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
(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00)
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沿
课题组
(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在研究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演变的基础上,梳理与此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发展过程;通过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内涵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测量与评价体系特征,厘清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内涵相一致的测量与评价理论发展脉络。通过文献研究,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与测量的理论研究提供思路,并依据测量与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测度与评价;理论综述
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作为经济统计理论的构成部分,其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演变脉络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进展相一致。综观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是相互独立而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理论体系。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理论[1];而社会发展理论则是以社会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协调发展问题为对象,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2]。尽管经济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内涵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二者理论研究对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关系,实践中往往把经济与社会发展理论统一起来进行测量和评价研究。
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的历史演变来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支撑下,测量与评价理论总是体现相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内涵,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经济社会测量与评价的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梳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内涵相一致的经济社会测量与评价体系,为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有效地促进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最初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国民财富的增长理论为核心,因此经济社会发展测量与评价思想萌芽是以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早期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亚当·斯密(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马尔萨斯(1766—1834)、卡尔·马克思(1818—1883)等,都认为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民财富增长问题。17世纪—18世纪,世界各国由于受工业革命和战争威胁的影响,对国家的土地、人口、资源和资本等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此上述要素的统计数据收集和评价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国家资源和国情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产生重大需求,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测量与评价思想的萌芽。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为代表的对国家资源和国情进行测量的两大思想。
17世纪初,德国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海尔曼·康令(1606—1681)和阿亨华尔 (1714—1772)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首次研究国家组织、领土、人口、资源财富和国情国力问题,但是该学派在进行国势比较分析中,偏重对重大事项的文字而不注重数量对比和评价,因此国势学派主要提供了一种粗糙的测量思想[3]。17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统计学家威廉·配第(1623—1687)创立了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开创性地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评价与分析。威廉·配第运用相对数量测度指标对英法荷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比较,在测量思想上体现了两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一方面是率先引入了相对数量测度指标,解决了数量比较难题;另一方面首次对国家的税收与贸易等经济要素进行了定量测量,并研究了它们与国家财富增长之间的关系。
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开启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思想,尤其政治算术学派用统计数据对国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标志着古典经济社会发展测量与评价思想进入萌芽时期[4]。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尼斯(1821—1889)和恩格尔(1821—1896)、梅尔(1841—1925)等人,融合了国势学派与政治算术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对社会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调查资料和资料分析才能实现对现象的客观认识,因此必须通过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5]。上述学者的研究把古典经济社会发展测量和评价思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从古典经济评价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早期的测度思想注重对国家人口、自然资源、税收和贸易等几个重要要素进行测量和评价,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评价属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体系,但是这些评价思想为后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测度评价理论的形成,主要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健康、教育和福利发展理论为基础而构建。
随着近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评价不仅注重资源、地理条件和贸易等少数要素,而且包括了贸易、投资、储蓄、劳动力等诸多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与测量趋于全面化和综合化。20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主要关注经济的数量增长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比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研究了国民经济增长与贸易顺差、投资和储蓄的关系*这个时期,凯恩斯参与英国政府国民收入统计的编制工作,表明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测量进入了全面性评价阶段。;R.哈罗德(1900—1978)和E.多马(1914—1997)基于凯恩斯理论的乘数原理和汉森的加速原理,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理论研究把投资、储蓄作为经济发展评价的内生因素,对于投资、储蓄等因素的定量评价形成了现代经济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6];20世纪50年代,库兹涅茨(1901—1985)首次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且编制了美国国民收入核算表,开创了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研究,因此库兹涅茨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的GNP之父”。库兹涅茨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测量与评价理论正式形成,但是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评价理论仅仅注重国家经济的数量、规模等方面的测量与评价[3]。
1933年,美国出版的社会趋势报告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Research Committee on Social Trends,1933) 是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早研究文献。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在关注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国家公民的健康、教育和福利等方面的发展予以重视,因此对于健康、教育与福利水平的评价研究成为必然内容[7]310-312。基于此,50年代联合国出版了有关社会指标体系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成为社会发展评价研究的重要经典,标志着国家社会发展评价研究正式开始,这个时期社会发展的评价理论主要集中在人们的健康、教育和福利水平等因素评价方面[8],这些社会发展的理论为以后社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论研究文献大部分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评价,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与水平的评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质量、结构和发展的均衡问题的评价研究涉及不多。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及联合国SNA 体系的公布,为经济增长测量提供了现代化统计的框架。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情况仍十分严重,同时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进入现代化的发展时期,不仅要求经济的发展,而且要求科技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尤其对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评价被学术界特别关注。
二战以后,以T.帕森斯(1902—1979)等人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得到快速发展,该理论包含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以经济效率、政治公平和社会进步为发展的内涵。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理论中注重了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容进一步融合,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1910—2003)认为经济发展的定义包括:物质福利的改善,尤其对贫困线以下人口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根除民众的贫困和与此关联的文盲、疾病及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结构,包括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实现适龄劳动人口的生产性就业;相应地使具备广泛基础的利益集团更多地参与决策,以增进公众福利[9]438。金德尔伯格有关经济发展的新定义对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工具的经济发展评价理论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因此,经济学家开始把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别开来,经济发展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既着眼于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因此,不论经济发展理论还是社会发展理论都将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作为理论的基本思想。
基于均衡发展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工具是1975年在大卫·摩里斯指导下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人口生活质量指数(PQLI)。PQLI指数包含了婴儿死亡率、平均寿命和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三项指标,按照等权重平均方法生成PQLI指数。PQLI指数是社会发展的评价工具,其核心评价是国家人口生活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工具,并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可以看出,PQLI指数的优点是指标选取简单,也便于操作,但是其缺陷也比较明显:首先,PQLI指数的三个指标选取仅涉及身体素质方面,不能体现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其次,该指数采用的是简单平均方法综合三个指标并不科学;再次,PQLI指数并不能反映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10]。同时,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在《经济指标和健康、教育和福利》中,基于现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设计了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有:人均收入、文盲率、平均寿命、人均每天蛋白质消耗量、医生在千人中占有比例以及人均能源消耗量等,利用这些指标评价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而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美国的体系比PQLI指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内容更全面、更丰富。
20世纪70年代, 经合组织(OECD)提出了社会发展指标体系(OECD,Social Indicators), 并每年定期对OECD国家社会发展的经济、金融、教育和卫生方面等状况进行评价,以分项专题形式公布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OECD社会指标体系更详细地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领域的诸多方面内容。OECD有关社会指标的理论研究旨在评价OECD国家目前社会发展状况,并对OECD国家各个指标正面效应进行识别,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OECD有关经济评价也包括不同方面,如:经济领先指数、经济国际化指数等,主要评价经济与合作组织成员国经济水平、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国际化水平;OECD教育指标反映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以及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指标包括教育背景(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等),教育投入,受教育机会、教育参与及教育进步,学习环境及学校组织,教育产出(包括个人、社会产出和劳动力市场等)及学生的成绩情况[11]。同一时期,欧盟组织也提出了欧盟社会指标(EU Social Indicators: The Atkinson Report),欧盟综合社会指标包括就业、教育、性别平等和代际关系等领域的35个社会指标,主要对欧盟国家社会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涉及的经济指标并不多[12]。
基于均衡增长理论的评价与测量注重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情况的评价和测量,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改善、教育、卫生及公平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评价与测量,它是当前水平和状态的静态评价,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效应做重点评价和测量。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理论界重新审视了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体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该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1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初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提出,该组织用人文发展指数(HDI)体系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指数(HDI)体系包括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指标,其中教育水准按照成人识字能力和综合入学注册率两项指标进行加权测量;生活质量用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测定[14]。人文发展指数(HDI)主要测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对于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情况的测量不足,并不能完全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4年联合国统计局(UNSTAT)对联合国的"环境统计框架"(the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Statistics,缩写为FDES)进行修改,对经济问题、大气和气候、固体废弃物、社会经济活动和事件、影响和效果以及对影响的响应等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来对指标进行分类,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FISD(Framework for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丰富了HDI体系。与此同时,其他国际组织也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测量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生态系统或环境要素所确定的可持续性指标,并对指标的效应进行了分类,构造了生态系统或环境要素的PSR模型。1995年世界银行对OEC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将OEC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扩展到环境、社会、经济和机构等四个基本的领域,世界银行将"国家财富"分解为自然、人造、人力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资本,注重动态地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评价,赋予了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内涵[15]。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测量指标体系以资本作为共同尺度使得操作受到限制,同时对于不同国家的基础条件以及地理空间的不均衡的现实问题未能合理区别对待。2000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UNDP)对HDI指数体系进行了完善,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和人类发展报告(HDR)的评价和测量体系,联合国HDR体系中包括了上百个测量指标,涵盖了经济、性别、贫困、教育、平等、民主和环境等各个方面[14]。相对于HDI评价体系,HDR指标体系测量内容更丰富、更全面,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情况也做了相应的预测评价,但是千年发展目标主要为提升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设计的测量指标,其测量和评价对于发达国家的评价区分度不高。
从国家层面来看,西方几个主要国家也依据可持续发展内涵各自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英国政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梳理了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目标,即:(1)保持经济健康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2)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优化利用;(3)可再生资源必须可持续地利用;(4)必须使人类活动对环境承载力所造成的损害及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化性所构成的危险最小化。1994年英国政府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涵盖了四大目标的21个领域,设计了上百个评价指标[16]。2000年欧盟和英国也分别制定了欧盟公共指标体系和社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国家发展情况进行测量。在美国,大多数州都建立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社区指标体系,并定期发布评估成果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每个指标体系都各有特点,但总体而言,综合指标体系均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大的主题。
国内政府、科研机构以及学者对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也相当活跃。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设计了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包括219个指标生成45个综合指数,对各个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7]311-328。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也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和公众主观评价等六大部分,国家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涉及的测量指标296个,在各个系统中均包括了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两大类[18]。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构建的指标体系均存在指标数量过于庞大、指标信息量重复较大、操作性不强等缺陷。部分学者也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比如:北京大学叶文虎和唐剑武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大系统的协调性出发,提出了一个协调度的概念以及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大体思路,但是该指标体系目前仅仅是一个框架,没有给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指标。清华大学刘求实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系统运行层次和表现层次两个方面出发,构造了包含有资源利用、经济社会系统运行、污染防治与生态维护三个主要过程和资源潜力、经济绩效、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效果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并根据该框架,建立了两个层次,包括两个准则、八个子准则包括38项指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仍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进一步深化,因此世界组织及相关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测量与评价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修改,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涵义。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增长的极限、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人口承载力和人地系统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最早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问题,并注重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关系复杂化,不同国家政治宗教以及地理环境也存在着特殊性,实现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新问题。因此,学术界基于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理论、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以及三种生产理论为理论支撑,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当前,理论界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包括: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高效发展和多维发展等五个方面内容,其理论要求可持续发展应当保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18-20]。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在可持续经济中首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中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发展这一概念,包容性发展含义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包容性发展的提出首次明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思想,也丰富和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发展,世界有关组织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测量理论做出了相应的完善和发展。2015年,在联合国第69届会议上通过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并由联合国统计局在千年发展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测量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目前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正在征询各个国家的意见。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测量指标体系涉及国家发展的要素包括人类、地球、繁荣、和平和伙伴关系五个方面,该指标体系涉及权利尊严、法制公平、平等和多样化等人文方面内容,强调持久、包容和可持续增长的经济环境方面内容[21]。但就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标构成来看,指标数量过多,测量存在很大困难,目前发达国家能够测量到的指标数在45%左右,欠发达国家比例更低,该指标体系操作上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通过文献研究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内涵不同,其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内容和重点也不相同,经济社会评价理论总是和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内涵相一致,经济社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内容和指标设计总是反映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20世纪以前,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主要关注经济总量的数量增长;20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发展测度注重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二者并重的评价;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则更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对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内涵,对经济持久增长、包容性增长理论内涵有所反映,对环境、公平和平等内涵的测量评价设计也有所体现。当然,不同组织和国家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不同,设计的测量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也有所差异,但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思想总是与发展的内涵相一致。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观察到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动向:(1)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从关注发展数量测量评价向发展质量测度评价转变;(2)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从经济社会发展总量评价向结构自洽性评价转变;(3)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从主体多极化评价向合作共赢的一体化评价转变;(4)在相互尊重主体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前提下,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注重主体经济社会的开放性、包容性发展的评价。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测度评价理论研究的测量指标数据收集、可比性等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样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测量评价理论体系更具有可操作性。
[1]Howey R S.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Joseph A.Schumpeter[J]. The Americon Economic Review,1935,25(1).
[2]Jacobs Garry,Asokan N.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Human Choice[R]. World Academy of Art & Science, USA,1999.
[3]刘奇.从统计史的角度看现代统计学[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20(102).
[4]华桂宏.《政治算术》与经济增长理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4).
[5]邱东,宋旭光.中国经济统计学60年[J].统计研究,2010,27(1).
[6]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辨析[J].学术月刊,2003(2).
[7]President’s Research Committee on Social Trends. Recent Social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port of the President’s Research Committee on Social Trends /with a Foreword by Herbert Hoover[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Inc.,1934.
[8]席恒.孔德其人及对社会学的理论贡献[J].西北大学学报,2001,31(4).
[9]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M].张欣,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0]梁鸿.人口质量指数(PQLI)适用性评估[J].中国社会医学,1994(6).
[11]Queisser M,Ladaique M,D’Ercole M M. OECD List of Social Indicators[R]. Springer Netherlands,2014.
[12]Atkinson A B.Social Indicators: The EU and Social Inclusion[R].Oup Catalogue,2002.
[13]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3).
[14]铁兵.人文发展指数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统计,2007(2).
[15]李健斌,陈鑫.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究与借鉴[J].理论界,2010(1).
[16]李天星.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6).
[1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8]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J].统计研究,1998(6).
[19]李龙熙.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J].行政与法:行政与法,2005(1).
[20]可持续发展[EB/OL].[2016-03-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O4rT8P4pLEN4q0M7WmYIvhJLnbCSmJF-J6erYY-j_f8wZorn4pZe_ACrt_i3pCLlM7Y6HYcFD61k0vdBirk3JLiyQ1pGZgiSDDKf__rGby.
[21]联合国统计局.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R].世界统计: 可持续数据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中国(西安),2015.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Measure Theory Research on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Project Group
(Institute of Silk Road, Xi'an 710100, China)
We investigate the theoretical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arrange the corresponding process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According to researching on the inner change of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theory, we mainly analyze on som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rt out its development context related to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theory. Based on references, we find some new ideas of researching 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eory of 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eory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more comprehensively, harmoniously and sustainably.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theor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theoretical review
2016-03-31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社会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015LD04);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大数据和丝路经济社会评价系统研究》(2016SD01)
课题主持人:胡健;课题组成员:王命宇,张维群,焦兵,张爱婷等;执笔:张维群,焦兵。
F224.0∶C812
A
1007-3116(2016)08-0003-06
(责任编辑:崔国平)
【统计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