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市 100048)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维持理性团结之策略探析
刘晓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市100048)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运高潮中成本最低、胜利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斗争。在罢工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工人切身利益为指导,成功地维护了万人规模的工人团结,并使形成了强大集体力量的工人始终保持理性,有效避免了群体事件中极易出现的无秩序和暴力冲突,最终迫使路矿当局做出让步,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成就了工运史上的一段佳话。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罢工
上世纪初,安源萍乡煤矿是汉阳铁厂用煤的原料基地,两者间以铁路运输,即当时所称的株萍铁路,它与萍乡煤矿合称为安源路矿。自十九世纪末兴建以来,安源路矿工人就曾进行过多次自发斗争,虽然大多被武力镇压了,但却启发了安源工人,留下了斗争的传统。由于产业特点,安源工人尤其是煤矿工人较为集中,且多来自湘赣交界处,地缘联系紧密,本身具有极强的团结性和凝聚力。[1]
在这样的先天条件下,经由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在当地工人李涤生、周镜泉、朱少连等人的密切配合和组织下,安源路矿工人于1922年9月发动了大罢工,并取得了完全胜利。当时,在铁路和煤矿的工人职工有一万三千余人,此外,据研究还有失业工人四千余人[2]。他们在罢工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团结一致,这是难得做到的。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很年轻和弱小,如何能发动并维持如此规模的工人团结,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更何况,从大众心理学角度看,如此规模的群体集合是极易引发群体非理性和暴力冲突的,但在安源大罢工中形成群体力量的工人们却始终在团结的同时保持理性,在罢工中秩序井然,能进能退,既给路矿当局以极大的压力,又争取到了广泛的社会同情,使对方丧失了武力镇压的口实,从而取得了罢工的完全胜利。可以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工运史上不可多得的成功典范。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罢工领导者的名望、罢工中影响理性团结的环境因素控制、以及罢工中维持理性团结的制度设计等方面,探讨在这场大罢工中是如何使工人们保持理性团结并最终取得辉煌胜利的。
在大众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这时,群体的领导会对群体的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群体行为的走向。而有名望的领导,以群体成员利益为出发点,在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宣传和教育的情况下,会使群体成员通过相互传染,迅速成为一个整体,并且通过领导的理性决策,来影响和控制群体行为的理性程度。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同方式和不同阶段,在安源工人中树立了极高的名望,从而实现了对罢工成功而理性的领导。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进步的革命党,将成立产业工会、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基本任务。1921年8月,年仅28岁的毛泽东在参加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回到了湖南长沙,开展党的工作和工人运动。同年10月,经过党的任命,毛泽东成为了湖南支部书记。为了更好地领导湖南的工人运动,同年11月,毛泽东又被任命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在这期间,毛泽东第一次到了安源进行走访调研,从访贫问苦着手,教育启发工人。他对工人们说,“我们工人只要团结得紧,就是有座山压我们头上也能推倒”。他认为安源产业工人集中,工人生活困苦,且有斗争传统,适合进行工人运动。
而此时,湖南世家公子出身的李立三正在法国勤工俭学。年仅22岁的他,在法国某钢铁厂体验着翻砂工的生活,每天在钢铁厂的铁炉旁搬动百斤重的铸件,过着紧张而艰苦的生活,收入微薄,这也使李立三体会到了产业劳动者的辛酸。随后,由于参与在法国的“争回里大”运动的失败,李立三等人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在1921年12月被遣返回上海后,李立三还没等到行李,便在陈独秀的推荐下,拿着中共中央的介绍信赶到湖南长沙,找到中共湘区负责人毛泽东,等待安排工作。毛泽东向李立三详细介绍了湖南的工作情况,并指出安源是个搞革命、搞工人运动的理想地方,希望李立三去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李立三当即表示愿意前往。[3]在斗争策略的选择上,毛泽东向李立三表明“尽量利用合法的机会去工作,而不是拒绝利用合法”[4]。李立三到安源后,以开展职工学校的名义通过合法的方式开展工人运动。他在给政府的呈文中写明办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启迪民智,在实际工作中以帮助工人识字、帮助工人获得科学和日常生活常识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启发工人觉悟,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名望很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有了一定的基础。李立三积极发展工人中的优秀分子,并吸收入党,于1922年2月成立了由六人组成的中共安源支部,成为了党在产业工人中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从而建立了安源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为日后决策和部署罢工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以李立三为主任的党支部成员,日后也在罢工的发动和组织方面站在了斗争的前列,充分发挥了带动作用。在吸引和组织工人的工作过程中,安源党支部十分注意与工人的实际生活问题相联系,并在工人运动的不同阶段,根据工人需求的变化调整斗争策略,从而形成了对工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在成立了党支部后,李立三又着手成立工会。为了获得官方的认可,又符合当时的流行趋势,名字并没有叫工会,而是定为工人俱乐部。在李立三向政府起草的报告中,把“联络感情、涵养德性、团结互助、共谋幸福”作为俱乐部的宗旨,以便获得合法地位。由于这个宗旨符合当局的要求,很快得到县知事的批准和公布。[5]有了官方的认可,再加上大力的宣传,俱乐部成员快速发展。随后,在“五一”劳动节,俱乐部正式成立,章程中明确指出“本部由安源路矿工人组织,定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本部举办之事如下:(一)教育事项。(二)互济事项。(三)游艺事项。”[6]而这些事项的举办,一方面是能够使得工人得到切实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合法的承认,从而获得吸引更多工人的良好社会环境。此时,矿局内部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也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成立工人俱乐部时,关于是否允许,正副矿长之间就曾有过争论。李立三利用他们之间的不和,成功说服副矿长舒修泰,使得俱乐部顺利取得合法地位。[7]有了合法地位的俱乐部为广泛吸收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922年7、8月间,汉阳铁厂罢工。俱乐部积极进行宣传演讲,并向工人宣布,“俱乐部之宗旨,为保护工人的利益,减除工人的压迫与痛苦”。工人群众深受触动,俱乐部的影响越来越大。同年7月,俱乐部开始筹办工人消费合作社,希望以此将工人运动与工人的日常生活更多地结合起来,成立工人自己的经济组织,为工人办实事。这也起到了团结工人、推动工人运动的作用。而路矿当局对工人的团结怀有恐惧,想尽各种办法破坏俱乐部的活动。但由于害怕工人集体行动,不敢直接对其进行禁止,而是一方面对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工作的工人进行恐吓,另一方面又以补贴俱乐部经费的形式进行拉拢。但是,工人们都不为所动。后恐事态进一步恶化,县公署正式布告查封俱乐部。这激怒了工人们,他们准备罢工以示反对。当时矿局和路局都存在拖欠工人工资的行为,这使得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工人们生活更加艰难,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工人们也更希望通过罢工尽快讨回工资。可以说,此时工人们已经形成了要举行罢工的群体心理,而对于罢工能否取得胜利,还没有把握。为了实地考察这种可能性,9月7日,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安源。他了解了路矿当局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看到已经组织起来的工人虽然不多,但在群众中很有威望,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善于把自己的活动同工人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就有可能把蕴藏在工人中的团结力和反抗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8]此时,李立三正在长沙协助泥木工人组织工会,得知安源的情况后,于9月9日返回安源。当时有消息称要刺杀李立三,李立三明确向工人表态,誓死不离安源,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在罢工的发动中,罢工领导也十分注意引导并顺应工人的诉求,罢工提出的条件更是密切围绕工人的切身利益,这都为工人的团结一心提供了基础。
1922年9月11日,毛泽东又派来刘少奇,与李立三共同组织罢工,并且约束工人,防止大规模暴动。[9]在罢工中,罢工领导者始终保持理性、顾全大局,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工人中的名望。比如,在罢工委员会13日夜向各方传出罢工命令后,路矿各处先后停止工作,但是对于关系到全矿安全的生产部门,则仍然继续开工,以防止矿井被水淹没或起火。这也更清楚地表明了罢工的理性和非破坏性,为最终罢工的非暴力解决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后来的罢工磋商中,由于李立三有被暗杀的危险,最后由还没有多少人认识的刘少奇担任谈判代表。刘少奇代表工人在与路矿两局的谈判中有胆有识,据理力争,巧妙周旋,赢得了工人的敬佩并最终直接促成了罢工的胜利。安源路矿罢工的大胜利,融合了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多位领导人的智慧与心血。正因为有他们理性和审时度势的领导,才成就了这场盛大的理性罢工的胜利。
罢工中工人的理性团结能否有效维持,也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时的环境下,罢工组织者通过形象化的宣传和与帮会的合作,成功控制了可能影响团结的环境因素。
第一,通过形象化宣传,强化团结意识。大众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形象化的宣传更容易影响群体意见的形成。在安源罢工中,为了获得舆论的支持,毛泽东就提出要运用“哀兵必胜”的道理,提出哀而动人的罢工口号。这样不仅能唤起工人的尊严感,同时也能获得社会的同情。李立三等人根据这个指示,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我们要活命,我们要饭吃”等口号,[10]并通过《罢工宣言》等宣传方式,生动而直接地反映工人的心声,激起了工人的共鸣,强化了团结意识。可以说,当时的宣传策略完全符合了大众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罢工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第二,劝说帮会支持,获得团结的社会基础。当时的生产工人,由于生活过于困苦,往往参加一些帮会组织来寻求些许依靠。帮会则以义气为纽带、以保护穷人为名目,吸纳了大批产业工人。洪帮在安源路矿工人中就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罢工能够顺利进行,审时度势,李立三等罢工领导在罢工开始前就意识到需要和洪帮取得联络。于是,李立三找到两个受俱乐部影响的洪帮工人,在其带领下带着礼物走访洪帮头目。李立三与洪帮头目讲明要罢工的情况,指出罢工的作用和影响,利用帮会讲义气的特点来劝说帮会头目予以协助。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帮会配合,在罢工期间关闭鸦片馆、赌摊,并且不发生抢劫案。帮会头目一并答应,并在罢工期间全部兑现。[11]罢工期间,社会秩序的优良使得整个社会对罢工刮目相看,为罢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打下了基础。
以上这些对环境因素的控制,使得罢工获得了安源当地士绅商学各界的理解。而罢工之所以没有直接遭到强暴的武力镇压,也与他们的奔走斡旋、积极调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2]
在如此庞大规模的万人罢工中,要维持理性团结,不仅需要领导者的声望、舆论环境的控制,更需要有效的制度设计,来保障罢工的指挥命令能有效地上传下达, 并得以顺利执行。这些在安源路矿大罢工中,也都有着卓有成效的实践。
第一,“十人团”制度保障工人团结。在安源罢工中,数以万计的工人之所以能有团结整齐的行动,与“十人团”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在湖南等地区开展工人运动伊始,就广泛而系统地运用“十人团”的方式来对工人进行组织。这点在日本学者小野信尔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他认为当时在安源煤矿,一方面在平民教育的旗帜下使工人夜校成为合法的据点,另一方面在各矿场秘密成立十人团。后来,罢工胜利后,更是把“十人团”当作基本组织。[13]“十人团”就是每十人联成一团,每团选出“十代表”。“十代表”是最基层的代表者,每十团可召集“十代表”会议选举“百代表”,俱乐部通过“十代表”和“百代表”进行上传下达的工作。通过这种形式,将数以万计的工人群众严密地组织起来。
第二,工人纠察队维护工人团结。在罢工期间,罢工领导者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及时发现并制止少数工人的不妥当行为。这使得罢工期间安源的社会秩序非常好。同时,工人纠察队还有一项职责即是看守工作地点,防止有工人在资方或包工头的威逼、利诱下去上工,破坏罢工团结。对于经不住各种劝说和诱惑、已经选择去上工的工人,工人纠察队则对其进行惩罚和劝说,先将工人暂时困于窿内,稍后放出后,再对其详加劝导,于是各处无人敢再去上工。罢工那几日,工人都回自己住所不出来,一改平时街上拥挤不堪的场面。工人纠察队在各个工作地点都派坚守员监守,任何人都不准进入工厂,惟有俱乐部的许可才行。[14]连来此地驻扎的士兵,看到工人纠察队的秩序,也大受触动,增加了对工人的同情和尊重,减弱了双方剑拔弩张的对立气氛,促使路矿两局更是不得不依赖调停来解决罢工。工人纠察队对于在罢工中保护李立三、刘少奇等工人领袖的人身安全、应对路矿当局的恐吓,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组织得非常成功,为维持工人的理性团结提供了有效保障,进而促进了罢工磋商得以顺利进行。
罢工坚持了五天后,在强大的工人群体力量所产生的压力下,路矿两局同意了工人的大部分请求,包括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的权利、每月发给俱乐部200元津贴、不得以罢工为理由开除工人、罢工期间工资照发、工头不得殴打工人,以及增加工资等共十三项请求。在磋商期间,工人代表也在各方调停下就工人的要求进行了理性的让步。事后,罢工领导者李立三、刘少奇等就罢工协商的情况向工人进行了介绍,并就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进行了劝说和激励。总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自始至终都保持了高度的理性团结,最终审时度势结束罢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文侃.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次大罢工的经验与意义[C].萍乡市中共党史学会.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471.
[2][8]邵沪权,黄爱国.毛泽东对安源路矿工人的重大贡献[C].萍乡市中共党史学会.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585,589.
[3]何虎生.毛泽东[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27.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77.
[5]李思慎.李立三[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19.
[6][10][11]刘明逵,唐玉良.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746,548,546.
[7]萍矿老工人集体回忆.毛主席第一次到安源[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15.
[9]裴宜理.重拾中国革命[J].清华大学学报,2011(5).
[12]陆华东,汪兴涛.论安源工人运动取得胜利的非显性原因—从《上海罢工》看安源罢工[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12).
[13]小野信尔.救国十人团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122.
[14]刘少奇,朱少连.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EB/OL].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 liushaoqi/1967/002.htm,2016-04-29.
责任编辑冯亚非
An Analysis on the Strategy for Maintenance of Rational Unity in Anyuan Railroad and Mine Workers’ Strike
Liu Xiaoqian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eijing100048)
Anyuan Railroad and Mine workers’ strike is the lowest-cost and most successful struggle during the fi rst climax of labor movements. In the strike, young members of CPC, guided by workers’ vital interests, maintained unity among ten thousand workers successfully, and enabled the workers with strong collective strength to stay rational all the time, effectively avoiding confusions and violent confrontations that were very easy to occur in mass incidents, fi nally compelling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o make a concession by meeting most of the requirements raised by the workers. This strike is a much-told story in the history of labor movements.
Anyuan railroad and mines; labor movement; strike
K262.2
A
1008-8636(2016)03-0051-05
2016-01-28
刘晓倩(1983年- ),女,河北承德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主要从事劳动关系方面的研究。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项目“劳动者维权的途径选择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