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壶的审美与造型艺术
周丽萍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 宜兴紫砂艺术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历经百年以来前辈们的努力探索, 创作出了诸多造型和千变万化的装饰手法。宜兴紫砂壶的形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令人目不暇接。
在紫砂的造型中,有许多经典的款式,特别是光素器,如石瓢、掇球、秦权、半月等等,这些壶式之所以流传百年而不朽,是因为这种紫砂的器形结构、造型和神韵极富艺术性,在这些器形中石瓢又是最为经典也最为常见的款式。笔者在长期的揣摩和制作过程中,对于新颖的石瓢形制进行了研究。
一件好的紫砂作品,必须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许多方面去思考、观察、欣赏, 除有精致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外,还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那就是紫砂泥,泥料必须要选纯正的紫砂泥。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掌握三个要素: 造型、做工和泥料。
石瓢之款式非一致,各种款式又各有讲究,虽绿肥红瘦,但大都同出一辙。曼生曾在彭年之壶上刻“不肥而坚,是以永年”,余以为是石瓢壶永远之精髓所在。如上所述,一把壶若有了生机、有了气,有了神,有了筋骨,骨肉亭匀自是不言自显了! 而一把壶的外在形制,又总能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某种怀想。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 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 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 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 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 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 于是他就地取材, 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 又有“梁”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就是后人称的《东坡提梁》壶, 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 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 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这把素面素心的紫砂壶, 造型简洁明快、色泽朴雅温润、曲线自然流畅, 让人爱不释手, 最得泡茶者的宠爱。看似简单的嘴、把、的子, 在不同的制作者手里, 演绎出或方或圆等千姿百态的造型。
此壶借鉴了经典石瓢的诸多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温润的壶身、细腻的胎质,无不彰显着制作者的高超技艺,表面无饰,将紫砂五色土质朴无华的一面充分表现出来,在造型设计方面, 融汇了诸多壶艺大师在石瓢壶方面的创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之以自己对石瓢壶这一经典款型的理解,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其造型进行升华。
《石瓢壶》泥色古朴淳厚,呈现出一种原矿紫砂泥特有的肌理感,壶身借鉴了传统器形的特点,形制规整,饱满挺括,线条流畅简约,体现出一种纯真美和自然美,壶流短小外翘,位置偏上,壶把则略微外转,以保持其重心的平衡和视觉效果的协调,虽是简单的壶型,反而古朴。
宜兴紫砂是实用品, 用它可以泡茶解渴, 同时又是工艺品, 有一定的艺术功能。紫砂作品必须具有过硬的制作技巧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紫砂, 从原料采掘、澄炼到形态的传承、变化都使紫砂达到了一种既稳重又空灵、既凝重又超凡的境地, 使品茗者、收藏者目不暇接, 爱不释手。
历史上有许多紫砂造型是从其他艺术造型上借鉴的, 紫砂的造型也从这些艺术品的造型中获取了丰富的内涵, 例如仿青铜器壶, 仿玉器壶等等, 都是从其他器物上借鉴而塑成的紫砂器型。紫砂在长期以来都是以这种风貌出现, 并将其中的文化世代相传。紫砂壶在制作过程中,价格直接或者间接体现了实用价值, 它的审美, 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于人的综合因素。它的各种感性形式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对应, 由视觉感知通达理解和情感, 或者由触觉感知引发想象和联想, 因而作者要用审美眼光来对待自己的作品, 从审美上组织创作活动, 从而极大地激发自身的智慧技巧和创作想象力, 使审美意识不断强化。
[1]《紫砂精壶品鉴》 陈传席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