,等.上海市科技期刊IT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数字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24(4):631-633.
[14]刘建朝.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的身份重构[J].编辑学报, 2014,26(6):525-528.
[15]余树华.论数字期刊条件下的编辑转型[J].科技与出版,2013,(4):105-108.
[16]石雄.数字出版对编辑的技术要求[J].科技与出版,2011(5):65-68.
[17]刘冰,游苏宁.我国科技期刊应尽快实现基于结构化排版的生产流程再造[J].编辑学报,2010,22(3):262-266.
[18]姬建敏.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学关注的新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