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论影响佛山
——《佛山日报》时评版浅析

2016-02-13 18:27尹保山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评论员时评佛山

□尹保山 陈 莎

(佛山日报社,广东 佛山 528000)



以评论影响佛山
——《佛山日报》时评版浅析

□尹保山 陈 莎

(佛山日报社,广东佛山528000)

传媒是喉舌,而传媒亦自有喉舌——评论。《佛山日报》时评版创办于2004年4月26日。十余年来,国内报纸时事评论栏目风起云涌,成为中国新闻走近“观点时代”的最大印证。在此背景,《佛山日报》时评版服膺评论这一新闻题材本身的功能与价值,立足本土,以评论影响佛山。

理念:打造佛山舆论场

在新时期的传播格局下,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各路媒体依然重视观点竞争、观点分析,评论作为传媒核心竞争力的这一定位并未改变。

就《佛山日报》而言,评论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定位,将在认识外部形势的基础上,偏向于围绕市区中心工作、本土重大事件发表具有引领性、思想性、观点性的评论员文章。

不止于政经观察,《佛山日报》评论同时坚持直面现实、直面事实、直面新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社区、贴近民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倡导亲民但不媚众的版面风格。

所谓舆论场,“就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语)。开放的、公开平等而自由讨论的地方,是促成舆论形成和变动的重要空间。

《佛山日报》时评版既不走《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都市报放眼全国、视野新锐、精英写作的操作路径,又不可能像《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大报、党报一样坚持高度、大气、庄重的高端定位,而是立足佛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致力打造佛山的舆论场,用舆论影响佛山。

操作:大事不缺位、民生有监督

行胜于言,一切完美的理念都要落地在平日一行字、一篇文的实际操作中。

关于评论热点的选取,《佛山日报》时评版坚持时政与民生题材并进,学会两条腿走路。

党报的属性,决定了《佛山日报》评论的使命所在。举凡有事关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会议召开、政策发布,无论是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围绕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还是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扶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佛山日报》评论部都会及时刊发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并力争通过事先掌握信息,提前策划做到与专题新闻同时、同版见报。

秉持这种大事、要事面前不缺位的主动性,《佛山日报》评论传播政策方针、解读中心工作已作为一种常态,成为强化舆论引导力的支撑点。例如,前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炙手可热,《佛山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美的探路》,受到市委书记鲁毅批示,要求相关市领导、部门领导研办,“并报中财办和省委办”。

关注佛山民生话题,拾起舆论监督的勇气,也是《佛山日报》时评版的“必修课”。本报的主要做法是,就某一阶段百姓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是民生话题,作为时评的议题,在认真采访的基础上用评论的方式加以反映。

例如,2015年6月,针对“小升初给不给调剂机会”,佛山市教育局与民办初中各执一词,我们刊发评论《请教育局约谈民办初中》,收到强烈反响。佛山市教育局两位副局长分别致电评论员、跑线记者就此评论沟通交流并表示:高度关注这篇评论,当日正在就“给不给调剂机会”磋商协调。随后,市教育局公开回应称,存在面谈时间冲突的学生可于今明两日到指定地点登记调剂。至此,这一争议尘埃落定。

再例如,2014年5月,针对佛山交警对未年审上路车辆连开6张罚单的情况,我们旗帜鲜明发出声音《佛山交警,给车主一个知错机会》。时任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彭会看到评论后,给时任禅城区副区长、公安局分局长李剑雄打电话,直接引用标题说道:剑雄同志,能否给我一个知错机会。随后,车主因为未年审收到的多张罚单,统统改为了一张罚单。

种种关乎市民的民生话题,频频出现于《佛山日报》的评论版面,此类评论或者直陈部门工作的疏漏,或者另行提出思考后的可行建议,以温和理性的表达实现舆论监督的功能。

突破:融合线上线下队伍

作为佛山主流媒体的言论版块,《佛山日报》时评版当仁不让地擎起了“打造佛山舆论场”的大旗。虽然目标自始如一,但周遭的舆论生态和整体的媒介传播格局都在这十年里持续发生着剧变,这决定《佛山日报》时评版在追逐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不断调适操作路径和具体的实施方略,不断融合线上线下队伍,推出一些创新的、个性化的新手段、新概念。

1.创设“通讯评论员”,提高评论在本土民众中的认同度

通讯员是传统媒体业务运作中的重要角色,在常规的消息、通讯体裁的新闻报道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为一种效仿和探索,《佛山日报》评论创新性地推出了“通讯评论员”的角色,丰富和巩固自己的评论写作力量。

这些通讯评论员,既有法律、教育、文艺界的行业翘楚,又有任职于各机关单位、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他们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对各类论题发表富有思考性的观点,另一方面又掌握或频繁接触最新、最广泛的民情、政情,能够迅速和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同时,他们专精于某一领域,处在对接实践和基层的一线,能够很好地弥补本报专职评论员知识结构单一、社会体验单薄的缺憾。

按照规划,《佛山日报》评论部推出“十百千工程”,即10名特约评论员、100名通讯评论员、1000名会员读者。目前来看,“通讯评论员”的探索卓有成效,通讯评论员队伍将近完成过半任务。经过年深日久的磨合,他们已经逐渐适应和融入了佛山日报评论的风格、理念,并以他们占据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提高了时评版乃至佛山日报在民众中的认同度和号召力。

2.联合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式舆论场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来袭,各种传播媒介都在寻找应对之策,以防被新的媒体生态抛弃。对长期只专注于有限的版面空间的《佛山日报》评论而言,与其说这是一种挑战和威胁,毋宁说是一个谋求转型的机遇。

所谓的“佛山舆论场”,理应是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场域,不应该被限制在平面式的报纸版面上。认识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和手段可以带来的便利和潜力后,《佛山日报》时评版与佛山日报官方微信、微博合作,策划了多次线上线下联动的评论征集活动。以“广州限外”、“90style大家谈”、“佛山五区区委全会观察”、“家国纪事·我的2016春节笔记”等广受关注又富有争议的话题切入,几度掀起了舆论热潮,还借由官方微信、微博的辐射力,受到外地网友的投稿和关注。

从平面式、直线式转向立体式、网络式,因为主动适应和自觉调整,《佛山日报》评论主动拥抱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将传播格局的嬗变变成了自我尝试和突破的转机。

猜你喜欢
评论员时评佛山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时评的一般思路
佛山瑞光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党建时评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