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华
辅导员视域中的高校班主任工作
耿华
摘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进一步加强对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工作,双轨制在学生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管理工作中,因为制度和分工等问题,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协作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成效。优化思路在于:理顺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秩序;完善班主任的准入机制和培训奖励机制。
关键词:辅导员;高校班主任;成效;优化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2006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山东省于2012年9月推进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专兼职辅导员相结合、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完善育人机制”(简称“两结合”)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了高校班主任队伍的发展。
班主任职责不应局限于对辅导员的工作的“协助”,应该根据“中央16号文”进行明确的表述:积极配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想教育;关心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和寝室;指导班委会开展工作,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等[1]。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虽然得到了不断推进,但在具体工作中根据调查显示,在52%的高校中存在“专职辅导员走强与兼职班主任工作趋弱产生的角色窘迫”。而在对班主任的调查中发现,有66.4%的班主任认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思想和学习,其他事务是协助辅导员来开展。[2]
(一)辅导员工作中的越权现象
从实际运行层面来说,辅导员从迎新准备开始,介入班级工作一般比班主任早,且辅导员普遍会兼任班主任工作,这种情况导致了辅导员容易混淆工作内容。即使班级配备了班主任后,辅导员也往往没能理顺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工作秩序。且因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双方职责不明,辅导员为了工作便利而绕过班主任直接处理学生事务,越权现象频发。
1.辅导员的主动越权
学校行政部门在布置学生管理事务任务时,通常采取把工作布置给长期坐班的辅导员、再由辅导员根据情况进行分解和汇总的方式。而辅导员出于工作时效性和便利性的考虑,常会出现不与班主任沟通,直接把任务分解到班级同学,并汇总上交的现象。导致班主任对班级情况的掌握不完整,架空了班主任的职权。
2.辅导员的被动越权
兼职班主任大多是年轻的专业教师,他们未接受过学生管理方面的培训而直接上岗,往往根据个人经历摸索管理学生的方法,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常常向具有更多管理经验的辅导员求助。因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等原因,这种求助往往演变成工作转移到辅导员,班主任撤出棘手的班级工作,而由辅导员全面接管。这种现象会混淆学生对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分工的理解,具体的班级工作不找班主任沟通,而找辅导员沟通,这也间接架空了班主任的职权。
不论主动越权还是被动越权都会打击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把平行的工作关系扭曲成上下级关系,影响了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信任与配合,使得专职辅导员走强、兼职班主任趋弱。
(二)影响班主任工作的因素
1.学校关注程度影响班主任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字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学校对高校班主任工作不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相对于辅导员选拔时的笔试面试和之后的各种培训,班主任的选拔则相对简单的多,以学院推荐为主,没有严格的选拔程序,也没有上岗后的培训教育。学校层次的学生工作例会和培训也多局限于辅导员,班主任群体并没有参与进去,也没有专门的班主任聘任手续或者仪式。这些程序和内容的缺失,造成班主任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度低,进而影响了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教学科研压力影响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从班主任自身来说,他们入校时间短,面临各种试讲和考评,教学科研任务重。他们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科研、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对班主任工作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也仅是把他们作为一般专业教师来对待,对他们的考核和待遇都是从专业教师的角度出发。班主任工作的高投入和低回报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这项兼职工作的投入。
3.个人家庭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也有一定影响
年轻教师特别是女性教师,生存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也影响了她们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
(一)理顺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秩序
1.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对于学生工作中的共性问题,辅导员要主动提前与班主任沟通,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和进度,减少工作中的摩擦,消除工作中的空白地带。班主任也要本着德育为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始有终完成班级各项工作。
2.定期例会制度和规律的班级工作交流
规律而针对性地班级工作交流,是对辅导员班主任例会的有效补充。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根据双方的情况,共同制定规律的班级工作交流时间,并填写班级工作交流记录,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班级的工作交流与问题探讨。
3.班主任恳谈制度
班主任工作更多在课堂外,需要保障一定的工作时间。除正常科研和教学外,可制定班主任恳谈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周拿出半天坐班时间来专门处理班级事务,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二)完善班主任的准入机制和培训奖励机制
1.完善准入机制,创造良性竞争环境
完善的准入机制,需要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良性竞争环境的创造需要学校明确的政策倾斜和相应的职称工资待遇,吸引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群体,积极加入学生管理队伍。就像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所说:“班主任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好一个班,其意义完全不亚于完成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2.完善培训机制,重点提高班主任的身份认同度和工作责任感
兼职班主任对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多少,取决他对班主任这个身份的认同度和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在高校现在物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班主任的岗前思想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举办学校集体的班主任岗前教育、学院颁发班主任聘书仪式、学生对班主任的感恩等活动来加强班主任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度,从而提高责任感。
3.完善奖励机制,保护和激励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对优秀班主任给予奖励,可以激发班主任奋发向上,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一定行为导向作用,使班主任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遵循的价值观更加符合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这里的奖励机制不仅指年度的优秀班主任评比,也包括日常工作中,学校和学院对班主任所从事工作的肯定和表扬。
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合是人和人之间的工作,对象更是活泼向上的大学生,良好的配合需要根据学校、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磨合。良好而融洽的配合,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强化辅导员思想引领工作,发挥班主任专业优势,形成合力。实际过程中,会有各种因素影响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配合,但是只要双方都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就能在探索中共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注重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作用[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15/200701/19506.html,2007-01-05/2014-02-20.
[2]库颖,田红芳.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关系及协作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责任编辑 胡爱敏)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1-0102-02
作者简介:山东女子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邮政编码 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