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峰岩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花素相融 气势悠然
鲍峰岩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叶落入根壶壶身为一截砍伐平整的树桩,粗壮的树桩上树皮早已斑驳不堪,身上疤痕累累,述说着历经风雨的沧桑。壶盖和壶身的形状相似,它嵌入壶体,与壶身融为一体。壶钮为一断小小的树瘤,立在光滑的壶面上,它纵横交错的表面更加娇小生动。
叶落入根壶;造型;花货
宜兴紫砂作为一门民间工艺,历史虽不长,但它一经问世,就在陶瓷艺术的百花园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深受人们喜爱。宜兴紫砂茶壶全系手工制作而成,造型风格品种繁多,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形制典重质朴,轮廓周正,线条清晰,比例恰当,茶壶的嘴、把、盖既有本身谨严完整的优美形体,又要与壶身互相辅衬,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形体,并同时考虑实用效果。
中国陶瓷工业是博大精深的典型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诸多门类的陶瓷品种深深地映衬着民族的风格和地域文化的特征,然其共同的生命支撑都具有强烈的不屈不挠的文化追求,由传统习惯形成的文化现象百变不离其宗地衍生和成长,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传达创造者的自信,使其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文化内涵。
造型艺术也称之为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谈到紫砂壶造型艺术,其审美特征就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形式,人们现今称之为中国风,它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征,古色古香的中国制造,充满古韵,古意十足。
中国人素来推崇委婉含蓄的表达自己,无论言行举止,抑或是情感的倾诉,都注重内在的文化涵养,言浅而情深,温婉且隽永。在这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紫砂艺术,同样延续了这一特色。笔者在制作时,模拟自然的形态,但却赋予它们更加丰富深刻的涵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那一花一草,一壶一杯都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化身,是拥有自己灵魂的精灵。
在笔者心中,紫砂花器灵秀精巧的造型吸引住的是人们的眼睛,而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往往能抓住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的共鸣。文化的注入让紫砂壶有了恒久的艺术生命。文化和自然地结合,让紫砂花器如诗画一般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
《叶落入根壶》,道出了人们对归宿的渴求和追寻。笔者精心调制出原木色的紫砂泥进行创作,呈现出树木最原始的自然形态,显得古朴、雅致。壶身为一截砍伐平整的树桩,粗壮的树桩上树皮早已斑驳不堪,身上疤痕累累,述说着历经风雨的沧桑。壶盖和壶身的形状相似,它嵌入壶体,与壶身融为一体。壶钮为一断小小的树瘤,立在光滑的壶面上,它纵横交错的表面更加娇小生动。一截弯弯的树枝连接树桩的两侧,高高耸立在壶身上方,虽然树枝上也是坑坑洼洼,伤痕不断,但却给人一种强韧刚劲的感受。同样是由树桩做成的壶嘴,竭力朝上伸展着,带着生命最后的力量也要奋力一搏。
笔者还专门为此壶创制了自己的壶托——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都仿佛是同一棵树的树根一般,尤为重要的是,在壶托的中央,是用红色描绘的中国版图,它告诉人们:我们是炎黄子孙的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就流进了华人的血液中,寻根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才能枝繁叶茂,让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富足安康。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
[1] 李瑞隆《宜兴古陶瓷鉴赏》,台湾静观堂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