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松 刘晨 卢洋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 300222)
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政治融入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天津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
李军松刘晨卢洋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30022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他们与城市的融合度也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基于对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政治融入状况的调查,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政治融入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成因,从而为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政治融入提供现实依据。
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政治融入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我国流动人口到2014年年末达2.53亿人,预计2020年流动迁移人口将逐步增加到2.91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平均居住时间超过3年以上的占55%[1],半数以上流动人口有今后在现居住地长期居留的意愿。随着流动人口居留稳定性的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如何真正的融入城市”则成为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刘建娥对此做出了说明,她认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诉求已经开始从经济诉求向政治诉求转变,这是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觉形成的,也是在制度关照下追求自主权利意识的觉醒”[2]。基于此,本文就天津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政治融入的问卷调查,了解和探析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参与、政治表达、社团参与等方面的状况,并以此探究影响其政治融入的因素。
为了准确把握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融入状况,本研究采取非概率抽样法,以天津滨海新区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几大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样本,并且充分考虑到了样本的居留特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如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聚居于蓝领公寓,部分以家庭为单位,居住较为集中,采取问卷式调查;从事服务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强,居住松散,以访谈式调查为主。
在天津滨海新区第二大街MSD,本研究发放了100份问卷进行了预测性调查。对初次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辅之以访谈,剔除不符合统计指标的题目,并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最终保留了35道题目,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经济能力、子女教育、劳资纠纷、民主管理、合法维权、政治参与等23项。正式调查分别在三类区域进行,即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而且职业、收入等较为接近的滨海新区蓝领公寓,如天美公寓、天江公寓等,便于搜集多个行业从事人员数据的政府机构—泰达开发区流动人口服务厅,以及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收入较好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所在的滨海新区第二大街MSD周边。
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本研究在上述区域随机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问卷2338份,剔除无效问卷319份,共回收有效试卷2018份,有效回收率80.7%。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占61.7%,女性占38.3%;已婚占59.9%,未婚占40.1%;接受了初等教育的占36.5%,小学及其以下占11.7%,中等教育占29.4%,高等教育占22.4%;从事制造业者占32.6%,建筑业占25.4%,商业服务占20.7%,社会服务占21.3%;现为中共党员的占5.6%,共青团员占17.1%,民主党派人士占1.0%,普通群众占76.3%。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在滨海新区居留时间,最长有48年,最短不足半年,平均时长4.69年;他们每天工作时长,最长13小时,最短5小时,平均8.86小时;收入最高者达到2万元,最低者仅1千元,人均收入3658千元。
所谓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是指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和农民工含义相近。本研究特指从事多种多样行业的外地来滨海新区工作的人员,既包括农民工群体,一般从事建筑行业、搬运、保安等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者和个体商贩,随着近年来经济能力明显提升,这部分人在物质需求一定程度满足的前提下,逐渐开始关注自身合法权益与城市融入,还包括至今尚未落户天津的各类型企业的白领、高层,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能力强,对政治融入、公民权利认知程度高,政治诉求较为明确,政治参与度高,这也是本研究中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社会群体。
(一)政治融入的描述性分析
1、政治行为与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行为较为理性,态度乐观,并且期望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但也有部分人对政治生活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就整体而言,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参与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与政府、社区、工会等机构的联系很少,即使在发生劳资纠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隐忍”、“私了”的人员不占少数,分别达到了40.7%、17.5%,向“同乡或同事寻求帮助”的,也占到了21.3%,说明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加强;近六成达到58.0%的人因“没有参与渠道”和“没人引导”造成了政治参与的困难,12.4%的人找不到“合法组织”,也有23.3%的人“忙于生计”,无暇参与政治活动。以上这些表明,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政治参与渠道还不够畅通,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部分人员选择自己解决纠纷或困难的方法了。
2、政治诉求与愿望。调查结果显示,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诉求主要集中在医疗政策、子女教育、住房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在“您最希望推行哪一项社会保证措施”的选择中,“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和“住房保障”,依次占41.0%、19.5% 和39.5%。可见,在城市里健康安全的工作和生活居留是外来务工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和政治诉求。享有平等的市民待遇有助于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进而感受到权利的平等,促进其增强公共事务参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促进与当地的政治融入。反之,如果无法享有平等的医疗和社会保险政策,他们的子女无法享受与本地子女相同的教育资源,住房条件也得不到保障和提高,必然缺乏城市归属感,政治融入更就无法谈起了。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只有在文化的融入、社会生活的融入,这些条件平等的基础上,政治融入才有可能进行。
3、政治态度与动机。随着经济方面的满足,个体才开始注重社会融入,随着社会存在感的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政治参与的渴求度也随之增强,这就代表了一个从“吃饱饭”,到“有话说”的过程,这不但与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有关,还与他们的社会接纳程度密不可分。调查发现,64.5%的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如果有机会会认真行使选举权,高达64.8%的人认为新区人大代表中应该有外来务工人员,需要他们站出来替自己说话。这表明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但同时也仅有38.1%的人认为自己有资格参与滨海新区的政治活动,反映了他们还存在着参政信心不足的问题。此外,调查还发现,滨海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有薄弱环节,用工单位的党建工作存在感很低,甚至根本没有存在感,进而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合法政治参与渠道的现象,这种现象又使得他们政治参与的态度变得消极。
4、政治素养与文化。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初小教育水平高达48.2%,接受“高等教育”的不过22.4%,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政治素养与文化水平。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等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与文化水平。例如42.9%的外来务工人员平日里经常关注滨海新区的时事热点与政策导向等新闻报道,对自身及外来务工人员在滨海新区的发展持有自己的想法与态度,对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体制、政策改革也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在回答“如果有机会参与滨海新区的政治活动”的问题时,59.1%的人选择了“反映外来务工人员利益”。
(二)政治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融入同样如此,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个体特征。在考察年龄、职业类型、工作时间和婚姻状况等个体特征与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融入之间的相关性发现:(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对滨海新区的政治政策、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情况较为关注。20岁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不关注、不参与政治活动,20-30岁的青年人群政治参与度较高,尤其以家庭为单位迁移至滨海新区的,政治诉求明显,30-40岁人群,对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及子女问题都比较重视,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政治参与度最高,对政治活动等比较热情,但40岁以上人群的参与积极性则呈下降趋势。(2)职业类型因素:制造业在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中所占比例最大,人数最多,但参加选举等政治活动的相对较少,整体政治融入感较差。建筑业的情形与之类似。相比较而言,商业和服务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度较高,政治融入较为理想。(3)工作时间因素: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人均工作时长8.86小时,超过了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过长的工作时间占用着外来务工人员日常生活的大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滨海新区时事政治的了解和政治参与。(4)婚姻状况因素:调查发现59.9%外来务工人员已婚,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保障政策,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因而,他们对政治参与有更多的热情,政治诉求也更为强烈。
2、经济收入。在中外历史上,政治参与的程度都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联系到个人,个体的政治参与与其收入水平也是密不可分,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推动着政治的发展”[3]。调查结果显示,经济收入与政治融入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经济收入高的群体,政治融入程度较高,参加选举、与工会联系,以及对滨海新区地区的改革和发展关注度等情况都十分理想。而经济收入较低的群体,多“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和了解哪些渠道和组织可以合法去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可见,经济收入与政治融入度是紧密相关的,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收入越高,政治参与的意愿越强,也更容易融入当地政治环境。
3、文化资本。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与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融入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在滨海新区参与选举的呈正相关,与认为是否具备参与滨海新区政治活动的资格呈正相关,同样与是否参与工会等社会团体呈正相关。而且,如果有机会参与滨海新区的政治活动,文化程度越高越愿意在参与政治时表达外来务工人员利益诉求,对个人的实现关注的越少,盲目参与者越少,也越有意愿为政府决策出力。
4、政治资本。在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中,普通群众所占比例最大,共青团员次之,小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民主党派的最少。政治面貌不同的外来务工人员,对政治的关注度和政治参与愿望也大不相同。在来滨海新区之前,民主党派人士参与政治选举比例最高,中共党员次之,普通群众与共青团员都不足20%;来滨海新区之后,民主党派人士和中共党员参与政治选举的比例进一步提升,但普通群众下降至13.5%,共青团员不过10.1%。尽管如此,如果有机会参加政治选举,大部分普通群众(65.5%)、共青团员(65.8%)会珍惜机会,认真行使选举权,明显高于中共党员(53.6%)和民主党派人士(30.0%)。然后,仅有38.0%的共青团员,34.8%的普通群众认为有资格参与滨海新区的政治活动,远低于中共党员(72.3%)和民主党派人士(100.0%)。由此可见,政治资本与政治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政治资本充足的情况下,政治参与意识和活动频率更高,但政治参与的严肃性和参与意愿却与其政治资本呈负相关。
(一)自身因素
1、经济地位较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14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显示,2014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232元,月平均工资为4686元[4],而对比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仅为3658元。同时,调查还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保体系仍不完善,部分人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经济情况的相对劣势,甚至部分人员的绝对劣势直接影响了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政治地位处于弱势。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为普通群众,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数量少,而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组织资源不足。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难以直接反馈,以致于外来务工人员对政治组织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在面临事故时多采用“私了”或“隐忍”的办法,即使求助,往往也倾向于寻找能带给他们安全感的同乡或同事,极少依赖于政府、工会等组织。一方面由于政治参与的经验缺乏,导致他们对相关流程不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心理上认为求助政府“太难”、“过程太繁琐”、“没有用”。据调查,“当日常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生纠纷时”,虽然仅17.4%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私了”,比例最低,显然维权意识在不断上升,但选择“找政府或党组织反映”解决问题的也不过19.9%,因为只有13.0%的人相信政府能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
3、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化水平也是影响其政治融入的重要方面之一,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高低对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以及政治参与意愿的影响几乎在首位。受教育程度越高,思考问题的方式越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越高,对政治参与意愿也越强烈。相反,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对政治参与的内容与意义也就越难以理解,很难有效维护自身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二)社会因素
1、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中国城乡收入自从1978年以来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慢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波浪式扩大的态势,全国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9年的3.33:1[5]。在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3年,滨海新区GDP达到8020.4亿元,人均GDP达到31万元人民币,约合5万美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外来务工人员大规模涌入,随着居留时间的不断延长,经济差异日益凸显成为影响这一社会群体政治融入最重要的因素。经济收入偏低的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缺乏政治参与的信心,对自己政治参与的资格和合法权益的维护冷漠视之,而经济收入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那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政治参与热情度高,政治诉求表达意愿强烈。
2、户籍制度的不完善。长期以来,落户城市是摆在外来务工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既关系着城市居民身份的认同,更与身份相匹配,他们还无法享有当地的土地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医疗卫生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待遇。虽然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的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公安部表示将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使长期在城市并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公平公正有序落户,但查阅“滨海新区2016年天津市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在本区申请入学登记办法”的资料发现,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须提供五个证件,并且,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委员会在先妥善解决天津市户籍适龄儿童学位的基础上,再解决持有“住房”五证随迁子女的学位,若出现还有空余学位且又不能完全容纳所有“租房”五证随迁子女入学需求时,将通过电脑随机派位确定部分持有“租房”五证随迁子女的学位。对于电脑随机派位未成功的“租房”五证随迁子女做好回原籍入学的准备[6]。可见,户籍制度改革至今,若要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平等享有市民待遇还尚需时日。
3、社会心理的歧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影响,这就使得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了某种倾向性。在这种倾向性的基础上,经过错误的逻辑推理形成了对事实的歪曲认知,从而产生了对认知对象的偏离客观的、否定性的态度[7]。不可否认,社会融入是政治融入的基础,但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歧视心理的存在,城市居民在自身优越感的驱使下,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那些来自外地,特别是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拒绝承认他们是城市的一分子。这种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本能地排斥,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不安全感,也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政治上的话语权落空。
[1]吴佳佳.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达2.91亿[N].经济日报,2015-11-12.
[2]刘建娥.从农村参与走向城市参与:农民工政治融入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4(1):70-80, 112.
[3]王忠武.论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及其协调发展原则[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2-17.
[4]关于2014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及2015年度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http://www.lm.gov. cn/SocialSecurity/content/2015-01/16/ content_1029088.htm,2015-01-16.
[5]曹光四,张启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新视角[J].调研世界,2015(5):9-12.
[6]滨海新区2016年天津市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在本区申请入学登记办法[EB/OL].http:// tj.bendibao.com/news/20151124/74990. shtm,2015-11-24.
[7]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陆路
An Analysis on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Statu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 Binhai New Area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City
Li Junsong, Liu Chen & Lu Y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300222)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migrant workers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society development, but meanwhile,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urban area has become an issue needing attention.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tegration into Binhai New Area politically,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ir political integration, providing a practical basis for promo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olitical integration.
Binhai New Area; migrant worker; political integration
D623
B
1008-8636(2016)03-0045-06
2016-04-12
李军松(1977- ),男,湖北荆门人,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刘晨(1995- ),女,甘肃天水人,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卢洋(1994- ),女,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
本文为2015年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滨海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政治融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1005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