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许春玲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网络群众路线的价值蕴含与途径研究
白 冰,许春玲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8)
互联网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民情收集、民意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党在新时期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关系提供了全新平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依托互联网这一新平台,深入研究互联网视域下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网络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会面临诸多新情况,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共产党需要转换思路、更新观念,结合一直以来群众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探索网络群众路线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互联网;群众路线;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释疑解惑。”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应该依靠网络平台,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过去一段时间里,党与群众的联系有些松懈,而且很多群众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尤其是党政干部更应该加强同群众的紧密联系,从而改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丰富与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互联网的兴起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个多维的虚拟化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使得民众在思考问题、表达意见、相互交往等方式上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这种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党政工作的开展。网络群众路线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社会问题所提出来的重要工作方法。因此,了解与掌握网络群众的价值蕴含对于我们在网上开展群众工作,缓和党群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渠道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安生立命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经过长期革命实践证明了的党的政治路线。从本质上讲,群众路线就是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焕发生机的源泉。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就需要党政机关学会利用互联网,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及时通过网络进行互动沟通。互联网的兴起给人民群众更多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也给党政机关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利用互联网渠道及时准确地将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传达出去以及将民情收集起来成为现阶段党政机关的重要任务。对于党政机关来说,坚持过去传统的群众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跟上时代,更新观念、更新思路,赋予群众路线新内涵,进一步发挥群众路线的优势,巩固过去所取得成绩,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政治保证。
(二)网络群众路线是开展舆论监督的新方法
党的群众工作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从历史经验来看,破坏党群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就是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没有认真负起职责,对待群众也尽可能敷衍,从不倾听群众的呼声。这种行为直接导致腐败的滋生以及民心的丧失。英国阿克顿勋爵曾经说过:“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因此,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对于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时代,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成本在降低,利用互联网对少数党政干部腐败、不作为的行为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更加便捷、有效。目前,政务微博、政府网站、各类政府机关公众号的开通让民众更多地接触到党政机关的工作,这也让党政事务更加透明。网络问政形式的出现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
(三)网络群众路线为党的执政方式提供了的新途径
互联网是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的重要通道,同样是集聚民意,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的出现及应用使得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越来越多。互联网便捷的交流方式也让党政机关同群众的沟通愈加频繁,这也拉近了党政干部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从形式上就避免了过去繁琐的交流程序,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而人民群众现在也更加愿意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对社会的看法,对执政者的建议等等。因此,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于民众参政议政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互联网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转变执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来了解周围的信息。尽管网络群众工作并不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全部工作,但它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新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让更多的信息传播给人民群众,也让更多的民情传递给党政机关,从而使得党的群众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拥有隐蔽性、匿名性、自发性等特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很好地被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群众路线的开展。因此,践行网络群众路线还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网民群体庞杂,社会管理无所适从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使用成本在降低,低门槛的网络世界吸引着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参与。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其中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规模群体最大,与2014年底相比,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提升了2.6个百分点,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其次为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2.1%;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15.2%。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上网低学历人群数不断扩大。网民群体的多元化也是由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后带来的结果,不同阶层的网民群体必然会向社会管理者提出自己的利益需求。这也会使得管理者无法满足所有网民群体的利益,必然会发生冲突。互联网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很多网民隐匿在这个虚拟世界当中,部分缺乏自律意识的网民常常发布不实信息,在很多热点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信息都会被歪曲,这也使得我们的社会管理者无法迅速控制局面,导致网络群体事件的出现。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党政干部网络认知和网络办公能力弱
网络群众路线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党政干部的努力,但不可否认,部分党政干部并没有正确认识互联网与群众路线的关系。首先,少数党政干部并没有重视互联网的价值。他们认为互联网只是没有发展成熟的工具,在互联网尚未流行和普及之前的工作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的既有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完全能够解决问题。其次,少数党政干部恐惧网络,害怕人民群众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监督。这部分党政干部因自身存在问题,忌惮网络威力,因此,他们不希望、也不愿意利用互联网开展群众路线。最后,少数党政干部不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更不会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引导。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政府没有及时发布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这就会导致谣言出现,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少数党政干部有点措手不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网络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群众路线面临的一个难点。
(三)网络群众路线面临的环境复杂,群众工作难度增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攻坚阶段,各类事务矛盾复杂,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各类诉求、民意都在互联网上交汇。这些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很难辨别真伪,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影响着民众的思考。随着民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行政手段并不能解决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加之少数党政干部自身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给党的群众路线开展设立了障碍。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连成一体,各国的思想价值在互联网上交织。作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互联网将各种思想集合,并任由网民进行搜索。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网络技术的落后,导致一些腐朽的、没落的、敌对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肆意传播。这也会造成民众思想混乱,影响社会安定。如何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并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党群关系新平台,成为网络群众路线亟待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互联网的兴起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机遇。如何有效开展网络群众路线,将是党政机关适应时代变化,探索、创新网络时代群众路线的新途径。
(一)提高党政干部运用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
党政干部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主体,是运用互联网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者。因此,党群干部需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沟通能力,以及互联网技术使用的能力。首先,党政干部需要更新观念,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毛泽东曾经谈到,“群众观点是共产党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党政干部要转变思路,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表达。同时要改变过去谈“网”色变的错误认识,一定要把网络当做与民众进行沟通的平台。党政干部要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与网民沟通,对于网民的质疑要及时耐心地进行答复。党政干部也需要主动地参与到网民的交流当中,将互联网与问政于民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党政机关与网民的良性互动。其次,党政干部要学会使用网络软件以及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每个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党政干部来说也不例外。例如学习使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以及学习使用网络搜索信息。同时党政干部还要学习搜集信息、判断舆情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能力,及时掌握舆情动向,对于党政机关在判断热点事务舆情动向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党政干部还要学习沟通技巧,提高与网民互动的时效性。党政干部在与网民沟通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语气温和,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句。同时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沟通达到目的。
(二)搭建党政机关与网民沟通的新平台
群众路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人民,就是为了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关系。因此,搭建党政机关与网民沟通的平台就至关重要。首先,党政机关需要开设大量官方网络平台。例如,官方网站、信息公布平台、网络互动平台等。这些平台的搭建,主要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网民去认识、了解党政机关的日常事务,这也就做到了政务公开。同时通过这样的平台,也将大量的社情民意传递给政府,让民众更多地参加到社会事务的管理当中,也让党政机关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其次,党政机关需要规范网络平台的管理。网络平台是进行党政机关与民众沟通的良好渠道,如果不能保障网络平台的正常使用,这就从客观上阻碍了党群沟通的渠道。当前,一些政务微博、网络互动平台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只是简单地进行注册,并没有与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对于民众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做到及时回复。因此,党政机关必须加强对各类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管理,培养优秀的网络管理人员,同时要加强网络阅评员队伍建设,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搭建新平台。
(三)推进网络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
加强网络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是网络群众路线有序开展的保证。一方面,加快网络群众路线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网络立法现在越来越多的被人提及,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却没有进展。党政机关要想深入开展网络群众路线,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样才能使得群众路线的实施有法可依。同样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对于损害网络群众路线的行为应该给予法律制裁。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和完善相关网络群众路线制度建设。例如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引导员制度等等。随着网络群众路线的开展,更多的党政干部要同网民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完善相关制度,切实做到热点事件第一时间发布,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互联网时代,民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不断在增加,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也在不断增加。各级党政机关都应该抓住机遇,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将网络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保持长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巩固长期的执政地位。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6-04/ 25/c_1118731175.htm.
[2]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8.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60/W02 0160122639198410766.htm.
[4]刘先春,李传辉.新时期网上群众路线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5).
[5]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D6
A
1673-0046(2016)8-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