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莉君 王亮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从痰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陆莉君 王亮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类风湿炎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均予西药规范化治疗,其中治疗组另以痰瘀论治为重点加用中药煎剂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口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关节肿胀数、疼痛自评分、血沉及血小板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从痰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痰瘀论治;桃红四物汤;二陈汤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多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外周关节受累为主,常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从痰瘀论治出发介入中药治疗可取的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RA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男4例,女18例,年龄(56.77±9.63)岁,病程(9.41±5.07)年。治疗组男4例,女18例,年龄(56.59±9.83)岁,病程(10.50±9.42)年,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联盟共推的最新RA分类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实用中医风湿病学》[2]制定痰瘀痹阻证的临床标准:①主要症状:关节肿胀刺痛,固定,昼轻夜重。②次要症状:肢体麻木,肌肤局部紫黯或有瘀斑,关节变形,口唇紫绀,舌苔腻或紫黯,脉滑或涩。符合主要症状及3个或3个以上次要症状即可诊断。
1.3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原有肝肾功能损伤患者。
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西药规范化治疗:非甾类抗炎止痛药或小剂量激素(≤10 mg/d),甲氨蝶呤片(10~15 mg,每周一次)或来氟米特(20 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关节肿胀明显伴变形者加地龙,肢体麻木者加木瓜。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为1个月。
2.2 观察指标:关节肿胀数、疼痛自评分(根据数字评估分量表由患者自我评价)、血沉、血小板。
2.3 统计学处理: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关节肿胀数及疼痛自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及患者疼痛自评分均有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及疼痛自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及疼痛自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关节肿胀数疼痛自评分治疗组治疗前14.14±7.01 5.77±2.11治疗后7.41±4.94*△3.09±1.60*△对照组治疗前15.23±6.55 5.36±2.19治疗后10.50±5.12*4.14±1.81*
3.2 两组患者血沉和血小板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沉和血小板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患者血小板下降均未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低限(100×109/L),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沉和血小板比较
3.3 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开始治疗后每两周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对照组6例、治疗组4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考虑与西药使用有关,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临床观察。
RA属于中医“尪痹”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阻滞经络关节所致。诸邪阻滞,气血、津液运行失畅,则“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既是RA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贯穿于RA的整个病程。本研究选择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为治疗主方,以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功。其中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取桃仁、红花强劲破血之效,配合熟地甘温,当归、芍药养血,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全方以祛瘀为核心。二陈汤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宗《金匮要略》所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融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等法所创,为祛痰的基础方。方中半夏长于燥湿化痰,陈皮长于理气健脾,佐以茯苓,与陈皮相配使脾气得畅,运化有权,以杜绝生痰之源。
本研究选取痰瘀痹阻证最典型的关节肿胀、疼痛为临床观察指标。实验室指标则以血沉、血小板[3]为代表,血沉和血小板均可反映RA活动期炎症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以痰瘀论治为重点加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方,能更有效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及控制疾病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至于从痰瘀论治介入中药治疗是否有助于缩短或减少西药的使用、是否可延缓骨质破坏的发生等有待进一步延长观察疗程以明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6-119.
[2]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肖敬,尹智功,蒋耀平,等.蒋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与血小板参数及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6):1314-1316.
R282.7
B 学科分类代码:36010
1001-8131(2016)06-0685-02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