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民政事业发展
刘向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灵魂和主线,是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民政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民政部门和广大民政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民政在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和维护和谐社会稳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要做创新民政的创造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民政,就是要充分认识创新对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把创新创制始终放在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特别是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民生与民主、管理与服务、权力与责任等方面的关系,尊重基层和群众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不断推进民政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实践创新等,以新思路、新手段推动民政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要做协调民政的推动者。协调是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民政工作涉及面广,一些工作要由民政部门主抓,大量工作得靠民政部门牵头。建设协调民政,就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协调配合,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整体合力。实际上就是要跳出民政看民政,通过树立“大民政”工作理念,利用协调配合机制,把民生改善、为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建设、军民深度融合等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要做绿色民政的促进者。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保证。建设绿色民政,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包括城乡社区建设、殡葬改革管理在内的各项民政业务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更好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服务。
要做开放民政的开拓者。开放,是推进民政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开放民政,实际上就是建设现代民政。开放相对封闭而言,现代相对传统而言。既要有国际视野、国际眼光,又要运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民政”,使民政工作内容更丰富、服务更精准、成效更显著。要通过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拓展民政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要做共享民政的实践者。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民政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建设共享民政,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对困难群众,更要格外关注和关爱,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认真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等惠民利民政策,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社会保障安全网的网底织得更密更牢。
用发展新理念引领推动民政现代化建设,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是方式方法问题,也是工作着力点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刚开始破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索和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视察调研时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和追赶超越目标,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推进创新民政、协调民政、绿色民政、开放民政、共享民政建设,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通过下力气解决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夯实教育这个民生之基,拓展收入这个民生之源,把牢社保这个民生之依,坚守健康这个民生之向,正当其时,我们毫无疑问应当主动作为,不懈为之奋斗。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