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春微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企业经营与行业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对策分析
齐春微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近年来,跨境电商业务正逐渐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但对中小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建议,以促进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长远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路径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国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正以每年19%的增长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2013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分别为1.8万亿、2.3万亿、3.1万亿元,并在201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有关专家调查显示:2016-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会继续逐步攀升,跨境电商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境内,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其中,中小外贸企业和个体商户超过九成,浙江和广东企业占据一半左右。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青睐,但是,这些企业在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时往往面临以下问题:
(一)人才紧缺
中小企业由于实力问题,它们选择跨境业务的渠道多是各种平台,跨境平台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省去了很多技术问题,但像电商平台操作员、客服人员等还是需要中小企业自己配备的。而这类人员由于从事的是跨境业务,所以要求更高,需要的是“外贸+电商”的复合型人才。而跨境电商是个新兴事物,尽管各大院校已开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但对跨境电商的学习和实战练习还相当薄弱,所以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人才非常稀缺。
(二)物流障碍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订单小、批次多和采购周期短等特点,网上消费者多在意送货速度,物流作为电商的必然环节,跨境物流具有路途远、时间长、手续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就决定了跨境物流成本高。由于物流体系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无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运营体系,只能依靠第三方物流。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70%的跨境电商业务采取邮政小包的方式进行,然而邮政投递是以私人包裹的方式出境,因此无法享受正常的出口退税,还存在速度较慢、丢包率高的风险。由此可见,物流问题确是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树立品牌的意识
大部分中小企业过分地追求“爆款”和“热卖”,使跨境电商市场有过多相似甚至雷同的产品,同类型企业卖的产品区别不大,商品同质化和企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利润降低,竞争更激烈,中小企业生存更为艰难。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在产品生产上以模仿为主,所以才会有众多的“爆款”和“热卖”;在营销策略方面,营销手段单一,一味地采取低价策略。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商品的创新与品牌的建设,这非常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信誉问题
国内电商反应出来的信用问题,在跨境电商身上也开始显现。大多数中小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产品仿冒、逃税、侵权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直接的后果就是海外消费者投诉数量的增多,更严重的问题是我国跨境电商的形象集体受损。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国家开始对跨境电商加强监管,甚至针对中国的产品制定了歧视性的制度,如通过制定更高、更严厉的处罚措施等手段,阻止产品进入外国市场。
(五)税收制度不完善
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取得了新的增长点。跨境电商在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也给我国税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我国进出口商品在退税结汇方面享受不到外贸企业应有的优惠权利,这一点对利润已经非常少的中小企业尤为不利。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最终会限制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六)难以持续性满足国外消费者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扩展业务,中小企业只是将跨境业务看成是其发展业务的另一渠道,所以做法与国内相同,并未针对海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制定不同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策略,这会导致国外消费者在短期猎奇心理消失后很难再次选择。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模糊营销;而成熟的跨境电商平台有专业团队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整合,可以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更精准地定位客户,找到真正的买家。这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的跨境业务寿命很短。
(一)加强校企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在各高校都在进行转型,都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跨境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正是各高校培养跨境电商的好时机。一方面,各高校应对已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增加跨境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提供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机会。阿里巴巴集团就成立了阿里商学院,与多所高校、培训机构、企业等合作,力争三年内培育出100万名跨境电商人才,助力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二)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实施海外建仓
跨境电商传统物流模式包括邮政服务、国际快递、国际专线物流、聚集后规模化运输等;新兴跨境物流模式包括海外仓、边境仓、自贸区或保税区物流等,这些物流模式各有优劣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运营中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跨境物流模式,以提高物流效益。
1.选择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物流模式
大型跨境电商平台都在积极建设专线物流配送渠道,大多数中小企业进行跨境业务的时候会选择电商平台进行货物销售,那么,可以同时选择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物流配送渠道,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刚入行、没有经验的中小企业。
2.寻求中小企业间的联盟,降低物流成本
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特点是资金少、人数较少、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灵活,采购频率较高。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多条运输线路,而又很难靠自身力量建立这些物流线路。当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建立联盟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又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实力加强从而增加了谈判的筹码,这个时候既可选择与国际物流平台合作,也可以进行海外建仓。无论哪种方式都实现了整体上的优化配送,取得了运费折扣的共享和一些相关优惠服务,最终会大幅降低联盟内各个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此物流模式适合于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的成熟阶段,尤其是聚集度高的制造业企业。
3.严抓商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丰富营销手段
国内电商普遍存在商品质量不过关、同质化严重、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在跨境业务上体现的也很明显。要想改变这些现象,必须严抓商品质量,加强中小企业树立品牌的意识及丰富营销渠道。企业依靠单一品类规模化生产、拼价格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消费者追求的是个性化,尤其是跨境购买的主力国家,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要求已经远远高过对价格的要求,所以在出口产品上,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中小跨境电商的生命。中小企业的商品要想在全球海量的商品中脱颖而出,光靠质量还不够,还要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定位是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知。让品牌被国外消费者认识、接受,才会转换为持续的购买力。有了品牌,还要有多种营销渠道,才能培养他们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因此,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趋势下,需要避免传统价格战,重视市场营销,对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改进,推进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
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刚刚起步,跨境电商在为中国贸易带来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法律纠纷。境外消费者跟国内消费者有着许多不同的消费习惯,纠纷问题不可避免。但是对恶意的欺骗问题,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因为这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形象,同时还会拉低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形象。杜绝涉嫌侵权的产品,朝正品、质量过硬的方向发展,不走投机取巧的路线,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公平有序竞争。
5.政府要营造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宏观环境
政府应该立足中小企业发展,建立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如国际电子支付、国际物流服务公司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使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
首先,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跨境电商发展建立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跨境电商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我国一些地区由于资金不到位,导致该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薄弱,阻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所以政府要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扶持和资金投入,尽快解决薄弱的网络基础设施,让中小企业可以紧跟跨境电商潮流的步伐。
其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对货物监管,逐步完善支付、通关、结汇等各项制度,在检验检疫、保税区、通关等与跨境物流配送相关环节,制定统一的规范管理制度,并适时作出调整,建立更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建立更加便利化、自由化的贸易关系。
[1]周嘉娣.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商贸,2013(34).
[2]王蒙燕.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互动发展研究[J].品牌, 2014(5).
[3]廖蓁,王明宇.跨境电商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J].电子商务,2014(2).
[4]喻莉.浅析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业态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5(8):253.
[5]席波.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机遇与对策探讨[J].电子商务,2015(3):27-28.
[6]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68-74.
F27
A
1673-0046(2016)9-01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