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清玲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失真的历史维度:长乐金峰《梁氏族谱》的疑点解读
孙清玲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要要摘要要:金峰梁氏与江田梁氏是福州长乐市境内两支重要的宗族,他们从宋代分别迁入,对自己的族源并不清楚,明末清初开始发生关联。近年来因日本冲绳梁氏(琉球“闽人三十六姓”的后裔)回乡认祖而更加纠缠不清。其修于清代的金峰《梁氏宗谱》是解读这一宗族历史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族谱中仍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如对几位重要祖先梁克家、梁骥、梁元坚、梁嵩的记载,延续了民间传统修谱牵强附会的特点。究其原因,一半源于宗族整合过程中的名人情结,一半源于修谱者错误的历史记忆。通过族谱解读,对梳理日本冲绳梁氏与长乐金峰梁氏的关系会有所帮助。
要要关键词:金峰梁氏;江田梁氏;中琉关系;族谱解读
长乐有两支聚族而居的梁氏,一是江田梁氏,一是金峰梁氏。两支梁氏都是南宋时期迁入长乐,对自己的族源并不清楚,都声称自己是泉州梁克家后裔;到元明之际,都有一个名字叫梁骥的祖先;明清时期,他们都有先人迁往琉球,又因近年来日本梁氏陆续回乡认祖,两支梁氏的历史更加纠缠不清。但翻开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不难发现,两支梁氏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风貌。江田梁氏作为科举望族,在地方乃至社会留下强大的历史回声,比如梁时皇、梁珪父子和他们的诗文,梁章钜和他的学术研究,梁鸿志和他在民国年间的政治活动;相比之下,金峰梁氏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宗族,偶尔会冒出一两朵水花,也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无声无息。但由于其先人本着尊宗敬祖、发扬传承的宗旨,每隔数十或上百年,便义无反顾,以谱写宗族历史为己任,字里行间透出一个宗族自强不息、友爱互助的伟大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金峰梁氏位于长乐市金峰镇华刘村梁边自然村,约从南宋肇基于此,自称为梁克家之后,始迁祖为梁善[1]。十四世梁旵(字子启)曾撰有一口诀,来记述历代祖先:“善添庆和嗣,禄生骥德载,杲卿由民安,孔子衍流派。”[2]从其谱系图表中可以看到,一世为梁克家,二世梁善生二子,为三世梁添、梁深。梁添生三子,为四世梁参、梁庆、梁受。梁参三兄弟共生12个儿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梁庆之子梁和(五世),梁和又生二子,是为六世梁嗣、梁举,其中梁嗣生四子,为七世梁干、梁禄、庆图、觉隆。此后,族谱仅单独记载梁禄这一支的繁衍情况,梁禄被称为“中兴之祖”。据笔者推测,一是梁禄在世曾“创建基业”,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可能出现宗族衰败,而梁禄子嗣较多且有出息。据族谱记载,梁禄约生活在宋淳祐三年(1243)至元至大年间(1308~1311)[3],生四子,为八世梁元坚(字万石)、梁炎发(字万达)、梁天佑(字万春)、梁骥(字万里)。其中四子梁骥,“义不仕元”,“洪武九年林文(寿)荐举茂才,任茂名县少尹”;而长子梁元坚,元至元年间“以明经应试,授闽广大都督参知职任”[4]。此后,由于人口发展不平衡,金峰梁氏主要由梁骥一支发展而来;又由于后代子孙蕃多,宗族庞大,到十五世时,便分为“天地玄黄”四个支派。到目前为止,已繁衍25世,在村近2000人,多从事实业,经济实力较为强大。
金峰梁氏保存有较为完整而详实的族谱资料。该谱前后五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十四世梁子启(号灵阳)始修,万历十一年(1583)十七世梁文光(号笔峰)续修,崇祯十六年(1643)十九世梁君材三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九世梁君陈四修,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五世梁贡球增修。目前所见华夏梁置《梁氏宗谱》上下两册,上册实为康熙梁君陈重修本,下册为光绪梁贡球增修本。与明清时期江田梁氏的科举盛况相比,同邑的金峰梁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在地方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历史痕迹。在这种情况下,金峰《梁氏宗谱》成为解读这一宗族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但在解读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不少疑点,这些疑点的解读对梳理金峰梁氏的发展脉络及其与周边其他梁氏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其一,始迁祖与梁克家的关系。
金峰梁氏族谱追认梁克家为一世祖:“一世祖讳克家,字叔子,号正源,宋高宗绍兴进士第一名。至孝宗乾道六年,以资政殿大学士宣奉大夫,尝修《三山志》四十九卷。九年入拜右丞相。公在朝,贵戚权倖不少假借,而外济以和,至是以请使金使朝见受书仪与张说议不合,遂求去,封仪国公。卒赠少师,谥文靖。常游鹤上紫薇峰下,事迹详前。”[5]据谱所载,二世祖梁善则是梁克家之子,由梁克家带到长乐入赘上田湾林氏:“二世祖讳善,字元知,乃文靖公温陵带来入赘上田湾林氏,生二子,遂迁居双桂石下,名曰西梁。生卒未详,葬三层石山下,向西,今有梁公墓碑。”[6]源于这种附会,明成化十五年(1479)受梁子启(第一次修谱主持者)之托而写序的同邑进士谢文著也说:“其谱牒始祖乃泉州人也,实出于大宋南渡相臣梁克家状元宰辅,乃弃仕游学至是邑,以其子善入赘于里之和风,迁于双桂石山下居焉,名其地曰西梁。旧牒斑斑可纪然。”[7]
事实上,金峰梁氏附会于温陵(泉州晋江)梁克家之后,到第二次修谱时便受到怀疑。万历年间同邑进士谢杰受梁文光(第二次修谱主持者)之托所作的序,称为《东梁梁氏辨谱纪言》,曰:“其在温陵,或派之于十九都之梁,或分于永福严老之梁,或分于永盛南之梁,或入赘于十六都濠溪之梁,世远人亡,莫之能纪”;“梁氏长邑最少,故子启公(按:第一次修谱主持者)治谱断不附会自温陵传信也。隐士文光重修谱,不敢他引,亦有如阁学,欲援而入之者,先余弗信也。予非真为东梁笔峰谱辨也,且为天下有意于信谱辨也。”[8]
从常理上看,梁克家之子梁善入赘长乐上田湾的记载也值得怀疑。据南安《诗山凤坡梁氏族谱》所载,梁克家仅一子为梁亿。退而言之,梁克家于绍兴三十年(1160)中状元,即使有多个子女,待其子女长大成人,自己已是朝廷要员,官宦之子入赘他姓不符合闽南的风俗习惯。
不过,金峰梁氏族谱所透露的一些信息,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梁善有可能与梁克家存在着某种关系。首先,他们生活年代相当。以梁善后代往前推,七世梁禄大约生活1243~1282年间,以保守的25年一世间隔计算[9],梁善当出生在1123年前后,而梁克家则出生于1128年,他们生活年代大致相当。其次,族谱曾指出:“文靖常游鹤上紫薇峰,因洪水过溪病以徒涉,自捐资,善公督造。后崩,县尹梁辀重修,竖立名‘梁公碑’,不废旧迹云。”[10]虽然梁克家常游紫薇峰与捐造桥梁,并未见于地方文献的记载;但长乐历史上确有梁辀,顺德人,正德年间(1506~1521)曾任长乐县令[11],族谱能提到此人,可见所言非虚。
其二,金峰梁骥与江田梁骥的关系。
八世祖梁骥是金峰梁氏宗族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梁骥之父梁禄被称为“中兴之祖”,明成化十五年(1479)由十四世梁子启第一次修谱,同邑进士谢文著为之作序曰:“溯夫六世之时,气运中衰,幸存缕绳之嗣讳禄三处士,生四子,长讳骥,次讳炎发,三讳天佑,四讳元坚,字万石,由泮至上舍生,除受大元至元间闽广大都督参知职任。万里公义不仕元,以茂材任洪武年间茂名县县丞,延及于今,又更七世矣。”[12]从世系表中也可以看出,梁骥之父梁禄,三岁而孤,由母亲独自抚育成人,是金峰梁氏宗族唯一延续下来的,可谓“缕绳之嗣”,幸育梁骥四兄弟,使得宗族得以发扬光大。金峰梁氏族谱有严格按照昭穆顺序排列的世系表,按此图表所示,梁骥(字万里)为长,次为炎发(字万达,1277或1278~1325),三为天佑(字万春,出家),四为元坚(字万石,1279~1329)。由于四个兄弟中,炎发延至三世之后绝嗣,天佑出家,后来的金峰梁氏主要由梁骥之子梁德载与元坚之子梁日暖所繁衍。而若干世之后,日暖的子孙,也由德载子孙过继,这就意味着今天的金峰梁氏,实际都是梁骥的子孙后代,梁骥在金峰梁氏历史的地位不言而喻。加上梁骥与元坚都有一官半职,因此成为金峰梁氏族谱记载的重点。大致说来,梁氏族谱的前三次修撰,都没对梁骥兄弟的排位有疑议,如万历年间第二次修谱(由十七世梁文光主持)时,同邑官员陈长祚为梁氏族谱作序有言:“溯其七世祖禄公中兴之祖,娶旒峰陈公凤之次女名曰瑞娘,生下四子,长讳骥,通五经,善属文,义不仕元,耻食粟。值元朝诸籍错乱,被各色名家敦请删正诗书,时称作名家侍补。至大明洪武九年林文寿以茂材辟荐焉,任县丞。四子讳元坚,字万石,公时受大元至元间闽广大都督参知职任,历四载遂致仕,许鲁斋称之焉。”[13]但到十九世梁君陈等人于康熙年间第四次重修时,对梁骥为长还是梁元坚为长进行了考证。“附查万石公(指梁元坚)是兄,万里公(指梁骥)是弟,以朝号世系及生年日月考之,断不可诬。旧谱不知何以混也,以致诸名公并序悉依其讹。今其序文并小传俱已改正,庶可传信云。”[14]他们考察之后,认为梁元坚是兄,梁骥是弟,所以在八世祖小传中,梁骥虽然仍放在第一个(表明是长子),但写明他为“元远公(指梁禄)之四子”,而梁元坚为“元远公长子”,兄弟俩去世之后,合葬在三层石山下。
基于梁骥的这种重要性,我们把梁君陈康熙间所修的梁骥小传完整地呈现出来:“八世祖讳骥,字万里,号隐斋,元远公之四子也。为人丰采,才敏好学,善属文,义不仕元,作名家中侍补。至我朝洪武九年林文(寿)荐举茂才,任茂名县少尹,娶塘头卓氏,葬三层石下,生卒未详。有荐本并友送为官叙见文艺志。与兄万石公合葬。”[15]
但综观金峰梁氏的其他记载,梁骥的相关记载却值得我们怀疑。首先是梁骥的生活年代。按小传所载,梁骥生活在元末明初。金峰梁氏祖先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当从梁骥之父梁禄始。据笔者推算,梁禄生活于1243~1282年,卒年40岁;其妻陈氏生活于1242~1310年,享年69岁[16]。又梁骥四兄弟,梁骥“生卒未详”;梁炎发“生于景炎正月,卒于大定乙丑十月”,生活时间约为1276~1325年,享年约50岁[17];梁天佑不详;梁元坚“生于祥兴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卒于天历己巳年十月初十”,生活时间约为1279~1329年,享年51岁[18];其妻为沙堤林氏,“妣生于至元庚辰十七年正月,卒于至顺辛未二年四月”,生活时间为1280~1331年,享年52岁。梁禄死于1282年,终年40岁;而其次子梁炎发出生于1276至1278年间,炎发之后又有梁天佑,梁元坚生于1279年,如此看来,梁骥为长的可能性更大。这是以父亲与兄弟的生卒时间来推算。
以后辈子孙的繁衍来推算,七世梁禄的生卒时间(1243~1282)大致可信。十世必英(字国华)已开始整置家谱,虽未成稿,但成为十四世梁子启(号灵峰)修谱的蓝本。梁子启对自己父母一辈的生卒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十三世祖有准确生卒时间的四人如下:梁僖(1403~1461)和梁僖妻(1404~1466),梁亿(1397~1424)和梁亿妻(1398~1456)。以25年为一世,梁禄与梁僖等人已跨越了6世,1403-25*6=1253(年),即与梁禄的出生年1243年大致吻合。梁禄次子梁炎发出生时,父亲34岁,母亲35岁,虽然这个生育年龄很正常,但结合后面其子孙的出生时间[19],梁元坚兄弟的出生时间段(约在1275~1279)又值得怀疑,至少提前十年左右才比较合理。
结合上述资料,我们大致可以知道,金峰梁骥出生在元初(1271)甚至更早,那么洪武九年(1376),梁骥已100多岁,按照当时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人均年龄,就算他还活着,也不可能再为林文寿所荐,担任茂名县丞。林文寿所荐者,只能是另外一个同名的梁骥,他是长乐江田的梁骥[20]。
不仅如此,江田梁骥在字辈、职务、家庭关系乃至墓葬等方面,都与金峰梁骥有所差异:金峰梁骥字万里(其同胞兄弟梁元坚字万石,梁炎发字万达,梁天佑字万春),江田梁骥字公选(其同辈兄弟梁定字公静、梁宗字公海、梁完字公善);金峰族谱记载梁骥任茂名县丞,而江田族谱的梁骥却任大兴县丞、知县等职[21];金峰梁骥父亲为梁禄、母亲为旒峰陈端姐、有兄弟四人,而江田梁骥父亲为梁伯治、出赘于漳坂戴氏生梁骥、梁骥无同胞兄弟记载;金峰梁骥葬在十六都三层石下,而江田梁骥葬在十九都灵峰下。
其三,梁元坚与许衡的关系。
前文已经提到梁元坚。谱载出生于1279~1329年间,曾任“闽广大都督参知职任”,且与许衡交好,梁元坚致仕,“许鲁斋称焉”。原文曰:
元远公长子讳元坚,字万石,号于介,自少好学,尝与许衡为友。因大元诏下,授以大任,万石公尝自语:“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明经应试,授闽广大都督参知职任。蒞任四载,一尘不染,巡察四方,万邦宾服。内攘十八洞之蛮,外近七诸夷之虏。又尝自语:“海宇未戢,终军之可请也。酒泉多封,班超之志不存也。”遂致仕焉。故许衡语其子曰:“我生平为虚名所累,竟不能辞官,不及万石公多矣。”及卒,朝野莫不哀伤。[22]
许衡(1209~1281)是元代名儒,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金峰梁氏族谱中另载有许衡所写的《官迹流芳叙》,文中称赞梁元坚“内攘十八洞之蛮,外近七诸夷之虏,兹可谓勤且能也”,落款即是“集贤大学士国子监祭酒许衡赠”,许衡与梁元坚的交情非同一般。但分析之后,又疑窦丛生:一,如果这段文字是真实的,梁元坚当与许衡同时,而族谱又载梁元坚生卒时间为1279~1329年,则与许衡差不多没有交集;二,如果梁元坚确实担任过闽广大都督或参知政事等职,当在福建历史上留下蛛丝马迹,而事实上,在福建地方文献中,没有发现梁元坚的任何讯息。三,金峰梁氏族谱中还载有《贺于介梁君父母双寿文叙》,落款是“女婿屯田翁彦升、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许衡、赠翰林院学生王盘同拜贺”。文中叙及“今隐君寿已七十有五,加陈夫人五年,骎骎乎望八,号称双寿”[23],似乎与前文所言的梁禄夫妻之寿命不符。另则,福建历史上确有翁彦升,福清人,但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怎么可能与元代的许衡、王盘(1202~1293)一同为梁家拜寿?难道与许衡交好的梁元坚另有其人?梁禄没有女儿的记载,以女婿身份出现的翁彦升是否另有其人?但翁彦升、许衡等人所祝寿的对象是“新宁梁隐公”,“新宁”为长乐古称,这篇寿序似乎又不完全是凭空杜撰。所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其四,梁嵩与金峰梁氏的关系。
按日本冲绳久米村家谱所载,明初作为赐姓移居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之梁姓,源自福建长乐一带。《吴江梁氏家谱序》有云:
“吾宗乃闽吴航江田人也,系宋南渡相臣梁克家之后,至明太祖握乾纲御宇内,文明之泽及于琉球,而琉球奉贡焉。琉球虽素尚淳朴之风,而未闻诗书礼乐之曲,故特赐闽人三十六姓,广敷文教,以成守礼之邦。时吾宗奉圣旨迁于琉球,而三十六姓之中称首云。适察度王备礼厚待,为卜地于唐荣,遂家吴江。考唐荣吴江非中山旧名,盖三十六姓自中华而荣,故曰唐荣;因梁氏由吴航始迁,故曰吴江,皆不忘其祖而称也。虽然历年已久,文献无以足征,唯环峰祖以下悉皆家有神主所祀,而以上之远祖不知是何名氏,访之不及而谱莫作也。一日考至公旧案内,得有始祖讳添者,于洪武末自长乐而奉迁于琉球,数传繁衍湘祖等四十五公。……幸遇碧山寺释讳廷瑞者,余族叔也,备述前朝梁氏奉迁始末,且出族谱为据,始知以嵩公为球阳一世之祖,在江田已三十世矣。”[24]
这段文字提供了如下信息:第一,冲绳久米村梁氏出自福建长乐江田(长乐古称“吴航”),故其堂号名为“吴江”,由祖籍地吴航与江田转化而来;第二,长乐江田梁氏为梁克家之后;第三,长乐梁氏可能多次迁往中山,但因年代久远,无法判断谁为球阳始祖,如“至公旧案”曾经提到梁添之名。直至修谱写序者在中国内地遇到碧山寺僧梁廷瑞,据其所示族谱才确定球阳始祖为梁嵩。
《吴江梁氏家谱序》明确表明,琉球梁氏始祖梁嵩来自长乐江田。但由于明清之际,江田梁氏大量外迁(其中两支于崇祯年间分别迁往连江、罗源;一支于清初迁往福州城内,即梁章钜家族),目前江田已无梁氏后人居住,仅剩下一座几平米见方的宗祠与几台明清时期的梁公祖墓,没有留下任何与宗族历史有关的族谱资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冲绳梁氏的后裔不断前来访亲认祖,经过相关部门与学者的种种努力,终于在连江长龙镇下垱村发现了江田梁氏的后裔及其保留的早期族谱,从中也找到了梁嵩的准确排位与入琉的文字记载。长龙梁氏是江田梁氏的支流,与日本冲绳梁氏关系密切。但长乐江田周边的另外两支梁氏,坚称自己是江田梁氏的源头,特别是长乐境内的金峰梁氏,理由相当充分:一,他们与江田梁氏同邑,地缘关系密切;二,旧谱都追认梁克家为始祖;三,他们族谱世系中都有一个叫作梁骥的祖先;四,金峰旧谱中也提到梁嵩与梁显。五,明清之交,金峰梁氏也有先人入居琉球,并且曾回乡认祖归宗。不过,除了第一个理由无法否定之外,第二、三个理由已被我们排除。那么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是:梁嵩到底是不是金峰梁氏的族人?
长龙《梁氏族谱》所显示的江田梁氏早期的世系是:(1)孟—(2)仲—(3)维—(4)期—(5)景—(6)伯—(7)公—(8)(存名,字缺)—(9)于—(10)克—(11)永—(12)德(或世)—(13)以—(14)时(开始迁往连江)[25]。世系表中有梁嵩准确的排位:他为江田梁氏第九世,同一辈份的兄弟的命名大都以“山”为部首,而以“于”为字辈,如岷、嵩(字于江)、复兴(字于宾)、峦(字于林)、嶽、岱(字于齐)、山(字于镇)、嶨(字于硕)、岊等。其中对梁嵩的记载也非常清晰,其父为梁萱,梁嵩系“萱公子,字于江。由邑庠生应天顺四年庚辰,奉使中山,历官王府左长史,遂家。子一。”[26]其子即梁仁,梁仁之后无世系,也符合中国族谱不再记载外迁支流的习惯。
但金峰《梁氏宗谱》仅在“历朝仕宦”中梁嵩:“十四世……嵩公,字子江。天顺四年举才干中山王府。”[27]这一记载成为今天金峰梁氏争取与琉球梁氏建立宗亲关系的重要依据。而在金峰族谱的世系表与小传中并没有梁嵩的准确排位和记载,梁嵩的名、字与金峰梁氏十四世完全对应不上,金峰梁氏十四世分别以“日”或“王”为部首命名,而以“子”为字辈,如梁玑(字子亮)、梁旵(字子启,即金峰梁氏第一次修谱的主持者)、梁昊(字子元)、梁昇(字子正)、梁琥(字子善)等。很明显,梁嵩是金峰《梁氏宗谱》的添笔,以至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梁嵩之前,金峰族谱还有一个明显的错笔,即以梁显为七世,梁嵩为十四世。[28]这个环峰公,实际上是琉球《吴江梁氏家谱》中提到的有确切资料(神主牌位)可考的人物梁显,他是球阳始祖梁嵩之后的四世祖,如此一来,两谱之中,梁显与梁嵩的辈份关系完全颠倒了。
金峰梁氏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族,明清两朝没有任何高官显宦,但也不乏读书出仕之人。这一宗族的族谱都出自文人之手。如第一次主持修谱的第十四世梁子启(名梁旵,号灵阳),“十六岁入泮,每试高捷”,“文章精密,当时学者宗之”,“时号为十才子”之一[29];第二次主持修谱的第十七世梁文光(名元会,号笔峰),也是遵照父亲的教导,“尊师重友,文论颇超通”。年轻时曾在本县户、工、兵曹等供职,并多次前往京师谋求发展,最终因看透世路险恶,而归隐山林,以堪舆之术谋生,并“常与同时同志者联诗和句以娱其生”[30]。归隐之后,为振兴家族,以遂功名之愿,着力于子孙的教育和门风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梁应科(字汝申,官名维翰,号泗岳)、梁应稚都传其衣钵;其孙辈五人,也多为教读与精通风水地理之人,其中梁君材(字因世,别字规中,入泮之后官名孟)、梁君陈(字尹世,号层石),成为第三、第四次主持修谱之人[31]。而第五次修谱者梁以灼(字树英,官名贡球,别字瑶林)二十六岁入县学,“肄业鳌峰书院,叠考超等”,因“平生耿直,莫干以私”,后被举为金峰乡约长[32]。金峰梁氏族谱以严谨详实的记载而有别于他谱,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错误和失实的记载呢?笔者认为,主要归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名人情结
古人修谱都有向上攀高的习惯,这种心理是不分普通宗族和名门望族的。
福州地区三支重要的梁氏,除了城门梁厝梁氏之外(其始迁祖亦是入闽显宦),其他几支梁氏都以梁克家为始祖,且言之凿凿。以江田梁氏为例,其早期历史没有详细记载,第一次主持修谱的梁行慤(字克著)于弘治谱序中有云:“予上世为光州固始人,有从唐节度使王审知入闽,居长乐之江田若干世,尝有谱系,凡在族者,不幸厄于回禄。”[33]但到清代梁章钜,却坚信自己是泉州梁克家后裔。其在《退庵自叙年谱》中有言:“退庵居士,系出安定梁氏,……由泉州宋丞相文靖公派下分居福州长乐县南乡之江田里,国初迁居福州城中。”[34]不仅如此,最近在晋江发现一方梁章钜起草的“梁氏祖祠碑记”,详细叙述了他与晋江、南安甚至广东、台湾梁氏诸宗联合修建祖祠的经过,并开宗明义地说:“温陵郡治学宫之右,旧有专祠祀我祖宋右相文靖梁公。”[35]梁克家俨然成为福建、广东梁氏的一个公共资产,金峰梁氏也不例外。陈支平先生曾在《福建族谱》一书中指出:“为了提高家族的荣誉,福建民间各家族的族谱都十分重视对入闽始迁祖的记述。这些记述有两个普遍的特点,一是大部分姓氏的入闽始迁祖都是官宦人家,二是许多家族的先祖都是子孙满堂、兰桂齐芳。”[36]一些于汉唐时期入闽的大姓利用宗族早期历史的模糊性特点,杜撰出入闽始祖的显赫身世,其真实性已不大可考;但宋代迁徙福建各地的小姓已经无法与那些开闽的高官显宦攀上关系,于是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些入闽之后的名人挂牌,也不失为一个好举措。对于梁姓来言,宋代的梁克家是个首选。泉州地区《梁氏合修族谱》明确记载,梁克家仅有一子叫梁亿,而分散各地的梁氏族谱中,梁克家的子息却越来越多,如2002年重修的金峰梁氏新谱便采用了梁克家有四子的说法,他们分别是梁傚、梁僎、梁圣、梁亿。他们以梁善为梁僎,从而与梁克家攀上了关系。
金峰《梁氏宗谱》的名人情结还集中体现在“历朝仕宦”卷中。在这里,他们把不相关的泉州梁氏、江田梁氏、永盛南梁氏乃至琉球梁氏的科名仕宦全部列入。试举几例[37]:
(1)“远祖震公,唐进士。”——梁震,生卒年不详,邛州依政人。约于唐末中进士,不愿为后梁朱温所用而归隐,后为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强留为顾问,但他仍不接受任何官职,自号荆台隐士,与长乐金峰梁氏没有任何关系。
(2)“二世祖克家公状元及第,历家枢密院右相,封仪国公,谥文靖。公葬鹤上紫薇山下。克宁公宋进士,克著公宋太学士。”——梁克家为泉州梁氏第八世,生活在宋代1128~1187年间;而梁克宁、梁克著实为江田梁氏第十世,约生活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38],并非如金峰《梁氏族谱》中所以为的与梁克家同辈。
(3)“三世祖善公宋中大夫。”——梁善为金峰梁氏始迁祖,原谱小传中仅载其入赘身份,并无官职爵号。笔者怀疑,宋代租佃制发展,客户阶层庞大,不少没有土地的客户为了入籍当地,不惜以入赘为代价,梁善即其一。后人在重新建构宗族早期历史时,往往攀附于一些名人和修饰先祖,是为更好地立足与发展。
(4)“四世祖汝家四公理学名儒迁永盛南。汝霖一公政和乙未进士,历知秘阁朝议大夫,使金不屈,载郡志。”——梁汝霖,永泰石壁人,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谏议大夫,官至泉州知府;“汝家四公”当指梁汝嘉,与朱熹交好,是福建理学名儒,与兄弟汝霖、汝熹等人从永泰石壁回迁闽县永盛南里(今福州城门),从而开辟永盛南梁氏的历史,与金峰梁氏并无宗亲关系。
(5)“五世祖伯用公荣满序文,登进士科,都重爵,代不乏人。”这里所谓的伯用公,指的是江田梁氏中的第六世梁君器(字伯用),生活在元末明初。隆武年间的黄尧工所作的谱序对其人有详细的描述:“入明初曰君器者,负文武才,值舥漕寇苦闽甚,出粟荡平之,奉诏监军行省,扫除玉田贼林佑廷,以翊我圣祖龙飞,秩授承务郎,即梁之推为始祖伯用公是也。”[39]江田始迁祖为“孟行公”,后人将第六世梁君器视为“始祖”是有原因的。江田梁氏十世祖梁克宁曾对堂弟梁行慤说:“吾家自宣教公而上,世次名氏莫考其详;由高祖伯用公而下,犹有可述也。”[40]梁克宁为梁伯用玄孙,对其生前的业绩还比较了解,梁行慤为了族谱的真实可信,便以伯用为江田始祖进行叙述;而且正是从他开始,晋身官场、克振家声,成为江田梁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型人物[41]。
如此之类,不胜枚举。看到这些记录,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梁嵩会被载入金峰梁氏的《历代仕宦》。
2、历史误会
大致说来,民间族谱短者30年一修(约一世的间隔),长则60年一修(一个甲子的间隔),但真正实践过程中,则要看宗族的经济实力与人才具备的情况。金峰梁氏作为一个普通宗族,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修谱出现不规则的间断,从始迁祖梁善到第十四世梁子启第一次修谱,时间间隔长达350余年,而以后多次重修,间隔数十年至一二百年不等(参见表1)。
表1金峰梁氏历次修谱时间表
这种不规则的修谱,再加上保存过程中遇到的不可抗拒的损毁,使得后来的族谱在追述这段历史时,只能更多地依靠长辈的模糊记忆和口口相传的资料。梁氏族谱保留有历代先祖的小传,但十世祖之前的情况却错误百出,这些错误主要集中在谱载人物的生卒时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手抄的失误,如“泰定(太定)”作“大定”,“至元”作“至大”;一是干支纪年法推算的错误,如“庚戌”作“庚辰”等。不过,第二、三、四次修谱者都家传堪舆之术,族谱在干支纪年上出错,也是颇值得玩味的地方。而对于先祖功业事迹的记载错误,应该说更是一种很有内涵的误会。
比如对于梁骥,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主持第三次修谱的梁君材,已经发现江田梁骥与金峰梁骥在墓葬方面的不同记载,他于康熙元年(1662)追述说:
“十九都族人时皇兄、姪玄(圭)辛丑迁移在大溪居住,说万里公有文集多在陈、谢之家;又传有公遗像,观其面貌俊秀,恍然如生,不胜见晚之恨,闻公墓在□(按:原谱即空格),与吾谱所载葬三层山有异,记此以俟后之参考。壬寅二月末旬孟书。”[42]
这里提到的梁时皇(字春晖)、梁珪(字至铉)父子,是江田梁氏的第十四、十五世祖,他们于清初迁往福州,即成为清代梁章钜的先人,曾以诗文著称,与金峰十九世祖梁君材(主持第三次修谱者)差不多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双方有过交集,甚至因所谓的共同祖先“梁骥”而认为宗亲,而以“族人”相称,但我们的上述研究,表明这只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又如琉球梁氏始祖梁嵩与四世祖梁显,为什么会出现在金峰梁氏的族谱中?这就与清代以来琉球梁氏的认祖归宗有很大关系。《吴江梁氏家谱序》有云:“欲图世次宗派,亦不无世远人湮之感,余切忧之。及奉王命出使中朝,时际鼎革之初,闽地沧桑,日闻鼙皷,效原禾黍,故老无存,有欲问其遗事而末由者矣。至余弟本宁以陪贰奉贡,镛、汉二儿游学中原,每嘱其留心采方,勿忘水源本木之思,幸遇碧山寺释讳廷瑞者,余族叔也,备述前朝梁氏奉迁始末,且出祖谱为据。”[43]根据“镛、汉二儿”的称呼,可以推断写序的作者,应该是生活在明清之际的球阳九世梁邦翰。邦翰生于崇祯十五年(1642),死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享年六十五岁,曾于康熙年间共三次赴闽入京[44]。如《序》所言,其生前已利用各种机会亲自到福建祖籍地探访未果,其子侄最后为他找到自己的根来自长乐江田。无独有偶,在金峰《梁氏宗谱》中,也有一条关于琉球梁氏回乡访祖的记载。金峰梁氏传到十五世,分为天、地、玄、黄等四房,其中黄房支派繁衍到二十一世“洪”字辈时,一名长姐者入琉。谱载:“(二十世祖)讳道宣,字公义,行二,用世公次子,娶湖东刘龙峰之女,生一男名长姐,及长,流荡外省,不知何时入琉球国,有后裔寻问,回来拜祖。”[45]长姐约生活在明末清初,与琉球人梁邦瀚的生活年代相近,其后裔从琉球回来寻根问祖,与梁邦翰及其子侄的类似举动叠加在一起,因此金峰梁氏很自然地将自己与江田梁氏联系起来。
可以看出,金峰梁氏的失真,一半源于攀附心理,一半出于误会,作为读书人,很容易判断出这种对与错,但修谱的金峰梁氏先人,都回避了这些问题,甚至刻意模糊历史的意象与宗族的边界,带有某些功利实用主义。2002年,金峰梁氏重新修谱,却没有正视这些历史错误,为了加强与海外、周边梁氏的宗亲关系,为了加强说服力,反而对宗族早期历史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正”,表现在:一、放弃了始迁祖梁善,而以梁僎代之,把梁僎作梁克家次子,与泉州梁氏攀上关系。二、放弃了旧谱谱序中人人称颂的“中兴之祖”梁禄(第七世)及其以上的先祖,而以江田世系代之。[46]我们曾经追问金峰梁氏所委托的民间修谱师,“修正”历史的依据是什么?修谱师如是说:“我们编谱的原则是,只要有利于宗族的发展,一切都不是问题。族谱修好之后,将旧谱在祠堂烧毁,而后这个宗族人丁兴旺、经济发展,这就说明新谱得到了祖先的认可。”笔者认为,宗族修谱,是为了解决“我的祖先从哪里来”等问题,等同于编纂一部历史,“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才是编写者真正应该秉持的态度,如果为了现实需要而随意篡改族史,那么在信息技术时代,很容易被人看出漏洞,难以自圆其说,族谱的真实性将受到质疑。又由于长乐金峰梁氏与福州城门梁氏(即“永盛梁”)在与日本冲绳梁氏认亲的过程中,互相攻击与诋毁,族谱中的缺陷更是昭然若揭,一目了然,这将给外人贻笑大方,落下话柄,是修谱者应该引以为戒的。
注释:
[1]成化十五年谢文著所作的《序》中说:“观其谱牒,始祖乃泉州人也,实出于大宋南渡相臣梁克家状元宰辅,乃弃仕游学至是邑,以其子善入赘于里之和风,迁于双桂石下居焉,名其地曰西梁,旧牒班班可纪。”见金峰《梁氏宗谱》,福建师大图书馆1992年据长乐梁氏清修本复印,第11页。
[2][4](清)梁君陈重修:金峰《梁氏宗谱》,1992年据长乐梁氏清修本复印,福建师大图书馆藏,第83页,第47~48页。
[3]金峰《梁氏宗谱》,第46~47页。谱中记载梁禄,“生于淳佑(祐)三年癸卯六月,卒于至大壬午年十月”,淳祐三年(1243)为干支癸卯年无误,但卒年至大壬午年不大准确。至大系元武宗海山年号,分别为至大元年(1308,戊申),至大二年(1309,己酉),至大三年(1310,庚戌),至大四年(1311,辛亥),至大年间无干支壬午年。距离最近的壬午年为至元十九年(1282),以此计算,则梁禄卒年仅四十岁(1243~1283)。
[5][6]金峰《梁氏宗谱》,第44页。
[7]金峰《梁氏宗谱》,第11页。此处可以再次佐证金峰梁骥约生活在元初(1270年左右出生)。到明成化十五年(1479)谢文著写此序时,刚好有200年时间,“延及于今,又七世矣”则为合理的说法(一世约间隔25年)。相反,如果是洪武九年(1376)受荐的江田梁骥,在100年后不可能繁衍出7世之多。
[8]梁善后代又迁往东边,故有西梁、东梁之分,实相距不远。
[9]之所以说这种算法比较保守,是因为古人结婚虽早,但因生育不确定性、孩子夭折、第一二胎为女儿等原因,造成父子之间的代际往往超出25岁。
[10]金峰《梁氏宗谱》,第25页。
[11]乾隆《福建通志》卷22。
[12][13][14][15]金峰《梁氏宗谱》,第11页,第16~17页,第50~51页,第47页。
[16]小传对梁禄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妻生卒时间也记载得很清楚:“娶旒峰陈翼公(字君凤)之次女端姐,生四子”;“妣生于淳祐二年壬寅,卒于至大庚辰三年,合葬三层石山下”。陈氏生于淳祐二年壬寅,即公元1242年;但卒年有误,至大三年为1310年,干支纪年应该为“庚戌”,与“庚辰”有一字之差,这应该是古人推算错误。见金峰《梁氏宗谱》,第46~47页。
[17]景炎为宋端宗赵昰年号,共使用三年(1276~1278),“大定”疑为“太定”笔误,即泰定,为元泰定也孙铁木儿年号,共使用五年,泰定乙丑年是为1325年。
[18]祥兴为宋卫王赵昺年号,仅使用两年(1278~1279),祥兴二年即1279年。天历为元文宗图帖睦尔年号,共使用三年(1328~1330),天历己巳年为1329年。
[19]首先是第九世日暖(1286~1344),他出生时,父亲梁元坚仅8岁,母亲仅7岁;德载(1295~1341)作为长子梁骥之子,则比日暖更小。其次是第十世德载长子杲卿(1308~1348),其出生时,父亲仅14岁。而到第十一世必驻三子梁进(1358~1415),其出生时父亲已46岁。
[20]民国《长乐县志》卷十四下《选举志下·荐辟》载:“梁骥,以茂才荐,任县丞。”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41页。
[21]长龙《梁氏族谱》:“梁骥,伯治公子,字公选,由邑廪生应洪武丙辰年茂材,举授北直隶大兴县丞、县知县。”连江县长龙镇下洋村下垱梁氏宗族藏本。
[22]金峰《梁氏宗谱》,第47~48页。
[23]金峰《梁氏宗谱》,第73~74页。
[24]《梁氏家谱》(一世梁嵩),见《久米村系家谱》(下),(冲绳)那霸市计划部市史编辑室1980年,第752页。
[25]从“克”之后的字辈在梁章钜《江田梁氏诗存》中也得到印证,从而证明了长龙梁氏族谱记载的真实性。
[26]长龙《梁氏族谱》,连江县长龙镇下洋村下垱梁氏宗族藏本。
[27]金峰《梁氏宗谱》,第63页。为了符合金峰排辈,修谱者刻意将“于江”改为“子江”。
[28]金峰《梁氏宗谱》,第62、63页。原载,七世祖“显公字环峰,中山王府,十八年加正议大夫”。
[29][30]金峰《梁氏宗谱》,第55页,第144~145页。
[31]梁文光年轻有志,一心想博取功名而未遂,因此在解职之后,“因延师八载,日课子以诗书,欲挽中兴之盛”,在他的培养之下,长子梁应科“二十岁入泮,三十岁食饩于庠”,次子梁应徲“承父堪舆之术”。 对于稍长的诸孙,“读书所由之路,缺则补之,草则芟之”,要求也非常严格。梁应徲因才干出众,被推为保长,所以在对待宗族事业也很热心,“尝以修谱事嘱姪因世曰:‘吾以塂舆奔忙,未遑及此尔,可继吾志而修之。’”可以说,关心家族发展、重视子孙培养、关心宗族公共事业、为邻里排忧解难,都是从梁文光那里继承而来的。因此,崇祯、康熙年间,孙辈梁君材、梁君陈两次修谱,实际上是这个家族的一个传统。参见金峰《梁氏宗谱》,福建师大图书馆1992年据长乐梁氏清修本复印,第147~148页。
[32][33]金峰《梁氏宗谱》,第195页,第2页。
[34]《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归田琐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9页。
[35]http://tieba.baidu.com/p/3470288798。
[36]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37]金峰《梁氏宗谱》,第62~65页。
[38]由于江田梁氏族谱下落不明,我们仅能从长龙梁氏族谱进行推算(“克”为江田梁氏字辈,如第十世梁继厚,字克重;梁继增,字克培)。由梁行慤(字克著)于弘治年间所写的谱序(保存在金峰《梁氏宗谱》中)中提到梁克宁:“堂兄克宁公年倍长庆视,尝述所闻,颇陈其枕。”民国《长乐县志》亦载:“梁行悫,字克著,江田人。壬辰会试副榜元,处州教授,国子监博士。”
[39][40]金峰《梁氏宗谱》,第7页,第2页。
[41]比如受其恩荫,梁伯用的侄子梁骥开始出仕。黄尧工谱序有载:“其从子骥膺辟荐宰畿辅有声,自是贤科接踵,忠孝蔚兴,弓冶箕裘,家声克振。”金峰《梁氏宗谱》,福建师大图书馆1992年据长乐梁氏清修本复印本,第8页。
[42]金峰《梁氏宗谱》,第51页。金峰梁氏十九世梁君材字因世,号规中,入泮之后官名孟。
[43]《梁氏家谱》(一世梁嵩),见《久米村系家谱》(下),冲绳:那霸市计划部市史编辑室1980年,第752页。
[44]琉球的梁邦翰分别于康熙三年(1664)为庆贺事作为王舅通事赴闽入京,在内地滞留三年;康熙九年(1670),再次为上京都通事赴闽入京,又在内地滞留三年。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再次为进贡兼请封事,以副使的身份赴闽入京,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月才回到福建,六月回国。
[45]金峰《梁氏宗谱》,第154页。并载:“公生万历乙巳年(1605)十一月十二日某时,卒崇祯丁丑年(1637)二月九七日某时,葬山边祖父墓侧,氏改醮。”那么梁长姐入琉应该是清康熙以后的事情。
[46]即其旧谱世系为:①梁克家-②梁善-③梁添-④梁庆-⑤梁和-⑥梁嗣-⑦梁禄-梁骥、炎发、天佑、元坚;新谱世系改为:①梁克家-②梁僎-③孟行公-④仲行公-⑤维行公-⑥期美公-⑦景一-⑧伯治-⑨梁骥、炎发、天佑、元坚,其中从 “③孟行公”至 “⑧伯治”,实为江田梁氏先祖。
〔责任编辑蔡惠茹〕
The Distor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Dimensio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alogy of Liang Family in Jinfeng Town,Changle City
Sun Qingling
The Liang family in the town of Jinfeng and Jiangtian is regarded as the two distinguished families,who immigrated in the Song Dynasty,and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They knew little about their ancestral origin.In recent yea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as been becoming tangled since the Liang in Okinawa,Japan (identified as Fujian 36-surname descendants)continuously traced its roots.The Geneaology of the Liang Family in Jinfeng compiled by the descendants in the Qing Dynasty is of significant historical value to interpret the history of the Liang family.But there still seems to be some confusion in the genealogy.For example,the record of several prominent forefathers such as Liang Kejia,Liang Ji,Liang Yuanjian and Liang Song were traditionally far-fetched.The roots of the problem partly lie in the celebrity complex during the course of family integration,and partly rest with the wrong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he compilers.This paper,interpreting the genealogy,aims to figure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ang family in Ryukyu and in Jinfeng of Changle
he Liang family in Jinfeng,the Liang family in Jiangtia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yukyu, the interpretation of genealogy
孙清玲(1973~ ),女,福建福鼎人,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
2016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琉球梁氏始祖梁嵩的宗族源流研究”(FJ2016B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