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平
(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的社会整合能力有所下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弱化,一些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甚至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推进,直接制约着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形成,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应有功能,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其社会影响力建设自然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党在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更艰巨、更复杂,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的成效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现实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否真正得到农村群众支持与拥护的“晴雨表”。因此,无论是从政党建设的角度还是从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角度来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党社会影响力建设对于政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与政党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政党社会影响力如何关系着政党能否在激烈的政党竞争中获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可。政党社会影响力建设实质上就是“塑造政党形象,提升政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扩大政党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认同度”[1]242。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就能够使农村基层党员对党组织具有较强的自豪感,进而进一步激发其为党组织奉献的决心。在现实社会中,“成员对一组织的忠诚度及奉献度通常同成员对该组织的认同度成正相关关系”[2]。
“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3]47合法性决定了政治系统运作的效度,任何政治系统的有效运作都离不开合法性,执政党也不例外。所谓执政合法性就是执政党执政的合理性,具体表现为受到公众信任、接受和拥护的程度。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直接来源就是执政党所拥有的社会信任度和认同度,也就是其拥有的社会影响力。
执政党社会影响力在当今的政党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执政党社会影响力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础与前提,是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社会影响力的高低反映了公众对执政党认知、信任与认同的程度如何。执政党社会影响力建设的过程就是执政党通过各种资源与能力建设不断获得和扩大社会公众认同的过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代表,其社会影响力是党执政合法性的直接来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有利于提升其在农村基层百姓中的信任度与认同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丰富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良好政治秩序是农村社会团结、和谐的前提,也是农村经济提升、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与保障。良好政治秩序的形成有待于政治权威的牢固树立。政治权威的牢固树立一方面可以在政治领域形成较为合理的权威-服从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消除威胁政治秩序的潜在冲突。在现代政党政治中,这两方面都与执政党社会影响力紧密相关。“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民认识和了解党的前沿‘窗口',是党的形象在农民心目中的直接体现。”[4]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百姓中的地位与影响得以实现的现实载体,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的好坏决定着党在农村基层民众中的被认同度的高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当前“我国农村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5],日益显现的矛盾是否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与解决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否。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获得广大农村基层百姓的信任、认同,才能妥善解决这些矛盾。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具有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服务农民群众、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应然性功能。这些应然性功能的实现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良好的执政能力,能够得到农村基层百姓的信任和拥护。然而,诸多现实因素导致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弱化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说服难度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农村各项事业的推进者,又是农村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者。然而由于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些农村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难度加大,加之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农经济仍然拥有很大的市场,经济上的分散导致部分人心分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说服难度加大。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便捷,网络信息鱼目混杂,部分农村群众分辨能力弱,由此给部分农村群众随意发泄情绪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这也挤压甚至替代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意表达和利益表达的功能,大大加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农村群众的引导、说服和整合难度,进而影响了农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二是封建迷信活动在较大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侵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三是西方多元思潮传入引发主流意识形态分散化。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与素质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不到位。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给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带来很大冲击,出现了重经济轻党建、党员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动摇等不良现象,使得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呈现弱化、虚化和边缘化倾向。三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滞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社会影响力,必须要有凝聚力,这是前提。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吸引力,更没有社会影响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然而现实是农村党员流动性增加,党员管理松散。有的流动党员还无法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三不”党员和“口袋”党员,这严重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突出表现是一些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足,党群关系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形成“大权独揽、专断专权、一言堂”的局面,使一些农村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也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大量资金、项目进入农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没有很好地把持住自己,成为权力异化者,沦为金钱的奴隶。他们往往通过“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补偿、违规挪用侵占政府拨付的各类补贴、吃卡拿要”等方式实现自己的非法利益。腐败问题的顽固存在和滋生蔓延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是当下中国政治空气中最为严重的‘污染源'”[6],不仅严重削弱党员干部对党组织的信任和认同,危害党内和谐甚至直接危及党组织的稳定,而且还严重削弱党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侵蚀党的执政合法性,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拥有农村的政治经济资源,在农村中拥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由过去的“一元”转变为“多元”,经济资源从集中向分散转变。随着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农村集体经济出现了“空壳”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支配资源越来越少。这一方面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影响力因资源的减少而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降低,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在经济利益上的吸引力降低,致使凝聚力和动员力弱化,影响力减弱。
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建设带来冲击。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一些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甚至成为村务管理的主体力量,影响了一部分农民群众。这就使得农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降低,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减弱。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既需要中国共产党、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关照,也需要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农村基层腐败治理、执政绩效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提升、可支配性资源拓展等,走一条外在环境优化与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联动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存共荣的新路子。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意识形态是赢得民心的关键。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要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必须首先加强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的思想文化基础。一是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坚定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必须避免生硬式灌输,采用灵活多样、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农民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腐朽、落后、错误思想的侵蚀。二是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建构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需要有科学丰富的内容建设,也需要有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建设。因此,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基本内容,倡导文明新道德、新风尚,满足农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需求。同时,也要结合实际,采用农民乐于接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载体与形式,如电影电视、农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等。三是做好宗教的引领工作。“尽管宗教也是一种唯心主义有神论思想,但它与封建迷信却有着显著的区别。”[7]因此,在严厉打击封建迷信、邪教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宗教的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宗教的消极影响,使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为社会主义服务。四是加强农村理论宣传队伍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推进需要一支熟悉农村农民特点的高素质理论宣传队伍。这支队伍中的人员除了来自高校、党校、讲师团等部门的专业讲师以外,也可以聘请在农民中享有很高威望的宗族长辈、道德模范及村干部,通过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发挥他们在理论宣传方面的优势与积极作用,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服务。
加强农村基层腐败治理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解决农村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人文关怀,要从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建立较为合理的薪酬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廉政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继承传统优秀廉政文化和借鉴世界优秀廉政文化成果为基础,以创新和丰富廉政文化载体为依托,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三是构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反腐系统。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反腐系统包括反腐制度体系和民主监督体系。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反腐系统可以提高农村党务公开,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可以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反腐积极性,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提升农村基层反腐的广泛性与有效性,使农村基层腐败无处遁形。
一是建立科学化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党员个体的影响力。党员个体影响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党员的模范影响力可以带动、辐射和影响周围农民群众,通过模范典型的方式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建立科学化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把农村基层党员教育纳入党的整体教育系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实现农村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影响力。首先要创新党员发展机制,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着力解决“党员老化、党员家族化、党员派系化”难题。其次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尤其是要选好党组织“一把手”,让“创新精神强、能力素质优、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把手”人选。再次要完善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改变原有的行政村限制,推动农村党组织跨区域、跨行业设置,形成“党组织跟着党员走,党组织渗透进民间社会组织中”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关制度建设,构建起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民主、考核、监督、党群关系沟通协调等立体化制度体系,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升在农民群众中的信任感和认同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一是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妥善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认同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关注农民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民生问题,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二是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获得法理型权威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拥有强大的执政能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获得最佳执政绩效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能力、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维持基层社会稳定的能力。四是构建科学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在当前农村“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必须构建科学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正确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对农村各利益主体的有效协调与整合,进而减少利益冲突,凝聚农村各方力量,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可支配性资源是执政党执政的物质条件,是提升执政党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农村基层党组织拥有可支配资源的多寡与其社会影响力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可支配资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影响力建设提供坚实的现实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可支配性资源拓展的主要方法如下:一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财政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关键性问题来抓,尤其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资源配置量,保证有充足的经济实力推进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满足农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进而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协调处理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当前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要理顺“村级两委”的关系,避免二元权力主体“越权、争权”。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村权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合理划分“村级两委”的权力边界,明确“村级两委”的各自职责,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权威。
参考文献:
[1]王韶兴.政党政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孙景峰,陈倩琳.政党形象:概念、意义与建设路径[J].探索,2013(3):23-27.
[3]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4]陈宇宙.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J].长白学刊,2012(2):53-56.
[5]朱正平.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换与实现路径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1(12):49-52.
[6]张广辉.政治信任的逻辑起点及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2010(1):52-54.
[7]程伟.我国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2(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