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一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741018)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系探析
李新一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18)
[摘要]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现了扶贫攻坚的时代特征,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新一届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揭示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内涵、理论基础及基本特征方面充分体现了其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科学本质,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指针和重要遵循。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现了扶贫攻坚的时代特征,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新一届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新时期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上把握精准扶贫的重大政治意义
习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一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风云激烈变换的过程中,为什么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岿然不动,而苏联东欧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去,就是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好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把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把消除贫困作为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目的,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方向,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进一步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矢志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从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把握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意义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一重要论断也就是总书记经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这些重要论述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小康的短板和重点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脱贫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庄严承诺的如期实现。所以,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来抓,让贫困地区群众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绝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从脱贫攻坚面临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把握精准扶贫的重大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截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入口。各地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全国还有12.8万个贫困村,近3000万个贫困户。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石山区等交通闭塞和生态脆弱地区,帮助这些群众摆脱贫困绝非易事。他告诫我们:“现在,我们国家发展起来了,大多数群众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了农村还有不少穷乡亲。”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在心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外部约束大大增强,扶贫开发的对象范围仍然很大,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但是目前我们的扶贫开发机制还不健全,扶贫开发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扶贫合力还没有形成,扶贫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需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还有待提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还有待加强。要确保如期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用心、用情、用力”更加扎实工作,搞好精准扶贫,推进贫困地区加快脱贫发展。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政治担当和爱民情怀。
(一)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工作,他在视察、调研河北、甘肃、海南、宁夏、湖南、山东、内蒙古、新疆、云南、陕西、贵州、河南、广西、西藏、吉林等地后,对各地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要求,逐步形成了“精准扶贫”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贯穿了“精准扶贫”的新思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开发方面的高度智慧。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现阶段贫困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特色扶贫体系的特征提出的,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二)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系的产生是提升扶贫开发效果的历史必然与客观必然的路径选择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前,我国处在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体制机制的僵化,存在着普遍贫困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80元左右,大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篇章,尤其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量民众逐渐摆脱贫困状态。1986年以来,我国先后采取了开发式扶贫和扶贫攻坚两种扶贫模式,不断减少贫困覆盖面。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在创造就业、吸纳劳动力和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许多贫困家庭通过向城镇输入劳动力,实现了收入重心来自城镇、收入效应惠及全家的脱贫目标。这一过程中,国家也实施了产业化扶贫、整村搬迁等政策,有效地促进了贫困人口的减少。
三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基本解决贫困等多个贫困变化形态。但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与过去相比,同样的投入很难再有之前的产出,“减贫效应”递减,国家减贫形势变化也使得政府不断调整扶贫治理体系。这就要求扶贫必须向精准扶贫转变,以实现有效减少贫困人口的扶贫要求。
过去的扶贫开发观念和做法已经不适应贫困地区发展的新情况。主要体现在:扶贫对象不够精准,没有实现“扶真贫”。有些地区“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到处乱撒胡椒面,不但滋生了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有些还产生了越扶越贫的反常情况。“大水漫灌”的方法,极易出现不缺水的作物“喝”饱了水,甚至出现了“垒大户”,但真正缺水的作物却没有完全“解渴”。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手榴弹炸跳蚤,事倍功半”;资金管理比较分散,不能形成有效合力。每年各行各业的扶贫资金不少,但我们以往条条管理的方式,使得钱到了地方比较分散,就像烧水,总是在五六十度;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在有些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可有可无”,没有形成硬约束。所以,整体来看,以政府主导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式扶贫”道路功不可没,但也面临历史大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和工作指导中要求,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不断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是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而财政支出维持一定刚性增长的背景下,也更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改革,提高政策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使有限的公共资源最大化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同时,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扶贫工作将不得不面对“最后一群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精准扶贫”的重大理论与政策命题,是历史必然性的选择,更是扶贫开发工作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所决定的,它也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精准扶贫”新阶段。
(三)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科学涵义与理论基础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就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1.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与外延。
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其实质是使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因而,精准扶贫主要由两个部分内容构成,即贫困人口识别和扶贫资源(资金、项目)瞄准。贫困人口识别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扶贫工作机制、程序、工具等,将具体的贫困人口准确辨别出来,并通过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对贫困人口进行动态管理。扶贫资源瞄准则是在贫困人口有效识别的基础上,以一定方式投入扶贫资源,推动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和目标人群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贫困人口和消除贫困,即通过扶贫资源的有效使用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从扶贫效果看,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精准扶贫中的“精准度”在不同国家(地区)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存在差异性。我们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众多、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只能采取选择性瞄准并建立相应减贫干预体系。而精准扶贫则在不同发展阶段中贫困瞄准方式也会出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选取了片区瞄准、县级瞄准、村级瞄准等多种贫困瞄准方式。
精准扶贫的内涵在于通过系列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对具体贫困人口进行有效识别和动态管理,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农户实施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在扶贫效果上,强调以消除全部贫困人口作为精准要求。正是由于我国受贫困人口众多、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做到贫困人口资源全覆盖,而采取以区域瞄准为主的选择性瞄准,并建立相应的扶贫治理体系。在扶贫效果上,精准扶贫的外延追求的是贫困人口规模稳步减少的“精准”要求。
2.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1)赋权与参与式发展理念。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长期存在是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安排等原因,处于社会底层或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农民总是缺乏维权和实现自我利益主张的权力和能力,长期处于无发展权、无自我管理权,造成当前我国在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时存在长期的隐患,返贫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出路就在于给农民更多的权力,即“赋权与参与式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从权利方法视角将贫困、饥荒视为“权利失效”的结果。只能对权力赋权的途径进行重新再分配。作为对以技术为中心、自上而下、保守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参与式发展”理念强调以“参与”和“赋权”为核心。“参与”的基本特征是发展干预的目标群体能够参与发展干预全过程,能够通过自身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参与式发展中,干预者不再具有独立控制发展过程和配置发展资源的权力,而必须把一部分权力转移给干预目标(即赋权)并通过建立一套有助于各利益主体更有效参与的方法、工具以确保实现有效“赋权”。因而,“参与”包含了在决策及选择过程中的介入、贡献与努力、承诺与能力、动力与责任、乡土知识与创新、对资源的利用与控制、能力建设、利益分享、自我组织及自立等方面的含义。
(2)合作型反贫困理念。国内一些学者根据中国反贫困实践与挑战,提出“合作型反贫困”理念。合作型反贫困含义是“反贫困工作不是由任何一个单一主体的投入即可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社区、贫困群体之间的有效合作,这种有效合作必须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来完成。”在合作型反贫困理念中,贫困被视为政府、贫困社区和贫困群体所共同面对的“客体”,强调在确实提升贫困群体权利位置使之处于与政府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将在政府内部以及贫困社区内部系统的合作视为整合扶贫资源和提高反贫困成效的重点。因而,在合作型反贫困中包含了政府与社区贫困群体之间的官民合作、贫困农户之间的经济合作、农户经济组织与“村两委”之间的社区合作、政府扶贫资源的部门间合作四个层面的合作机制内容。
(四)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基本特征
1.科学性。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最鲜明特征,也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也是扶贫工作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创新。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只有我们准确把握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科学性,始终把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的精准性要求贯穿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全过程,才能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2.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谓精准就是要精而又精、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要形而上学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提高针对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要按照“有的放矢、有力放矢、有效放矢”工作要求,积极寻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变“大水漫灌”为定向“喷灌”、定点“滴灌”,确保不遗漏每一个贫困户,不能花拳绣腿、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做到实实在在,稳扎稳打。要以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形成一揽子计划和方案,全力落实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核精准和保障精准的“六个精准”举措,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3.实效性。
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体现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要瞄准特困地区、贫困群众、特困家庭,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4.系统性。
精准扶贫强调扶贫工作的系统性,要求从宏观领域贯彻到微观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从国家层面、全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要“精准发力”,同时又要把精准扶贫思想贯彻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真正实现“精准到户”。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和领域的系统性、综合性工程。要坚持静态识别与动态退出相结合,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外源输血与内生造血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整合资源与精准发力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既要实行精准扶贫,突出重点,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把扶贫规划、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起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形成通过区域整体开发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大系统、大工程,避免就扶贫抓扶贫、抓一项丢其他,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一)立足核心,牢牢把握精准这一要领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为下一步的扶贫攻坚战做出了部署,发出了动员令。
1.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从今年起,一项举世罕见、规模浩大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近1亿扶贫对象、12万个贫困村将逐步建立起“专属档案”。这就是精准所在、靶心所向。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2.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常常成效明显。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在一些地方,市场行情没摸清,本地特点又没把握住,通过行政力量,一窝蜂地兴起养兔热、种植热,结果在市场上栽了跟头,群众不但没富起来,还让大量投入打了水漂。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的“金点子”。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我们才能选择路径,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为我们指出了精准施策的主要路径和正确方向。
(二)经济引领,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精准扶贫最大的政治任务
如何进行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建设,如何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指出,首要任务是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农业,以工厂的生产方式经营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解决“小而散”的问题,形成集约经营;要解决没有标准的问题,使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损耗大的问题,推进产销一体化;要通过耕作机械化、农民组织化,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立足“提质、规模、接二连三”的增效,以发展产业促增收,让农民在加工和流通环节多受益;要为农民就业搭建更好的平台,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通过扩大就业促增收;要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减轻农民非生产性负担的间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要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在节省开支的过程中实现增收。
(三)措施保障,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第一个百年梦想仅剩的几年内,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目标要求,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措施,提升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事项往前排。我们要坚持把有利于扶贫攻坚的改革摆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增强扶贫开发的动力。一是突出坚持问题导向,优先推进与扶贫开发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生态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二是突出鼓励基层创新,探索性推进土地流转、资金整合、贴息贷款、产权抵押等重大改革;三是突出体制机制牵引,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扶贫工作约束机制、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等,使改革更有效地服务扶贫、支撑扶贫。
2.突出重点难点,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当前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甘肃是全国扶贫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为走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甘肃省委注重精力聚焦,始终坚持“三个重中之重”,即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注重顶层设计,谋划实施“三大攻坚行动”,着眼解决力量分散化、方式漫灌化、政策碎片化问题,大力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1236”扶贫攻坚和“1+17”精准扶贫行动。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带头集中调研,提出了“战略重点在片、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的新要求,把精力财力物力聚焦在连片贫困地区的特困村和特困户,对症下药、整村推进,靶向治疗、因户施策,“输血”与“造血”结合,扶穷与扶智并举,使贫困人口从绝对数量上减少。“十二五”期间共减贫525万人,年均减贫105万人,是新世纪前10年年均45万人的两倍多;2015年底贫困群众收入5519元,年均增幅达15.1%,比新世纪前10年高7.9个百分点;2015年全甘肃省有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2011年提高35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全省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最好时期。
3.健全制度保障措施,推动精准扶贫。
搞好扶贫开发工作,要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完善对口支援、外借资源、精准双联、督促检查等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强化保障推动落实。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切实提高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甘肃省全省上下保持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精准扶贫的工作状态,在扶贫攻坚具体工作中,突出担当性自我加压、突出基础性挂图作业、突出系统性完善举措、突出创新性破除瓶颈、突出联动性整合力量、突出导向性强化考评,推动形成各级领导抓“一号工程”、全省上下促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正在昂首阔步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接全面小康。
4.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要在5年多的时间内,让几千万人脱离贫困,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来推动完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同时,要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实现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当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沿着精准扶贫的路子,借助社会合力的推动,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四)人才保证,精准扶贫要坚持精准选人用人
实现精准扶贫,干部是决定因素。组织部门要以精准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选干部、配班子,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精准扶贫新任务新要求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以用人导向形成干事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选拔有拼劲、懂扶贫、能吃苦的优秀干部进贫困地区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注意从经济发达地区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任职,选派省直单位干部到县市区挂职要优先考虑贫困地区工作需要。对那些长期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推进精准扶贫有突出贡献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对在精准扶贫中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和严肃问责。通过选优汰劣,引导贫困地区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来,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要以科学考评引领科学扶贫。把精准扶贫作为贫困地区干部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全面小康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探索完善科学精准的考评方法,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扶贫观,扎实有效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要以干部到村促进帮扶到位。要继续推进部门联点、干部驻村帮扶,根据贫困村的不同类型和实际需要,真正派出有能力、接地气、善实干的扶贫工作队,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进一步加强精准管理,健全监督约束、履职规范等工作制度,明确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具体要求,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到户、到项目、见效果。要以强化培训提升扶贫能力。把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纳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需要和精准扶贫需求,采取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现场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推进精准扶贫的专业化能力。
(五)恪守底线,扶贫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恪守的底线,突出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消除贫困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只有抓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好绿水青山。只有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改善生态环境,让贫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扶贫开发目标。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和“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6-20.
[2]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
[3]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
[4]王三运:打好政策组合拳打赢扶贫攻坚战[N].甘肃日报,2016-3-6。
[5]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566(2016)02-0003-07
[收稿日期]2016-2-26
[作者简介]李新一(1956—),男,甘肃秦安人,中共天水市委党校教授,常务副校长,研究方向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