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健英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研究三处,福建 福州 35000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三大理念基础
□钟健英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研究三处,福建 福州350003)
[摘要]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五个必备条件。在将工农武装割据上升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时,毛泽东在1929年红四军前委与中共中央的通信来往中,以其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理念:“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理念,为中国革命政权的取得找到了新的正确的路径;“灵活多变游击战术” 的军事理念,为红军发展壮大、武装夺取政权提供了军事指导;“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理念,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提供了政治保证。这些理念的提出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三块坚实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游击战略战术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尤其是重视中国的特殊国情。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大突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中,集中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必备条件,明确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1]P57那么,将工农武装割据发展上升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呢?毛泽东在1929年红四军前委与中共中央的通信来往中,以其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理念、灵活多变游击战略战术的军事理念以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理念,从而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三块理论基石。
一、“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理念的确立,为中国革命政权的取得找到了新的路径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该走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严峻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发动一系列大城市的武装起义失利后,实践已经表明:简单套用共产国际的经验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果断地率领起义部队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发,并选择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作为立足点。毛泽东的这一另辟蹊径的抉择,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革命展现出一条柳暗花明的新路。
随着井冈山斗争的展开,毛泽东很快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他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能在中国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和必要的条件。毛泽东在论述中虽然使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概念,但在论述这一概念时,明显是立足在农村和农民的基础之上的。首先,城市是白色政权统治中心,农村是其统治相对薄弱的区域,小块红色政权的存在只能出现于有革命基础的农村,正因为如此,“广州产生过三天的城市民众政权,而海陆丰、湘东、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农民的割据。”[1]P50其次,在论述中已经将农村的主要问题即土地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明显将革命的指向投向农村,并明确提出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的概念。再次,在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5个方面原因中,显然农村和农民的因素占据重要的比重,比如山区农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农村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易于部队筹款筹粮等。由此可见,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已经十分明确是以广大农村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区域而展开的。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然而这种独创性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各方面普遍的认可。1928年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扩大会议作出的《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游击战争,建立的小块根据地是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然失败,要求中国共产党“反对对于游击战争的溺爱”,强调要以城市为中心,“准备城市与乡村相配合相适应的发动。”同年,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所作的报告中,也认为中国共产党应以城市为中心,反对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中共中央也一直主张中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对于农村革命斗争的发展持怀疑的态度。即使是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红军中,同样也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井冈山斗争出现挫折、红四军“围魏救赵”的战略中途搁浅之时,中共中央更是对红四军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的前景深表怀疑,认为“我们党若不能团结广大的工农群众尤其是产业工人群众于党的周围,任凭客观的政治环境于我们如何有利,工农的斗争如何发展,甚至农村苏维埃区域还能继续建立……,但仍不能促进这一革命潮流的高涨”。强调必须通过城市斗争以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对于农村的革命斗争,“并不是说土地革命我们不求深入,农民自发的暴动我们不去领导,乡村的游击斗争我们不去发动,农民的武装组织我们不去工作。而是说我们这些工作,必须与目前党的中心任务、中心工作相适应。”[2]P760,761依然将农村斗争摆在服从和配合的位置上。
为此,中央1929年给红四军前委的“二月来信”中,要求红四军“必须认清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坚决的执行有组织的分编计划”。将部队依照条件许可定为数十人、数百人,最多不要超过五百人,尽可能地散在农民中间,发动农民的日常斗争,走入广大的土地革命。并严辞强调:“必须采取这一决定,不然,东窜西奔,这一武装力量将日益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斗争隔离而成为农民群众以外的一个武装力量。自然,在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农民的武装将愈加积聚成为红军的组织,从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看来是愈于革命有利的,但目前的问题中心并不在此。”[3]P56同时为了便利于部队分编计划的实施,“二月来信”还要求毛泽东和朱德离开红四军,到中央去工作。
长汀意外的胜利和斗争形势的转变,使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趋同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城市中心论”的观点。相反,而是促使毛泽东从工农武装割据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转变。进占长汀不久,1929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汀州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制定红军的行动方针和斗争策略,会议提出了“以闽西赣南二十余县一大区的范围,用游击战术以发动群众,以群众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由此之割据与湘赣之割据相连接起来”[3]P67的战略方针,描绘创建中央苏区的最初蓝图。
在此之后,毛泽东在对中央“二月来信”的复信中进一步阐述了在中国的国情下,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他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唯一关键。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的建立,中心区域产业支部的创造,是目前党在组织方面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同时,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是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重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来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此时对于农民斗争的作用有了新的定位,已经预测到农村农民斗争的发展“将来超过工人的势力”[3]P71,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由于红四军在当时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和毛泽东的据理力争,使毛泽东的观点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中央的认可,1929年9月28日中央的“九月来信”不仅同意红四军不须分编,毛泽东、朱德不必离开红军;而且从新的高度归纳肯定了毛泽东的观点,即“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果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如果红军中藏有这种取消观念,于红军有特殊的危险”。并规定了红军的三项基本任务:一、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此时中共中央关于“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的提法,实际上是毛泽东创建中央苏区蓝图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在共产国际革命模式的影响下,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观念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此条件下,毛泽东紧紧地结合中国的实际,率领红四军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实践,并在不惜违背中央指示精神的情况下据理力争。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尚无法得到全党的普遍认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中央对“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理念的认可,这是中国革命道路形成进而创建和发展中央苏区的重要先决条件。
二、“灵活多变游击战术”军事理念的确立,为红军发展壮大、武装夺取政权提供了军事指导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正是基于这一特征,毛泽东阐述工农武装割据的五方面条件时,“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和“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是其重要的两个条件。然而,井冈山斗争的失败证明了仅靠险要的地势,红军尚不能抗击敌人优势兵力的轮番进攻。面对国民党军队的不断“会剿”、“围剿”,红军只有在较广阔的区域内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与敌周旋,才能支撑起工农武装割据;尤其是进入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阶段,灵活有效的战略战术更显得异常重要,成为革命根据地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央“二月来信”所提出的分编计划,实际上是从战略战术的层面要求红四军做出调整。指出“中央依着六次大会的指示,早就告诉你们应有计划地有关联地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小部队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进行和深入土地革命。中央这一指示,主要的条件是根据目前全国的政治形势,需要发展农村广大的普遍的斗争,所以采取这一避免敌人目标的集中,和便于给养与持久的政策。”并指责红四军没有采纳中央指定的战术,而采取“集团的行动”战术,结果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要求红四军“切忌将自己做成太平天国式的农民军的行径”,应将部队进行分编,尽可能地散在农民中间,发动农民的日常斗争,开展土地革命。“有时为作战起见,许多武装力量必须联络起来,但决不宜在任何时候竖起一个集中的目标给敌人攻击。”[3]P56虽然中央“二月来信”中也指出这样的分编计划,“决不是要你们要采取失败主义的精神将红军遣散回乡”,但中央这一战略战术的采取显然是基于农村斗争必须与城市中心工作相适应的角度进行考量的,显然不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巩固,更不利于在更大区域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毛泽东之所以不赞同中央的分编计划,一方面认为中央“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另一方面列举了红军不能分编的四点理由:一、主力红军多不是本地人,大多是老的国民革命军、浏萍湘南的农军和俘虏兵,与地方的赤卫队不同,很难散向当地农村;二、分开则领导机关不健全,应付不了恶劣的环境,容易失败;三、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四、愈是恶劣的环境,部队愈须集中,领导得愈须坚决奋斗,方能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同时,在给中央的回信中重点阐述了在斗争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整套战略战术。“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得到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用我们的战术,群众斗争的发动是一天比一天广大的,任何强大的敌人是奈何我们不得的”。毛泽东将这一套战术称之为“游击的战术”,即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毛泽东还形象地用捕鱼打网比喻这一套战术:“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发动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具体的做法是“集中兵力一度击溃敌人之后,可以散开工作两三星期(分数大支出去,每大支分数小支出去),以至敌人再整军来,我们又集中起来了,再击溃敌人,再分散工作。此次敌人穷追,我们用盘旋式的游击,可以走很宽的地方发动很宽的群众,每到一处少则顿住半天,多则顿住五天,先之以广大宣传(政治部统属的文字宣传队和口头宣传队,均以连为单位,每连二队,每队三人,路上行军和每到一处,宣传就立刻普及),继之以散发财物(大地主及反动派分子的谷子、衣服、器具),然后进行组织(党的支部、秘密工会、秘密农会)。”[3]P72
对于这套灵活的游击战术,陈毅在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时,同样也如数家珍似地作了介绍:“红军不攻坚”,强敌跟追采取“打圈子”战术,缺乏党和群众组织基础的地方“不轻易作战”,发动群众“封锁”或“扰敌”的战术,经常用“围魏救赵的老办法”,声东击西“以迅雷不及掩耳手段击溃敌人”等战术。陈毅称这些战术“有的为旧式战术所无,有的为旧式战术所本有,但均为四军的法宝”[4]P202。由此可见,经过斗争的实践红四军已经形成面对强敌而能克敌制胜的战术。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态,然而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状况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变,所以在实力不对称的斗争中,必须依靠灵活的战略战术,红四军在斗争中形成的灵活战略战术,不仅是红军以弱击强战胜强敌的法宝,也是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必备条件。
三、“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理念的确立,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形成提供了政治保证
自从红军进入农村开展革命斗争之日起,一个可能影响革命发展方向的因素就如影随行地出现,即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指出的:“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错误。”[1]P77中国有着数千年农村社会的传统,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农民意识,对于维持传统的农耕社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是农民意识之中也包含着小农生产者诸多的狭隘性和劣根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日趋演变成社会进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农民起义,之初总是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历史的教训反复证明,这与农民意识的负面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无法例外的是,当党和红军进入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后,农民意识的影响便如影随形地出现了。
当红四军率先进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时,农民意识的影响便开始在红四军中出现,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红军的来源只有收纳广大的破产农民,此种农民……有极浓厚的非无产阶级意识”[3]P143,并很快在红四军中蔓延开来。究其根源是红四军党内出现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即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流寇主义、盲动主义残余等问题,大多与农民意识的负面影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单纯军事观点主要来源是深厚的雇佣思想,“不认识自己是革命的主人,以为自己仅仅对长官个人负责”;极端民主化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流寇思想的来源,是“由于红军中游民成份占了很大的数量和全国特别是南方各省有广大游民群众的存在,就在红四军中产生了流寇主义的政治思想”;而“盲动主义的社会根源是流氓无产者的思想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的综合”[1]P86-95。除此之外,农民意识中的宗族观念、封建思想等都十分深厚地存在于农村之中,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现了有悖于革命宗旨的倾向和后果。这些农民意识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是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面对农民意识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农村的环境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如何将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共产国际担心中国共产党在进入农村开辟根据地后,由于党和红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导致党和红军中农民所占的比例高,农民成为革命的主体,会使中国共产党丧失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所以,要求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片面强调通过加紧在工人中发展党员,提拔工人出身的党员到领导岗位,以保持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在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只能沿用共产国际的经验和方法。共产国际的方法实际上是无视中国的国情,如果继续沿用下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便无法走下去。
在进入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历程中,毛泽东深切感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并尖锐地指出:“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对伟大革命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1]P85并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同时,着手解决这一不容回避的问题。于是,在不能“幻想目前红军可以吸收广大工人成份来改变红军的倾向”的情况下,能否紧密地结合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创造性地解决党和红军长期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中农民意识的负面影响问题,便历史地落在古田会议的身上。
1929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中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决议在充分吸收中央“九月来信”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红四军建立以来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建党建军道路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强调不能因为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来源,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份所构成的,而对党领导的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持怀疑和取消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强调客观因素而听之任之,进而断送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必须认识到“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1]P85。必须紧密地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以无产阶级意识消除非无产阶级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游击战争条件下的各种问题。从而寻找到在农村游击战争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和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有效办法,历史性地解决了党和红军进入广大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初始阶段碰到不可逾越的问题,从而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取得突破性进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对于实现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提出了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同样,将工农武装割据上升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也应具备相应的条件。对此,虽然毛泽东没有概括地直接见诸于其著作之中,但毛泽东以其艰苦的探索乃至于不懈的斗争,于1929年促成了各种条件的具备,进而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水到渠成。“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观念的确立,为中国革命展现出广阔的天地;红军灵活多变游击战术的形成,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在红军以弱击强、以少胜多的奋战中不断发展;建党建军纲领的诞生,则对中国革命沿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4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4]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文献资料:第2辑[R].内部资料,1982.
(责任编辑:贺文赞)
The Thre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for the Form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Road of 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the Rural Areas
ZHONG Jian-ying
(ThirdDepartmentofResearch,PartyHistoryResearchOfficeofCPCFujianCommittee,Fuzhou,Fujian350003,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road,Mao Zedong elaborated 5 requisite conditions for realizing independent local regimes of armed workers and peasants.When updating the independent local regime of armed workers and peasants to the revolutionary road of 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the rural areas and seizing power by armed forces,Mao Zedong,during th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the Party’s Committee in Front of Enemy of the Fourth Red Army an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1929,based on the painstaking revolutionary practice and the theoretical courage of seeking truth,creatively brought forward three ideas: “red army in rural areas first,then regime in the cities”,finding the correct new way to establish Chinese revolutionary regime;the military idea of “flexible guerrilla tactics”,providing the military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Red Army and the seizing of power by armed forces;and the idea of “building the Party ideologically and building the army politically”,providing the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form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road of 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rural areas.These ideas lay three solid foundation stones for the forming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road.
Key words:Chinese revolutionary road;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the rural areas;seizing the power by armed forces;guerrilla strategy and tactics
[收稿日期]2016-05-04
[作者简介]钟健英(1962—),男,福建仙游人,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三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3-0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