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综述

2016-02-11 11:34焦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粹主义特征

焦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综述

焦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自2009年以来,网络民粹主义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其概念、研究视角、特征、原因、影响及引导措施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学界的讨论,文章认为,就其概念界定来讲,由于网络民粹主义缺乏核心价值及其广义概念的原因,应称其为一种思潮;就其研究视角来讲,学界应该立足我国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状况,把网络民粹主义理论与现实状况相结合,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研究网络民粹主义问题;就其研究重点来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实际要求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建构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内容。

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界定;研究视角

《人民论坛》杂志社每年特别策划的“十大思潮评选”显示,民粹主义思潮的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4位,其被关注度、活跃度与影响力呈现迅猛上升的态势。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粹主义思潮的发展态势与其借助互联网以新的形式——网络民粹主义出现在公众面前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概念、研究视角、特征、原因、影响及引导措施等方面,本文将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界定的讨论

自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陶文昭教授在《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一文中首次使用“网络民粹主义”一词以来,国内学界开始重视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从目前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如何界定网络民粹主义的概念,国内学界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多元性界定。整体来说,学者们对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思潮

夏忠敏认为,民粹主义思潮经网络放大后表现为一种思想感情和话语实践,网络民粹主义是对现实社会中民粹主义思潮的延伸,从而主张“网络民粹主义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1〕。陈尧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本质上仍是民粹主义,是作为一种思潮的民粹主义借助互联网而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主张“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2〕。郭忠军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将平民的利益与诉求作为终极的价值关怀,认为只有平民大众才是真正可敬的力量,而将精英阶层视为脱离民众、道德败坏的社会群体,主张“网络民粹主义是指在互联网的虚拟社群中出现的一种极端平民化思潮”〔3〕。

(二)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心理反映

丁小文认为,互联网为民粹情绪聚集和整合提供了平台,而官僚、腐败、贫富分化及利益冲突诱发了民众的不满,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形成了民怨的积淀,从而主张“网络民粹主义是底层民众的一种社会心理,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情绪得以激发”〔4〕。持这种观点的还有顾晓英和赵若含等人:顾晓英等人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兴起于21世纪,以互联网、网络传播等现代技术为基础,“由社会转型和媒体变革所诱发的蔓延于网络舆论中的一种社会情绪心理反映”〔5〕;赵若含等人认为,从概念上来说,网络民粹主义是由“民粹主义”演变而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粹主义是“由现代技术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种蔓延于网络的社会心理”〔6〕。

(三)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运动方式

持这种观点的李金龙等人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在思想上具有人民崇拜与反智主义世界观,主张追求社会平等,追求大众直接民主和简单政治,在行动上强调“网络领袖”和“意见分子”在号召网民参与政治活动中的作用,在方式上以示威、抗议、游行等群体性运动表达民意,主张“网络民粹主义依托网络平台来宣传民粹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其运动方式”〔7〕。

另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观点。郭小安等人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美化弱者、妖魔化精英的一种话语、一种思潮及一种动员参与方式”〔8〕。曹建萍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存在于舆论之中,以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为基础,由社会转型和媒体变革所引发,在价值诉求上具有平等、公平、反抗压迫性特征,在思考方式上具有非理性化特征。由于其不具备成熟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网络民粹主义不易于视为社会思潮,应视为“一种立场、态度或行为方式”〔9〕。

二、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研究视角的讨论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民粹主义逐渐成为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为全面、深刻探析网络民粹主义,对其进行了多视角探析。就整体状况来说,目前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政治学视角

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政治参与样态,构建了全新的政治参与文化。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解构传统政治共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民粹主义削弱了凝聚传统政治共识的政治社会化方式,二是网络民粹主义形成了与传统政治共识相抗衡的政治话语体系,三是网络民粹主义以平民主义的政治诉求反对精英主义的政治共识〔3〕。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政府的角色从强势到均势、从威权向弱权转变,网络民粹主义对政府管理的公开化、法治化、效率化和服务化提出了挑战,提倡应从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挑战〔10〕。还有的学者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极端平民政府理论出发,认为我国舆论的发展具有民粹主义的风险。目前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所阐述的极端平民政府政体的特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大多数执掌最高权力的平民以“平民保护者”的身份发家,凌驾于法律之上,所持的正义原则存在问题,公民大会包揽了帮内一切政事等。而亚里士多德关于极端平民政府的现代表达就是民粹主义〔11〕。

(二)新闻传播学视角

有的学者从传播流理论出发,认为在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之中,信息内容会经过信息流、影响流、噪音流三个环节而最终流向信息接收者。由此,控制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控制信息流的传播及走向,二是规范与引导意见领袖的影响流,三是打击与消除噪音流〔12〕。有的学者从媒介环境理论出发,认为网络民粹主义传播的基础——互联网媒介具有易获得性,有可能会导致传统媒体权威的削弱;具有公众参与偏向,有可能会导致政治民粹化、文化民粹化;具有符号偏向,有可能会导致非理性情绪蔓延;具有时空偏向,有可能会导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危机四伏,真假难辨;具有思维的多重偏向,有可能会导致认识论上的偏向〔13〕。还有的学者从传播机理出发,认为“微媒体”降低了公众意见表达的门槛,拓展了民粹主义的新空间;“微用户”强化了沉默的螺旋,扩大了民族主义传播的网民基础;“微话语”综合了多媒体技术优势,提供了民粹主义新的传播方式〔5〕。

(三)心理学视角

有的学者从社会心理学出发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的心理经历了从个体心理自振到网络心理群体共振的历程。网络民粹主义的群体心理基于群体的无意识、冲动和破坏欲特点,具有“精英权威原罪”的平民化批判特征;基于网民心理易受暗示、轻信易变和急躁特点,具有高度非理性的符合情绪化反应特征;基于群体的简单、夸张和专横特点,具有二元对立的审判框架和思维特征。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是群体利益相对被剥夺的失衡心理和和现代挫折心理、社会类别化和盲目从众心理、去个体化的匿名和法不责众心理〔14〕。还有的学者从群体心理学视角出发,认为民粹主义是大众心理的反映与结果,表现为一定统一性的心理倾向。如民粹主义的批判性在心理学上源于群体的破坏性倾向;其对道德与精神力量的崇尚反映了群体心理的精神统一性,其非理性特征是群体心理冲动易变性的结果〔15〕。

还有一种是以具体的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为视角。伴随着我国具有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网络事件的频发,学者们开始以具体的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为切入点研究网络民粹主义。如夏忠敏以在“东莞扫黄风暴”事件中网络掀起对央视“舆论的谴责”为例,认为网络的“碎片化”传播方式导致在一些公关热点话题上民间舆论场与主流舆论场的分裂。网络民粹主义利用这种分裂状态,扭曲网络生态,消解社会共识〔1〕。刘琴以“李某某强奸案”的传播为例,认为新闻职业道德在遭遇到网络民粹主义时会失守,李某某的“名人”效应及“富二代”的身份,激发了网络民粹主义者“仇官仇富仇名人”的心理,引发了网络民粹化的喧嚣,新闻媒体被“网络民粹主义”裹挟,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完全忽视李某某的未成年人身份,这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16〕。王德全以合肥少女毁容案、杭州飙车案、梁丽案三个网络事件为中心,通过分析后认为这三个事件体现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官民对立”话语下的网络暴力、“贫富对抗”思维下的舆论审判、“底层叙事”框架下的舆论宣泄等特点〔17〕。

三、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重点

从目前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内容的阐述来看,学者们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重点即网络民粹主义的特征、兴起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引导的措施等进行了多层面探讨。

(一)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特征

网络民粹主义作为民粹主义发展的新形式,学界普遍是在认同民粹主义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特点来阐述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其中,主要有“三特征说”、“四特征说”及“五特征说”等几种观点:

“三特征说”。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由于互联网提供了技术支持,其在参与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直接参与;二是由于中国网民的主体是平民大众,其在参与主体和价值诉求上体现出平民性;三是由于网民的参与表现为一种群体行为,其在参与效果上具有非理性和对抗性〔18〕。

“四特征说”。有的学者提出网络民粹主义具有四个方面的价值诉求特征:其崇尚的主体是人民,在价值诉求主体上体现出平民性;其以互联网为直接民主的参与平台,在价值诉求的表现形式上体现出直接民主性;其视人民大众为精英、富裕阶层、政府的对立面,在价值诉求的思维方式上体现出二元对立性;其“群体非理性扩大化”特质,在价值诉求的行为方式上表现为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9〕。

“五特征说”。有的学者提出网络民粹主义具有五方面的特征:在核心价值上具有人民至上性,在价值诉求上具有直接参与性,在认识倾向上具有反精英性,在传播空间上具有虚拟现实性,在行动方式上具有群体非理性〔19〕。还有的学者说,网络民粹主义具有虚拟现实性、直接参与性、人民至上性、群体极化性、话语霸权性〔20〕。

(二)关于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

学界在对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进行探讨时,虽表述方式不同,但是整体认为,现实的社会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的本身特性是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具体如下:林伯海等人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滋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性支持,网络舆论工作的法治化进程滞后是网络民粹主义势头难消的重要因素〔21〕。王路坦阐释,网络民粹主义的原因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考察:一是从媒介维度来说,微媒体传播机理为网络民粹主义提供了技术支持,微传播的低门槛和匿名性打造了平民阶层发表观点的自由市场,微传播的舆论格局为民粹主义倾向营造了基础氛围;二是从受众维度来看,微媒体平台受众的媒介素养较低,受众的心理机制倾向于非理性和群体性;三是从社会维度来看,经济领域贫富分化显著,民主政治领域存在内生性矛盾,文化领域文化认同尚未完成〔22〕。夏亮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的兴起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深层原因,即社会转型导致阶层之间矛盾加大,社会结构失衡造成社会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平等;二是文化内因,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反等级、反剥削、主张平等思想;三是心理动因,即集体表达的情绪化、极端化倾向易导致情绪感染和无意识暗示的群体心理现象;四是技术因素,即网络技术为网民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突破了现实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3〕。

(三)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

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影响的认识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对网络民粹主义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主要产生消极影响;另一种对网络民粹主义持中性态度,认为它是一把“双刃剑”。

一些学者对网络民粹主义持批判态度,如陶鹏认为,极端化的阶层对立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极端化的非理性情绪导致意见表达的偏颇,极端化的反权威倾向导致政治认同的弱化〔24〕;林伯海等人指出,网络民粹主义群体极化与零和博弈的趋向易导致不同阶层的对立及社会的分裂,最终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21〕。

另一些学者对网络民粹主义持中性态度,如赵智敏等人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具有助推社会公平正义、捍卫弱势群体利益、推动政治清廉与贪污反腐的正面影响,也具有削弱媒体话语权和权威性、分裂社会阶层、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负面影响〔12〕。刘芳等人也认为,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消解主流媒体话语权、削弱政府公信力,激化社会矛盾、分裂社会阶层,妨害司法公正、引发群体性事件;积极作用是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打击贪污腐败,促进廉政建设〔25〕。李良荣等人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具有有助于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声音、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增强对社会强势群体及权威监督的积极影响,也具有由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的加剧社会群体对立、极端的非理性表达激化偏激情绪的消极影响〔26〕。

(四)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引导措施

学者们在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引导措施进行阐述时,由于论述的视角、切入点等不同,提出的应对措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学者从综合视角提出措施。陶鹏认为,要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良性互动是根本方法,构建高质量的网络生态文明是必备条件,健全网络监督体系是重要手段,培养高素养的网民主体是有效途径〔24〕。陈浩然认为,遏制网络中的民粹主义风险必须从源头上和过程中下工夫,由此,一方面,要从源头上遏制网络舆论推手,净化网络舆论空间;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应加快法制建设,巩固法律的主体地位,依法治国〔11〕。刘芳等人提出了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建议:一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畅通底层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三是加强网络管理;四是加强网民道德自律和网络立法〔25〕。

有的学者从单一视角提出措施。康永超提倡从机制上消除民粹主义利用网络“民意”的基础,强化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营造网上主流舆论强势,推进决策过程的中介化〔27〕。赖风等人从网络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应加快网络舆论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努力实现网络舆论的依法引导;加强网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网络舆论的科学引导;把握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工作的特点,努力实现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28〕。

四、对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状况的简要评析

如上所述,当前学界从多角度、多层面对网络民粹主义概念及网络民粹主义特征、兴起的原因、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深化了对网络民粹主义的认识,极大了地推动了对网络民粹主义问题的研究。以下是笔者对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状况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缺乏统一性界定的认识

网络民粹主义作为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的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民粹主义阵发性、反政治性、空心化特征,这从本质上决定了网络民粹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而不同,由此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的多元界定是可以理解的。笔者更倾向于把网络民粹主义界定为一种思潮。把网络民粹主义视为一种思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其合理性:一是缺乏核心价值的民粹主义需要依附于其他意识形态来填充自身的空洞无物。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民粹主义与其他思想意识相比,缺乏核心价值,没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也缺乏一般理论的系统性和自身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正是它的这种特征使其既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政治,又可依附于其他意识形态。由此,视依附其他意识形态的民粹主义为一种思潮是应有之义,网络民粹主义作为民粹主义发展的新形式被视为思潮是情理之中。二是网络民粹主义是在广义民粹主义概念的基础上使用这个术语的。列宁指出:“我们所理解的民粹主义就是这样。因此读者可以看到,我们是在广义上使用这个术语的,正如一切‘俄国学生们’使用它一样,他们反对的是整个观点体系,而不是这个观点体系的个别代表。”〔29〕由此可以看出,列宁所认为的广义民粹主义是一种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因此,将网络民粹主义在广义民粹主义概念基础上界定为一种思潮是对列宁广义民粹主义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二)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研究视角、研究重点的认识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等方面,其他研究视角很少涉及。学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研究视角狭窄的现状与网络民粹主义全方位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不适应,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符合,与我国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所造成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等乱象也不符合。由此,学界应该立足我国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状况,把网络民粹主义理论与现实状况相结合,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研究网络民粹主义问题。

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重点,正如上文所讲,目前学界主要集中在其特征、兴起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引导的措施等方面。在这些重点方面也存在研究内容大同小异、观点重复等问题,造成科研人力与科研资源的双重浪费。如在对网络民粹主义兴起的原因分析上,大多数学者主要集中在现实的社会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的本身特性等方面。在对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分析上,不论是“三特征说”、“四特征说”还是“五特征说”,都主要集中于人民至上性、非理性、二元对立性等方面。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贯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实际要求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建构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内容。

〔1〕夏忠敏.“东莞扫黄风暴”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传播实践〔J〕.当代传播,2014(4):51-52.

〔2〕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聚集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4-29.

〔3〕郭忠军.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J〕.学习与探索,2012(9):52-55.

〔4〕丁小文.网络民粹主义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J〕.北京青年研究,2015(3):49-53.

〔5〕顾晓英,李林.微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机理及治理路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6):26-28.

〔6〕赵若含,张红茹.网络民粹主义形成机制与社会威胁〔J〕.今传媒,2014(1):31-32.

〔7〕李金龙,欧阳果华.驯导网络民粹主义:我国政策制定中的长期性难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4(2):74-78.

〔8〕郭小安,朱梦莹.网络民粹主义的话语特征及动员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2):79-84.

〔9〕曹建萍.网络民粹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诉求的消解〔J〕.人民论坛,2014(35):185-187.

〔10〕沈亿亿.网络民粹主义对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11〕陈浩然.论我国网络舆论中的民粹主义风险〔J〕.学术论坛,2014(6):17-20.

〔12〕赵智敏,马逸飞.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5(7):50-54.

〔13〕羡春辉.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网络民粹主义〔D〕.保定:河北大学,2015.

〔14〕彭伟清.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民粹主义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15〕林红.群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民粹主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16-20.

〔16〕刘琴.新闻职业道德与网络民粹主义的博弈〔J〕.探索与争鸣,2014(4):53-55.

〔17〕王德全.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分析——以三个网络事件为中心的考察〔D〕.合肥:安徽大学,2014.

〔18〕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社会观察,2009(12):19-21.

〔19〕郭中军.从民众正义到直接参与〔J〕.当代青年研究,2010 (5):1-6.

〔20〕陈虹.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9-20.

〔21〕林伯海,石立春.新世纪以来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研究,2014(5):38-42.

〔22〕王路坦.微时代的躁动——民粹主义嬗变探究〔J〕.天府新论,2015(5):21-27.

〔23〕夏亮.网络群体事件中民粹主义兴起的成因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35-38.

〔24〕陶鹏.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审视与治理思考〔J〕.理论导刊,2013(9):10-14.

〔25〕刘芳,王培暄.论网络视域下的民粹主义思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5-129.

〔26〕李良荣,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J〕.现代传播,2012(5):26-29.

〔27〕康永超.网络民粹主义的泛起与疏导〔J〕.新西部,2015 (26):73-74.

〔28〕赖风,宋振超.网络民粹主义与网络舆论引导〔J〕.学理论,2010(35):23-24.

〔29〕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5.

责任编辑周荣

D616

E

1009-1203(2016)05-0103-05

2016-07-30

焦艳(1982-),女,河南周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内外思潮。

猜你喜欢
民粹主义特征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关于李大钊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辨析——重读《青年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