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浅析会议报道的改革与创新
□张莹莹
(秦皇岛日报社,河北秦皇岛066000)
地方党报作为各级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其性质决定了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就是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沟通党和人民的联系,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激励民众的意志。会议中所体现的政策和工作,正是党报所必须坚持的舆论方向。只有创新方式方法,做深做活会议报道,才能凸显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占领社会舆论高地,更是符合新闻规律,符合受众口味的必要措施。
会议新闻报道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党报会议新闻报道不太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就是会议报道大多是枯燥无味,报道内容公式化、形式程式化、文风八股化。读者怕看会议报道,报纸怕用会议报道,记者怕写会议报道。一方面,因为会议太多太滥,有些部门、行业召开的可报可不报的会议都要争着见报。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定式,例如某会议于某月某日召开,某某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已多次提出要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如何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认为,首先会议报道要注重抓新闻。在写会议报道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会议本身的内容上,特别是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上。如果是重要领导活动的报道,领导活动和讲话不仅要放在重要位置还需要占用较大篇幅,稿件的字数又有限制,那么,这就需要跳出会议本身,从新闻的角度,挖掘会议内容,把读者关心的内容摘出来,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另外写成一篇或几篇新闻稿件。这样,会议报道传递了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不要为了会议而报道,而是要在会议中抓新闻、抓亮点,这样的稿件才会吸引读者,更接地气。
写好会议报道,要勇于创新,不能在观念上被会议的传统报道格式所束缚。有的会议报道需要用模式化的形式报道,有的则需要根据会议重点单独做新闻。几年前,在一次全市卫生系统工作会议上,笔者现场了解卫生系统全年工作后,采写了一篇消息《让农民真正享受实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还写了一篇会议消息,一个会议写出多篇报道,《让农民真正享受实惠优质的医疗服务》收到了读者的好评。
改革和创新会议报道,要求记者不是停留在会议本身,而是把会议当成宝贵的采访机会,以新闻为本位,从会议中挖掘新闻。
采写会议新闻看似简单,其实要把会议新闻写好、写活、写得精彩也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做好会议报道,转变思维方式很重要,不拘一格是关键。这就要求采编人员要创新思维,不仅要针对会议新闻的特殊性选准会议信息,报道好会议新闻,还要运用其立体、多向、动态的报道形式来做好会议报道。
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眼睛,把会议报道的标题做好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在标题中弱化没有新闻性的会议标题的写法,直接揭示新闻事件,这样可以达到吸引受众、引出正文的目的,成为写好会议报道的重要一招。几年前,在海港区有关新民居建设工作的一次会议上,笔者在标题中没有体现会议字样,写出《新民居建设“点亮”农民新生活》,一改会议消息题目的传统写法,抓住需要人们关注的重点,吸引读者眼球,传播效果自然不一样。
有的会议报道,可以从导语上多下功夫,改变一下会议程式报道,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出一句或几句话放在最前面,这样一来,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愿意继续往下读稿件。在2015年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集中打击拒执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笔者将新闻内容提炼出“失信被执行人将被限制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作为导语第一句话,读者就会带着好奇心接着往下读完文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抓住会议中的亮点话语来写,也是创新会议报道形式之一。会议材料一般比较多,有经验的记者接到会议材料,先浏览、分析一遍,找出材料中的闪光点,特别是亮点话语,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直接引用。把感性材料提升到理性高度,不要仅仅满足于会议报道,要精益求精,写出会议报道的精品。当会议主办者没有多少新闻发布时,特别还要注意参会者的活动、发言等,发现其新闻价值,捕捉到亮点话语,引用到新闻报道中。
会议报道往往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传达党委政府声音、沟通社情民意,政策性、理论性、权威性都很强,这就要求记者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素质和新闻素养。记者只有扎实开展“走转改”、深入基层“抓活鱼”,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基层、了解群众,才能做到其所采编的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有“含金量”,才会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
改进会议报道就必须从受众需要和社会需要出发,对会议内容进行取舍,努力挖掘会议中群众最关心的内容进行重点报道,而把一些重复性、枝节性的内容省去。只有善于从会议中发现、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抓住领导思考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深入到一线、现场中去,拓展外延,进行会内会外的深入调查采访,扩大报道领域,才能真正写出好作品。抓住受众的兴奋点,摸准社会跳动的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对群众有用的话,才能在会议报道形式和内容上有大的改观。
会议报道的精髓在于将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吸引群众对会议报道的目光,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报道方式上要不断开拓创新,在会议报道中,记者要做有心人,了解得越多、越细,采写的会议报道就越精彩。例如,笔者在采访全市“两会”报道时,来回奔走于各个代表团、各个小组的分组讨论中,每一个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都认真听、认真记录,从中挖掘新闻素材,采写了《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两会特稿,稿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全市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代表、委员们对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让读者有一种亲临会场的感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