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力 冷显志
黄石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华力冷显志
发展体育产业是体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是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比较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黄石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黄石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力求系统、全面地探讨黄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为政府制定体育政策提供参考。
体育产业;发展;黄石市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根据2014年黄石市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黄石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8.18亿元,增加值为3.99亿元,占全市GDP的0.60%,从业人员为7037人。另据2013年湖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抽查估算,2014年我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12.39亿元,增加值为5.93亿元,占全市GDP的0.64%,从业人员为8123人,以可比价格计算,相比2012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增长24.9%、22.5%和15.4%。
“十二五”期间,黄石市体育产业已初步呈现出发展快速,势头强劲,空间广阔,潜质活跃的良好趋势,已成为发展体育事业,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和助动力。对黄石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黄石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力求系统、全面地探讨黄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为政府制定体育政策提供参考。
2.1黄石市体育产业化规模的现状分析
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销售等多门类的体育产业框架初步形成,体育产业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目前,黄石市现有民办体育经营单位129家,其中体育健身休闲45家,体育用品销售65家,主要经营销售健身器材、运动鞋帽、户外运动器材、健身路径器材、乒乓球用品、比赛及训练器材等;体育培训单位19个,主要培训羽毛球、舞蹈、跆拳道、武术、棋类等项目,这些民办体育经营单位凭借其灵活的机制、充实的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2黄石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现状分析
黄石市每年都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2012年承办了乒乓球女子世界杯、中国乒乓球队伦敦奥运会庆功会。其间,举办了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中美欧国际男篮对抗赛、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全国足球俱乐部联赛、湖北省青少年各项目年度比赛、“8+1” 武汉城市圈第六届乒乓球邀请赛等赛事。区域赛事更是高潮迭起,赛事连连。黄石体育馆自2011年开馆以来,常年承办国际国内赛事、科普展、晚会、新闻发布会、车展等赛事及商业文化活动不间断,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实现营收150余万元,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余万元,2014年营业收入突破400万元。
2.3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现状分析
黄石市现有公益、学校及企业的体育馆6个,体育场7个,游泳馆5个,射击馆1个,钓鱼基地1个,尤其是黄石体育馆是一座可以容纳6000人的综合性场馆。投资3500万元的铁山区文体中心已投入使用,含乒乓室、田径场、网球场、篮球场等设施。此外,在建(拟建)的游泳馆2个,体育馆2个,体育场、体操馆、乒乓馆、射击馆各1个。其中,新国乒基地游泳馆、体操馆、乒乓馆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大冶市体育公园已开工,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含综合训练馆、游泳馆、门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设施。南湖游泳馆已完成征地拆迁和规划设计,馆内含标准游泳池、跳水池、热身池,可承接国内单项比赛。黄金山奥体中心已完成控制性规划,拟用3-5年的时间,建设一场三馆两园一基地,含4万人体育场、8000座席体育馆、3000座席游泳跳水馆、射击馆(含飞碟射箭项目)。小型全民健身设施逐步健全,已建成了106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16个社区健身路径工程、5条登山健身步道。根据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统计显示,黄石市市民人均享有的体育场地面积由0.69提高到1.22平米。
2.4体育彩票业运营现状分析
黄石市体育彩票业历经十余年发展,目前网点数量达197个,已经初具规模。2012年,体育彩票实现销售9565.66万元,市本级提取公益金556万元;2013年,黄石市体彩销售达到13183.05万元,超额完成年度30%增长的目标945万元;2014年,体彩销售再创新高达16316万元,同比增长28.9%,体育彩票筹集的大量公益金有力的支持了黄石市体育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为黄石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1体育产业缺乏科学规划及有效管理
体育产业工作研究不够,体育产业培育、发展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体育市场管理刚刚起步,缺乏科学统一规划,体育执法队伍建设需进一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需进一步加强。
3.2体育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完善
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少、体育竞赛表演业有待开发、发展竞技体育而培养起来的无形资产开发力度不够、体育产业与相关各部门的关联度不高。
3.3体育硬件设施不足,严重影响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
场馆设施有待进一步提档晋级,体育基础设施匮乏。国乒基地重建工程受后续资金紧缺而影响工程进度,黄石体育场陈旧落后,特别是华凯尔甲级足球俱乐部主场设在黄石后,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体育场改造迫在眉睫。纳入黄石市“十二五”规划的黄金山体育中心亟需推进,南湖游泳馆工程进度有待加强,大冶市、阳新县都没达到县级体育设施“四个一”标准(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训练房、一个标准游泳池),各城区公益体育设施处于空白,再加上企事业、学校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较少、现有的体育设施维修管理不力等问题,体育基础设施质量、数量都无法满足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3.4体育场馆有待探索运营新机制
黄石市属体育场馆运营主要以公益性为主,靠事业单位运营,场馆服务项目单一,勉强做到“以馆养馆”,场馆资源利用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有一定差距。
4.1完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体育产业统计体系
黄石市体育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及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了《黄石市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需进一步完善。体育局可联合市统计局建立一个大体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为黄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制定体育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依据。
4.2确定并优先发展体育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体育产业结构是一个由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外围产业构成的复合型产业,有所侧重的确定一个或几个有发展潜力、产业关联程度大且符合黄石市体育发展战略的项目作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优先发展,然后以此为支柱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是振兴体育产业的科学有效途径。结合黄石市体育氛围浓厚和高标准体育场馆的兴建,可确立以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产业为重点的体育服务业为核心产业,并以此带动体育信息咨询、体育信息出版传播、体育广告、体育经纪、体育用品、体育器材等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外出招商春风,争取国内国际体育用品制造、销售企业,如安踏、361°、李宁等来黄投资办厂兴业。
4.3兴建与科学管理并举,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加快黄金山体育发展中心、南湖游泳馆工程筹建工作,加快新国乒基地后续工程建设及市体育场改造工程,鼓励各县(市)区政府规划新建包括体育场、体育馆、训练馆在内的体育中心,城市各区至少要规划建设一个综合体育馆和一个标准游泳池,企事业单位及学校体育设施争取早日实现对市民开放,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4.4探索体育场馆运营新机制,做大做强体育场馆服务业
各类公益性体育场馆运营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获益”的原则,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企业化方式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竞赛、表演活动,努力繁荣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和全民健身娱乐市场。武汉市经营性体育场所大部分都是由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他们在体育产业产值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级公益性体育场馆,要探索市体育局下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体育发展中心可借鉴武汉经验,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黄石体育馆经营开发有限公司,以搭建市场平台和运作载体,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以体养体、以副助体,逐步提高体育场馆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实现多方共赢。鼓励现有的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所进行市场化的尝试,鼓励其投入资金或吸引社会其他资金对所属体育场所进行市场开发,积极对外开放,或面向社会组织各项体育培训班,或与企业机关签订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单位职工开展职工体育的指定活动基地。学校场馆可结合实际,在维持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节假日和公休日对外开放。
4.5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议凡是建设公共体育场馆开展体育训练、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营业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针对健身娱乐企业开展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对高消费体育娱乐项目实行征收特种附加税,对大众消费项目实行低税或减免税。如武汉市对下岗职工或伤残人开办的体育经营单位,实行减免3年体育市场管理费的优惠政策。建议各县(市)政府严格按照《黄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规定,落实每年人均全民健身经费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未来五年内,达到人均1元的标准。各级财政要不压不扣,及时足额拨付到各县市(区)体育部门,便于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
4.6加强对体育市场的规范管理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强、危险程度高的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要确保其达到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切实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对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日常监管,支持各类体育经营实体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引导体育服务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规范体育服务质量,确保服务安全,形成规范有序、良性运行、充满活力的体育市场竞争机制。
[1] 宫江虹,杜文学,王健。中国体育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08(52).
[2] 项丽娟.我国体育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04).
[3] 接云峰.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08:89- 90.
华力(1972-),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副教授,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冷显志,教授,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