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6-02-13 00:39:40孙立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对策

孙立峰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浅议高校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

孙立峰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分析当前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及原因,研讨进一步加强完善学校在交通管理方面的措施,消除校园交通安全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交通问题;原因;对策

一、目前我国高校校园交通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

1.校园内车辆无序化通行带来的隐患

首先,很多高校校园道路建设规划是在很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形成的,具有路面窄,岔口多,路中没有分界线,各种车辆都在同一条路上可以相互双向行驶。而随着国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各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师生员工数量急剧增加。同时高校对外开放程度也进一步扩大化,各种交流和社会化保障服务也随之而来,大学校园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而是各类多层次人员聚集的场所。随着中国汽车化进程,大学校园内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包括公车、班车、教职工车辆、后勤服务车辆、商铺人员车辆、校外私家车辆、来往办事单位车辆等等,且每年都呈现高增长趋势。同时大批学生及工作人员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等也都时常横穿于校园各条道路上。其次,由于历史原因,家属区、教学区之间距离较近,没有明显的界限之分。目前教职工的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加,甚至每个家庭有几辆车。在停放车辆日渐紧张时,家属区承载不了大量的停车区域,教职工包含其家属便把车辆停放在了教学区内,随之而来的便是校园内停车困难问题。原本狭窄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拥挤,大大降低了校园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剧了校园交通安全隐患,导致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相互干扰,而且由争道、剐蹭、超速引发的矛盾冲突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尤其在高峰时段,使本来已存在问题的校园交通变得更加拥堵,更有甚者会因小的交通事故转化升级为行为冲突,给校园和谐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校园交通设施不完善与机动车数量递增的矛盾

虽然随着新校区的建设,各高校的建筑大楼拔地而起,道路宽阔,但普遍存在着主干道上没有信号灯,没有斑马线,没有减速带,在人流量较大的路段缺乏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语或图标,没有视频监控,没有测速设备,没有禁停、禁鸣笛标志,没有限制左转和逆行标志,车流量较大的转弯处缺少反光镜,甚至没有限速标志,在禁止停车区域没有隔离桩隔离等等问题。多数学校大门口没有红绿灯、过街天桥,而校门口的道路又是公共主干道,来往的车辆很多,车速较快,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与机构、人员的缺失相伴随,多数高校没有交通安全管理专项经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得到保障,导致校园功能分区不明确,道路狭窄、停车位欠缺、交通标志线不规范。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2011年初,我校从市内老校区搬迁到海河教育园区,刚进入新校区后,很多地方配套设施不完善,校安保处又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在校园内各个重要路口及地段安装了减速带,增添了限速标志、禁止左转逆行标志、停车场标志牌,在禁止停放的区域摆放了隔离石墩,并增派人员定时巡逻。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一般由保卫处负责,交管部门不会深入到校园内进行交通执法,但是保卫部门不是执法单位,无权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加上校园内交通设施不完善,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后,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针对一些违法违章行为显得苍白无力,导致一些人员不服从管理,在校园内超速行车、超载行车、随意乱停,而且屡禁不止。

另一方面,校园车多车位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例如,我校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近900亩,教职工400余人,理论上来说是不应该出现停车位紧张问题。但在新校区规划建设时,由于双方沟通协调不到位,大多数车位都集中设在了校园外环边上,而各教学楼、工业车间、机关办公楼、中西中心、学生宿舍楼、商业街的紧邻周围没有停车位,由于离教师、学生实际工作学习住宿的地方距离较远,几乎所有师生都不愿意去那里停车,造成环道很多停车位没有使用。随着学校运转发展,招生规模扩大,校园内停车泊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校保卫处尽量在楼宇周边增划了近300个车位,在一定范围内缓解了校园交通、停车的各种矛盾。但新校区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学生规模增加到了近一万人,教职员工数量也达到了近600人规模,各个驻校办学机构、校企合作机构也在逐渐增多,物业服务人员也在增加,校园内车位供需矛盾会越加凸显。

3.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不到位

认真分析多起高校校园交通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双方的麻痹大意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从驾车者角度来说,有的驾车者进入校园后开车放松警惕,同车上的人闲聊,驾车漫不经心,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从行人角度来说,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喜欢一边走一边嬉笑打闹,在校园走路时对路上的车辆视而不见;有的学生经常带着耳机听音乐或低头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边走边聊天;有的学生在校园里骑车带人,边骑边聊天完全没有安全意识;还有少数学生在校园里骑飞车,不打手势截头猛拐,极限轮滑等,这些现象也是造成校园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新生入校后,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只有短暂的被动式教育管理,其所产生的效果很小甚至没有。以我校为例,安保处通过每年新生军训时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大课堂,每次对几百名新生进行短暂的安全教育培训,且每次教育只有30分钟,内容涵盖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这么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同时,新生对安全教育讲座也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不能从深层次理解讲座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上会有多大帮助和好处,他们中真正能够听进去吸收的很少。不能经常广泛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没有真正把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是造成校园内违反交通法规现象比较普遍的主要原因。

4.校园交通管理存在缺陷

目前作为与社会接轨、交流的方式之一,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面向全社会开放,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中德学院自建校以来都是特色办学,随着学校30年来积淀建设发展,随着学校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联合办学正逐步走向深入,各种社会团体也在走入学校,参观学习。这样以来,使相对封闭、简单的校园变得更加热闹,也更加复杂化。各类人员进入校园后不遵守学校有关交通管理规定,不听指挥、违规停放、超速行驶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极个别人员不服从保安人员的管理,跟保安吵架,随意停车后走人。当前校园是交通法规的真空区域,没有交通法规强有力的支持,校园交通管理人员在处理校园内各种交通违章行为时无法可依,不具备对违章人员的威慑力。

校园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执行还不够到位,管理上还存在欠缺。下班后部分保安放松了思想,致使有个别外来人员未换车证和登记就进入校园,这些人随意行驶,也是校园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二、完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

1.布局智能交通,进一步挖掘校内可用资源

对于已经建设好的校园,重新进行大范围的规划设计交通已经不太现实,只能从管理方面入手寻找突破口。对此,大多数校园开始采取智能化布局交通管理,严格控制外来进校车辆,大大降低了外来车辆。改造家属区,分离家属区域的私家车停放,减少校园内停车压力。重新深入调研部分区域,通过改造布局,增加机动车停放车位,缓冲师生员工的停车紧张问题。以我校为例,结合新校区特点,再进一步对各个楼宇四周地方进行深入细化考察,结合实际增划一些停车位;综合办公楼的周边绿地、树木和自行车停放位进行适当改造。。同时,对一些严禁停放、容易违章停车的地方,做一些“禁止停放”标识牌,给师生一些温馨提示标语等。

2.加强交通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要着重加强校内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督促司驾人员遵守校园管理规定,要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中,切实提高师生驾驶员素质,加强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度,提高师生员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自我保护的自觉性。加强对全体师生驾驶员队伍的经常性培训,根据学校、社会发展、学生队伍变化的需要,进行长期化、经常化、多样化的校园安全教育培训。同时鉴于当前普遍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应当把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花时间、按规划、有目标,并通过大量身边的案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师生能够真正树立起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同时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做到自觉遵守校园管理规定。

3.完善交通管理体系,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结合学校这几年实际交通情况,补充完善校园交通管理规定,加大校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机动车在校内超速行驶、违章行驶。对违反校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要果断制止。完善交通设施,对校内的交通进行科学规划,划分出单行线、斑马线、人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等。从准入制度上对进入校园的外来机动车和闲杂人员要严格控制,须有登记换证才可进入。对执行公务的特殊机动车和邀请的贵宾,必须经过确认才能通行。对于那些无牌或证件不全的机动车和未经公安交通部门认可的改装机动车、大功率燃油燃气助动车、摩托车,一律严禁进入校园。对于通过检查允许进入的机动车必须限速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通过十字路口、转弯道口、减速带,应减速慢行,必须主动做到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

参考文献:

[1]丁良平.大学校园交通现状及管理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8):55-58.

[2]石青春.高校校园交通分析与智能化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2(7):209.

编辑朱荣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6)02-065-03

收稿日期:2015-11-25

作者简介:孙立峰(1975),男,河北人,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管理。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raffic security on College Campus

SUN Li-feng
(Tianjin Sino-Germe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problems of traffic management in college,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security risks in college traffic and lay a better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able campus circumstance.

Key words:college traffic problem;reason;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26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中华建设(2020年5期)2020-07-24 08:55:58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