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军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转型分析
■文/李建军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不断转型发展,新媒体的诞生对新闻传播带来更多新挑战,同时也对新闻传播工作人员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网络媒体就是一种新媒体,不仅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发展也相当迅猛,这类网络涉及范围颇为广泛,例如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行业,自从新媒体产生之后,该行业面临了更多新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媒体的相关优势特点,然后在提出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转型的模式,以期为广大新闻传播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转型模式
近年来,我国电子科技发展极为迅猛,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网络对新闻信息进行了解传播,使得新闻传播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过新媒体,人们不但可以将新闻信息传递给身边的人,而且还能通过网络进行评价,使新闻受众群体不断增多,这种传播方式与传统纸质传播相比较,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内容大等优势。为了进一步扩大新闻受众,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对传播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使新闻信息得到迅速、有效、健康地传播。
众所周知,电视、报刊以及广播等均属于传统媒体的范畴,而新媒体则指的是基于上述传统媒体而发展的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网络技术以及移动技术等,通过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以及互联网等渠道对信息进行传播,而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则属于新媒体传播的终端。可以说新媒体就是一种向网络用户传播娱乐、信息的媒体形态,目前在我国正处于迅猛发展的状态。
1.1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就是一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是通过用超文本与超链接来完成传播,这种传播模式属于新型模式。这里所说的超链接指的是借助关系链实现点对点连接,通过这种连接种方式可以实现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新媒体的信息存储、交换与传统媒体对比,顺序性及线性限制有所不同,点对点连接可经过交叉方式将信息从某一地点迅速传达另一个地点,这种方式就是具有快捷、方便的检索功能。超文本的超链接可以让网络具备新媒体的很多特点,如网络信息结构为网状,可以根据不同的查询条件来实现链接,这就是网络媒体所具备的超强检索性能;除此之外,网络还能同时编辑多个窗口,在这些窗口中均能体现网络编辑的各类元素与功能[1]。
1.2网络媒体的发展优势
第一,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导致传统媒体存在的弊端越来越凸显,而作为政府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完善的媒体传播模式,在此背景下,网络媒体应运而生,因此我国也在这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大力支持。第二,大众化的传播对象。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目前的新兴媒体,其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大量的用户,以此促进信息的大量传播;而网络媒体本身资源丰富,信息多样,这就使得信息趣味性增加,则很容易吸引用户眼球。第三,参与性与互动性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其单向信息传播方式有所不同,其具有独特的参与性和选择性,用户可以参与到网络中进行互动,这使得新媒体个性化增强,不但丰富了信息内容,而且还能满足广大网络用户的需求。第四,技术先进。网络媒体在国家支持下应当具备强有力的技术来支撑,因而其技术水平先进,使得网络媒体的传播信息更加便捷、多样。
1.3网络媒体的优点
第一,投资经费少。网络媒体运行无需发射塔,也无需建立转播站和特殊设备,和传统媒体比较,网络媒体仅消耗极少的能源,只需要进行简单升级、维护就能运营,这样可大幅度节省投资经费。第二,有助于人才分配。通过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发现,很多节目采编、制作工作均为同一人负责,虽然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工作质量不一定达到最佳,而且也会造成人员富余。网络传媒能更好地对人才进行分配处理,如安排具有采编工作能力的人进行网站编辑,然后将那些精力充沛的人安排到编辑队伍中去,使得整个网络媒体的运作始终具备极强的创作活力。第三,信息资源丰富多样。目前的网络媒体具有信息多样化、信息丰富的特点,可以将重要的新闻信息、优秀作品等及时转化为文字上传到网页中,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还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
2.1增强新闻实效性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所具备的一个主要优势及特征就是其实效性得到大幅度增强。在传统媒体时代,用户通过报纸、电视以及广播等途径来获取新闻信息,但是这些传播信息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人们在阅读报纸或者观看电视的时候已经与新闻事件、新闻信息发出的时间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广大人民群众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但在新媒体网络背景下,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将自己的各类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以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和实时发布新闻信息,这样就使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大大增强[2]。
2.2增强新闻互动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主要为单向传播,更不必说具备互动性,简单来说就是人们仅仅只是作为新闻信息的接受者,但是无法评论新闻信息。随着电子科技进步及时代发展,在新媒体形势下新闻互动性不断加强。人们不但可以实时接收新闻信息,而且还能对此信息进行实时互动,可以评论自身的观点,如很多新闻内容下面都为用户设置留言板进行点评或者发表个人意见、观点,各个用户之间还能进行互动,也可以和撰稿人进一步沟通交流,这样有助于推动社会正能量传播,稳定社会发展。
2.3全媒体化的新闻传播
传统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媒介主要以图片、文字、声音为主,进入网络媒体时代之后,新闻传播已经不断向全媒体化发展,主要将传统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等制作转化成为影像、视频呈现在用户眼前,以此增加新闻的趣味性,也更容易吸引用户关注,有助于大幅度增加受众群体,进而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持续发展。
2.4全时性的新闻传播
传统媒体下,新闻传播具有特定频次,人民群众不能随时随地收到新闻信息,但是进入网络媒体时代之后,全时性的新闻传播优势越来越凸显,人们就可以随时观看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段发生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来对新闻内容进行了解,大幅度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
3.1在新闻报道当中积极纳入自媒体
这里所说的自媒体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对娱乐的一些追求,例如网络用户把自己的自拍照、自己摄影的作品等传至网上,以此获得其他用户的关注,争取更多的播放量与点击率,这就是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较为流行的一种自媒体追求。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行业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可借助自媒体模式设置专门的板块来对部分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进行跟进,实施跟踪报道;也可将类似的新闻传播至其他网络板块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与点击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自媒体在新媒体背景下蓬勃地发展,二者的互相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受众,促进其持久发展[3]。
3.2新闻传播应当注重其内容的价值性
在网络媒体的背景之下,新闻内容逐步呈现出同质化的特点,因此为了刺激读者眼球,增强其反应来强化新闻影响力,有很多新闻编辑则应用不当手段或者方法夸张新闻的内容,使其失去真实性,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应当多传播模式进行转型创新,要始终坚守新闻内容真实性与深入性的报道原则,多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社会传递出更多真实的正能量。另外,新闻报道记者在具体报道过程当中,也应当要对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给予重视,并不断挖掘最值得群众思考的东西,同时引导群众从正确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传播的内容进行评价讨论。
3.3新闻传播需抓住用户阅读的习惯,并尽量与之契合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迅猛,新闻内容传播的力度越来越大,传播的信息量逐年增多,这就使得人们的阅读出现选择性困难的状况,繁杂的新闻信息反而使部分受众不知道要读哪些,增加了受众的阅读负担,而人们搜寻新闻信息也变得繁杂而困难。因此新闻传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抓住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并与之契合,尽可能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传播不同的新闻内容。在实际传播过程当中,应当对新闻内容先进行分类处理,便于受众的个性化阅读。其次传播的新闻信息内容应当尽可能简洁、明确,使受众第一时间就能了解整体的新闻内容,而不是通过阅读大量繁多杂乱的内容来获取新闻信息。最后,在传播出新闻内容后应当在其底端附上相关新闻信息链接,这样的附带关系有助于受众可以找到更多相关内容[4]。
总而言之,网络媒体的到来对新闻传播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传播工作者也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所以在此背景下,要想扩大受众群体则必须对原有的新闻传播模式进行转型创新,通过不同的传播模式吸引受众和留住受众。
[1]周继贤.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分析[J].科技传播,2014,18 (15):29,44.
[2]邓浩.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J].科技传播,2012,11(10):02-07.
[3]依帕尔克孜·艾尼瓦尔.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6,25(03):250.
[4]武维潇.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分析[J].大观,2015,10(11):99.
(作者单位:珠海广播电视台)
G2
A
李建军(1983—)男,甘肃人,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