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合一”选举对岛内政局的影响

2016-02-12 09:22陈文
统一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意代表蓝营民进党

■ 陈文



2016年“二合一”选举对岛内政局的影响

■ 陈文

1月16日,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与立法机构选举结果揭晓,延续“九合一”选举蓝消绿长态势,蓝绿政治格局彻底翻转,民进党实现完全执政,国民党遭遇选举史上最惨重挫败,“时代力量”与亲民党成为立法机构重要制衡力量。选后,民进党进入蔡英文时代,青壮世代全面崛起;国民党陷入权力与路线深度盘整中,短时间内难以走出困境;两岸关系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选举结果解读

选举结果,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超过689万票、约56.12%的得票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创下民进党史上最佳战绩。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381万票,比国民党4年前大输300万票。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获得超过157万票,摆脱4年前被弃保的命运。立法机构中,民进党夺取68席,实现立法机构席次单独过半;国民党掉至35席,不足总席次1/3;“时代力量”取得5席,亲民党3席,无党团结联盟及无党籍各1席。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包括:

一是民众普遍存在“换人换党做做看”心态。国民党执政8年,对台湾社会存在的薪水不涨、房价高涨、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无能为力,其立意良善的改革举措要么推出时机不对,要么宣导沟通不足,要么改革配套不全,要么改革决心不够,其结果起到反效果,加上监管漏洞频发、政策朝令夕改、应急反应迟缓等,累积不少民怨。尤其是“洪仲丘事件”以来,台湾民间社会参与政治、期望改革的能量逐渐累积,而国民党当局陈腐的官僚体制无法作出有效回应,民众求新求变的政治渴望空前强烈,最终导致国民党多位形象专业俱佳的资深民意代表不敌年轻素人。

二是蓝营支持者不满国民党当政者,分裂投票或不投票。马英九任内用人小圈圈,未能照顾到蓝营战将,未能顾及蓝营群众情感与利益,对绿营杯葛一味忍让,却大砍其核心支持者军公教群体年金福利,让深蓝群体失望。马英九与王金平之间“九月政争”揭开国民党内本土派与外省籍菁英矛盾,结果两败俱伤。朱立伦任党主席后扭捏怯战、“换柱”失当,也让支持者票投不下去。此次选举结果投票率仅66%,比上届大选74%的投票率下降约170万票,这些人大都是怒气未消的国民党支持者。再加上新党拿到的50万票,亲民党157万票中的大部分,表明传统蓝营支持者并未大幅由蓝转绿,而是对国民党失望。

三是青年世代亲绿,且投票热情被激发。蔡英文相较4年前成长的80万票中,相当部分来自青年选民。此次选举“首投族”129万,20到29岁选民超过300万。这部分人大都是接受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独”同心圆史观长大,且普遍缺乏祖国大陆生活经历,是蔡英文口中“天然的台独世代”。经过“太阳花学运”,青年世代形成以“割蓝委”、“反国民党”为主的参政诉求。选举最后时刻,“周子瑜事件”发酵,激发青年“反中”情绪和打抱不平天性,“催票效果超过2004年陈水扁竞选连任的两颗子弹”,成为压倒国民党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民进党拱上顶峰,并由此带来“时代力量”取代“台联党”成为新“极独”代表的结果。

蔡英文时代的任务及挑战

蔡英文成为台湾首位女领导人,民进党大佬共决、派系共治的局面演变成“英派”当家,中生代全面崛起接班的新时代。未来,即便党内出现派系竞合与权力争斗,也将是在蔡英文掌控之下的竞争,中生代接班争斗反过来会更加巩固蔡英文的领导地位。蔡英文上台后将以稳固执政为目标,包括扩大支持基础、继续削弱对手两方面。

具体而言,蔡英文将在年金改革议题上大做文章,削减军公教权益,整肃蓝营支持基础;将充分利用司法检调追查马英九等蓝营政治人物;将聚焦国民党党产议题,抽空国民党凝聚不倒与东山再起的资本;将在课纲及文化议题上,加速推动“去中国化”与建构台湾主体意识;将推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倾向性举措照顾南部支持者情感;将加大对美军购预算并加强台日关系,强化美日支持。

不过,蔡英文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经济民生困境难解。具体而言,包括房价高企与内需不足的矛盾;青年低薪、劳工失业与降低企业成本拉抬经济的矛盾;“核四”停工与能源危机的矛盾;人口老化对医疗体系要求提高与财政难以负担的矛盾;少子化及教师失业问题等。二是认同分歧难以弥平。虽然蔡英文有意往“中华民国”上靠,但更多是策略性的,且会受到新兴“台独”政党“时代力量”强力掣肘,将难以获得深蓝族群认可,台湾社会的认同鸿沟还将长期存在,蓝绿皆无法摆脱无论谁执政都面临忠实反对者的处境。三是体制改革难以推动。台湾现行宪政体制存在诸多权责不符的情形,包括台湾地区领导人有权无责,立法机构负责人没有下台机制,朝野协商机制与表决机制无法衔接等,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将直接面对这些难题。四是南北矛盾将凸显。民进党依靠南部经营而崛起,但南北资源不均,发展差距巨大,南部诸侯势必借民意向党中央要价。民进党若仅仅是象征性满足南部支持者感情恐怕难以服众,但若大规模倾斜,则会引起刚刚绿化的北部民众不满。

国民党的困境与未来

国民党遭遇雪崩式溃败,从浊水溪输到大安溪,大选得票率胜出的基本上是偏远的原住民山区,民意代表也只在金门、连江、南投、苗栗等“山巅海角”还保有优势,制衡能力空前弱化,要实现东山再起仍需较多时日。

国民党选后首要任务是完成党主席改选,且避免再度分裂。经此大败后,放眼党内,大佬级政治人物纷纷倒下,朱立伦辞去党主席,毛治国辞去行政部门负责人,郝龙斌、杨伟中等也纷纷辞职,被贴上马英九人马标签的民意代表无一幸免,支持王金平的民意代表所剩无几,尚有实力出来一搏的除了选前被换掉的洪秀柱,就只剩下吴敦义一人。由于“挺王派”民意代表对洪秀柱结怨甚深,洪秀柱呼声虽高,却难化解本土派出走的疑虑;吴敦义自“九合一”选举以来所辅选的南投县县长、南投两席民意代表皆顺利当选,与党内各方交好,俨然成为最大公约数,但却背负马英九团队执政失败的包袱,面临党内青年世代的不信任。

除了权力之争,国民党还面临路线选择与体制改革问题。路线方面,面对台湾日益高涨的主体性意识以及具有主体性论述优势的民进党当局,国民党要继续发展,势必加强本土化论述,但如果完全倒向本土化,则国民党不但会失去既有根基,也将面临如“台联党”一样泡沫化的命运。如果国民党完全不变,在失去引领台湾民意的最佳执政契机以后,将面临日渐萎缩的困境。因此,国民党路线选择的可能道路是既要着重与民进党的区别,更要强化包容性论述,以多元、少数族群对抗民进党以大闽南族群意识为主体的论述,以理性保守政党属性对抗民进党激进左倾政党倾向。

体制方面,国民党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问题。一是政党文化改造。国民党保留了威权时代决策模式,弥漫着宫廷政治文化,导致大环境不好时地方实力派人物避战,党内菁英不愿意在中南部基层深耕,未来只有拉近基层与决策者之间距离,顺畅平民菁英上升管道,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二是动员模式改造。随着选民自主意识提升,国民党传统组织战动员能力遭遇越来越大挑战,国民党传统基层组织又有弱化与僵化趋势。同时,对新媒体在选战中的策略运用远不及对手,平时对网络族群的耕耘更是不足。国民党如何在强化既有组织优势的同时,适应新的动员模式,将决定其未来战力如何。

两岸关系前途未卜

一方面,蔡英文当选时宣称要遵循台湾最新民意,“国家认同必须被充分尊重”,表明民进党不可能实质改变“台湾主权独立”的立场。这就缺乏与祖国大陆对话的政治基础,两岸互动势必降温。如果蔡英文正式就职以前,仍然无法正面回应“九二共识”或“一中”,两岸官方互动势必从此暂停,两岸民间交流也会大打折扣,两岸关系陷入“冷和平”状态。

另一方面,蔡英文提出谨慎处理“九二共识”议题,表明其将以柔性方式与祖国大陆周旋。但是,随着台湾民粹高涨,即便蔡英文个人有意往中间靠拢,也将面临极大阻力。根据台湾智库民调,仅19.3%的选民认为蔡英文应该接受“一中”,有54.4%的选民认为蔡英文不该接受“一中”,20到29岁选民,不接受比例高达78.9%。在台湾青年世代亲绿倾“独”意识高涨的趋势下,祖国大陆网民对“台独”民意的不满并未随着“黄安举报周子瑜”事件落幕而消解,祖国大陆百度贴吧近2000万用户“出征”绿色媒体及蔡英文“脸书”,与台湾网民直接互杠。随着两岸年轻世代敌意上升,民间对抗很可能变得难以管控,反过来牵引两岸当局走向正面冲突。

猜你喜欢
民意代表蓝营民进党
蓝营大咖云集
“拒绝民进党”
山寨邀请函
日本民进党成立
一“柱”擎天,可扭转国民党颓势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