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2016-02-12 00:42:56盛滢婷
中国财政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全省财政政府

浙江省

2015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4288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 中 :第 一产 业增 加值1833 亿 元,增长 1.5% ;第二产业增加值 19707亿元,增长5.4% ;第三产业增加值21347亿元,增长11.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7644元,增长7.6%。全年固定 资 产 投 资26665 亿 元,增长1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5亿元,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474亿美元,下降1.1%。其中 :进口707亿美元,下降12.5% ;出口2767 亿美元,增长 2.3%。全省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分 别 为 43714元 和21125元,增 长 8.2% 和9.0%。

全省财政总收入8549.47亿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09.94亿元,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4168.22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45.98亿元,增长21.1%。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3.08亿元,增长5.1%,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7.51亿元,增长70.8%。财政总收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9%。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计算,全年全省和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行稳质优。全年延续上年以来的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幅分别为8.6%、7.5%、8.2%、7.8%,波动幅度较小。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收入质量保持较好。主体税种支撑有力,全省增值税、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四大主体税种合计完成 2939.10 亿元,增长9.6%,对税收收入的增收贡献率为81.6%。从全省国税、地税部门组织的税收(剔除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看,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6%、9.8%,三产增速继续快于二产。其中,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基础税源行业对税收的增收贡献率为57.3%,发展速度及增收贡献都较为稳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税源行业虽然体量小,但对税收的增收贡献率为20.7%,呈现增长快、贡献突出、成长性好的特点。区域增长大体均衡,11个设区市中,5市全年增幅高于全省平均,高于或低于全省平均增幅1个百分点内的有6个,全省增长均衡性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信息经济蓬勃发展和房产成交量上升,杭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增长9.8%,以占全省25.7%的总量贡献了全省31.7%的增量。

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2574.92亿元,下降34.5%,主要受全省土地市场行情低迷,土地出让业务下降幅度较大的影响。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2583.82亿元,下降 31.2%,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土地类收入减少,支出相应减少。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1.89亿元,增长0.7%,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5.46 亿元,增长2.5倍,增加较多,主要安排用于省信息经济创业投资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0.03亿元,增长95.5%,主要是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扩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41.12 亿元,增长91.2%。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28.29亿元,增长89.2%,主要是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企业从 34 家扩大到 70家以及部分行业利润收入增长较快。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1.94亿 元,增 长 82.1%。社 会 保 险 基 金 收 入 3232.08 亿 元,增长18.5%,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590.91亿元,增长23.3%。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641.17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 入170.09亿 元,增 长 20.7% ;省 级 社 会 保 险 基 金 支 出113.95亿元,增长30.4%。

一、增收节支,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一)加强税收征管。会同相关部门推进“营改增”试点,跟踪分析改革对全省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影响。贯彻加强税收征管保障工作意见,建立法院民事执行与地税税费征缴协作机制,推动税收共治。推进税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健全税源管理机制,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和税收风险管理,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二)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92.4%,收入结构保持良好。同时争取中央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扩大政府可用财力。

(三)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系。加快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建设政务服务网推进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等重点非税收入征收监管。当年全省收缴政府非税收入3450.46亿元。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原则,不断完善民生投入长效机制。全省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为72.3%,重点保障和支持省政府“十方面实事”和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保障房建设等。

二、精准发力,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增长

(一)保障全省重大战略实施资金需要。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通过财政杠杆的精准撬动,促进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盘活存量资金逾 1000亿元。争取并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249亿元、置换债券2294 亿元以及在建项目地方政府债券253.6亿元,优化政府债务结构,降低政府融资成本,支持公益性项目建设。筹措省级财政性资金182亿元,争取中央基建投资资金56亿元,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新一轮省级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补助政策,筹措落实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争取中央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资金1.33亿元,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支持“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推进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帮扶企业,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减轻企业负担超150亿元。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100%。发挥再担保、政府采购信用融资等政策功能,加快推进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强化资金供给和政策保障,推 进 实 施 以 浙 商 回 归、“ 五 水 共 治 ”( 治 污 水 、防 洪 水 、排涝 水、保 供 水、抓 节 水 )“ 三 改 一 拆 ”( 旧 住 宅 区、旧 厂 区 、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四换三名”(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等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和新增公共预算安排,设立 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带动市县政府设立产业基金 528亿 元,与 社 会资本合作 设 立子基金 近 140 支,总规模923亿元,投资实体企业(项目)655个,支持信息经济等七大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安排工业与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13.55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 5.40亿元),支持推进工业与信息化重点领域的发展。筹措省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62亿元,集中资金支持部分市县开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试点。支持实施“电商换市”工程,助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商贸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安排外贸相关资金28.7亿元,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安排资金1.31亿元,用于支持节能降耗重点领域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省财政安排小城市培育资金15亿元,促进新型城镇化。创新财税政策工具,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年底,累计建成 粮食 生产 功 能区 7886 个、676.74万 亩,现代 农 业 综合区 10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 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11个,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五水共治”资金保障,支持防洪水、保供水等重大项目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三)支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科学技术支出250.79亿元,增长20.6%。加快创新型省份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建设,推进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嘉兴科技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国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省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 281.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金额96.4亿元。支持杭州市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台州市成为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吸引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团队携带科技成果来浙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广应用创新券,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区域行业创新平台等的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以非营利方式向科技型小微企业开放。

(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环保补偿机制。安排省级治水资金 98.8亿元,有效治理黑河、臭河等污染水源,全力推进防洪排涝、城乡供水和污水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争取中央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专项资金12亿元,支持嘉兴试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安排省级生态环保专项资金95.59亿元,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安排省级资金9000万元,支持和推进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及垃圾焚烧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安排省级国土地矿专项资金0.94亿元,支持市县统筹用于国土矿山等环境整治。安排 13.78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支持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护,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最低补偿标准提高到30元/亩·年,完成生态公益林扩面工作,新增省级生 态公 益林 516.89万 亩。筹 措 落 实 大 气 治 理 资 金 6.5 亿元,淘汰全省燃煤小锅炉、黄标车,对治理工业有机废气、清洁土壤、清洁水源等方面给予补助。安排省级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 1.8亿元,争取中央金太阳示范补助资金14.81亿元,支持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推动全省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

三、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

(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支持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山区经济发展和新一轮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农村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基本公共服务等三类项目建设,助力消除“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推进淳安等困难区域共建、共享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深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运用,全省财政投入34.8亿元,带动社会力量捐助、村集体经济投入和村民筹资筹劳24.2亿元,建成村内公益事业项目7000余个。安排资金4.83亿元支持1.7万户农房改造和17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省教育支出1264.93亿元,增长9.1%。全面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扩大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小学、初中生均日常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至650元、850元。开展基础教育重点县建设,支持全省11个县(市、区)基础教育薄弱项目建设。推动市、县加快建立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制度,继续实施中等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快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第三学年财政补助比例由50%提高至100%,高中段国家助学金标准由1500元提高至2000元。完善高校拨款办法,支持省重点高校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三)支持公共文体事业发展。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65.38亿元,增长34.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地方戏曲保护振兴计划,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支持农村电影放映体制改革和欠发达地区多厅影院建设。支持浙江自然博物园等省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保障浙江音乐学院建成启用。落实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四)支持深化公共医疗卫生改革。全省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85.50亿元,增长11.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元,省财政转移支付最高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255 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支持“双下沉、两提升”(即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医疗满意度)工程和分级诊疗。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补助标准至每人每年3万元。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推进全科签约和分级诊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推进食品药品检(监)测能力建设和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支持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建设,着力提升基层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1.69亿元,增长17.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50元,达到2750元。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省定基础养老金水平从每月 100元增加到120元,并提高缴费补贴标准。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机制,化解巨额灾难性医疗费用支出风险。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的补助力度,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减免残疾人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健全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体系,推进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六)支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监督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省财政下达政法奖励性资金24.26亿元,省以下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平安建设经费39.15亿元,支持“平安浙江”建设工作开展。加大禁毒、反恐和经侦大要案经费投入,完善公安协辅警队伍经费保障机制,重新修订出台《浙江省政法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办法》,对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实行滚动预算管理,提前下达政法转移支付资金。

四、统筹协调,推进各项财政改革

(一)完善财政体制。出台《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新一轮省对市县财政体制,坚持“强化主体责任、促进财力均衡、推动区域发展”的原则,推进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优化转移支付分档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地方税收增量返还奖励政策,优化收入激励奖补政策和区域统筹发展激励奖补政策。2015年,省对市县转移支付(不含宁波)1379.39亿元,发达及较发达县(市)与财政困难县(市)人均财政支出比率为1.05:1。

(二)强化预算管理。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改进预算控制方式,探索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法制意识,增强对预算的遵从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公务卡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提高资金覆盖面和公务卡使用率。提请省政府出台《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公款竞争性存放。推进法治建设,深化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防范执法风险。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即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要求,建立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遵循“一个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转移支付项目,一个专项制定一个管理办法”的原则,规范资金分配程序。全面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推进政府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公开,进一步细化内容,打造“阳光财政”。

(三)创新财政提供公共服务方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向社会发布推荐项目85个,总投资额2347.6 亿元,其中杭州市地铁5号线一期等9个项目列入财政部示范项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启动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扩面试点,筛选出典型项目23个。

五、科学理财,提高财政监管水平

(一)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开展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省级部门决算报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等检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组织 98个省级部门的183个项目实施绩效自评,选择海洋经济和渔业新兴产业等五项支农政策,以全省上下联动的形式开展政策评价,逐步构建全过程、系统化财政监督运行机制。严把财政项目资金审核关,当年审核各类财政项目321个,审核金额61.62亿元,净核减7.41亿元,核减率为12.0%。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国有资产全过程监管。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乡镇财政资金就地就近监管。加快推进数字财政建设,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网上超市等政府采购新模式,坚持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开展管理会计应用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网上申请、快递送达”试点,协同工商等部门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二)构建政府债务监管机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组织开展全省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为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向中央争取地方政府债券,有效化解到期偿债的压力和风险,降低政府债务成本,优化政府债务期限结构。依法启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当年全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9188.3亿元,债务率为92.9%,风险总体可控。

(浙江省财政厅供稿,盛滢婷执笔)

猜你喜欢
全省财政政府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山西财税(2019年1期)2019-03-01 05:31:04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河北水利(2016年8期)2017-01-13 12:39:00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