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部,天津 30019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徐克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部,天津300193)
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成因点评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注射剂配伍不当、超浓度或超剂量使用、溶剂选择不当以及超疗程使用等。针对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适应症、疗程、使用禁忌、注意事项和使用剂量等有关药品应用说明应认真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设施设备,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成分物质,经分离纯化精制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灭菌制剂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1]。中药注射剂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中药新剂型,它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等诸多优点[2],能较好地发挥治疗急重症的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西药疗效。中药注射剂是现代高速发展社会中对传统中药的很好的延伸发展。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时间涉及多个品种,并累及全身多个主要器官[3]。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工作方案(此工作方案是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三条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药监局制定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方案)。探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并对中药注射剂如何更好更合理使用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应用建议。
1.1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过敏反应:多见皮肤瘙痒、皮疹、潮红、荨麻疹;循环系统:可见胸闷、心悸、心动过速、胸痛、背痛等;还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急促、胸闷气促、喉头水肿等;血管损伤如注射部位静脉疼痛、静脉炎、脉管炎;循环系统症见寒战、发热、色苍白、大汗淋漓等;消化系统症见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便秘,少见消化道出血、黄疸、呃逆等;其他还有表现为骨骼肌肉疼痛、感冒症状等。
1.2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表现有:药物的成分所致,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配伍不当,超剂量或超浓度使用,用药时间过长,滴速过快及个体差异因素等造成不良反应。
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据统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为50%以上,以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应引起重视,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影响因素有多种。
2.1成分影响包括:主要成分、未检测成分、辅料;中药材本身成分很复杂,存在着许多未知成分,存在许多未知的对人体有害成分,其自身质量也不稳定,因此,这就注定了注射剂的内在质量不稳定,也导致疗效不稳定,也影响安全性。中药注射剂基本上所含有的大量微粒都有颜色,说明药液中有中药颗粒存在,即使颗粒很小到不被肉眼看到,但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具体颜色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目前还未能完全检测清楚,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对中药注射剂需进行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有了法定依据。
2.2溶媒影响患者输液时大部分要使用溶媒,溶媒是小容量中药注射剂输入静脉的载体。当药液被溶媒溶解或稀释时,药液内微粒会迅速大幅增多,而这些不溶性微粒可引起人体静脉炎,热源反应,过敏反应,局部组织坏死等可怕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2.3给药途径影响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不同途径给药的中药注射剂,两者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收集的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绝大部分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由于中药注射液含有多种有效成分,静脉给药时产生大量抗体及抗原抗体结合的倾向性,结合程度比其他给药途径严重。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后,其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鞣质等这些致敏成分会刺激抗体而发生变态反应[5]。
2.4滴速影响中药注射剂具有一定刺激性,滴速过快可使瞬间进入静脉药物过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易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静脉变硬,甚至静脉炎等。因此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要求,不应擅自改变。
2.5个体差异影响包括患者过敏史、肝肾功能不全及一些特殊人群,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情况下与药品的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他们往往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也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不同的体质、年龄、性别对中药的耐受力也不同;对于特殊人群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该要小心谨慎,如体弱的老人,幼儿,妇女月经期,哺乳期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6],还有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等,他们极易产生不良反应,除中药本身的毒性外,某些人先天不能耐受某些药物,因此在中药注射剂实际使用中应该要对这些患者进行重点的监测。
2.6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常需要与输液配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常发生微粒变化,配伍后不同粒径的微粒有倍增现象,倍增程度与微粒粒径及所配伍输液品种不同而异,中药注射剂本身成分就复杂,其稳定性受温度,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易引起配伍变化,如pH值改变,颜色加深,发生沉淀使澄清度改变等,而影响注射剂的质量,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7],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该要严谨,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使用,如果必须进行联合用药,则需要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中药注射剂的时间间隔等问题重点考虑清楚。还需注意,在联合用药时,上一种输液结束,开始下一组的输液剂时如果未冲管或管冲洗不净,也是发生这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另外,中药之间配伍如果违反了“十八反”和“十九畏”也产生不良反应,如同时使用海藻与甘草,丁香与郁金,附子与半夏,人参与五灵脂等,现在虽然在临床应用中有对“十八反”有不同见解,但是如果不能准确掌握其适应症和配伍比例时,则应尽量避免使用[8],以防产生不良反应。
2.7超时使用影响不同的药物各自皆有其不同的偏性,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伤害,如长期用人参,就可造成人参综合征而出现兴奋、焦虑、胸闷、气喘、烦躁不安等[9];药品的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应用,特殊情况需超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字。
2.8用药时间过长影响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中病即止”,经治疗症状消失时,就应及时停药[10]。有些医师信奉中药无毒或很小之说,不重视中药的毒副作用,不考虑国家药典和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凭借经验用药,经常超剂量超时用药[11],都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也有部分问题是由于医生粗心造成失误所致。
2.9中药注射剂应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仍属于中药范畴,应遵循中医用药要辨证施治原则,许多西医使用中药注射剂缺乏中医理论指导,临床上常是“中药西用”,辨症而不辨证,有些西医师常常不辨寒热虚实,发热就用清开灵针,感染就用双黄连针,而心血管病就用丹参针,体虚就用参脉针,殊不知同一种病也要辨明寒热虚实,对证用药。
中药注射剂虽然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应该非常要重视合理用药问题,加强临床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让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根据近年总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为了更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现总结提供如下建议。
3.1询问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反应史、家族史,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进行用药的综合考虑,适当给药,过敏体质特别是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3.2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辨证施药,严格掌握药物的功能主治[12],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3.3控制好药液滴速,规范操作配液时应注意药液配制顺序及加药方法,配药后放置时间会影响药液微粒稳定性,放置时间越长,越会增加污染机率[13],因此应尽可能缩短药物配液后放置时间,最好现用现配。
3.4个体化用药对于中老年患者、妇幼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要仔细区别对待,谨慎用药[14]。另外不同的药品具体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应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规定执行,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5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避免在同一容器中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如需联合用药应用时,应充分考虑药物间相互中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时间间隔[15],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避免服用药性相反相杀相畏的药物。
3.6完善应急措施如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如注射或口服胃复安、氯苯那敏、地塞米松等,以及时制止不良反应发生。
3.7保证药品质量当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瓶身有漏气,裂纹时不能再使用,并要及时与药学部沟通,以保证用药安全。
中药注射剂仍然属于中药范畴,应用时要以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遵循中药辨证论证的基本原则,做到药证相符,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避免大剂量,长期用药,以导致的体内大量蓄积,尽可能避免一切甚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还应广泛开展临床药师工作,临床药师应经常深入临床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正确引导医务人员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途径,疗程使用中药注射剂,并常要随机抽查在进行治疗的病例,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建立不良反应及时上报机制,并把临床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院方形式及时反馈给科室,以真正做到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有效。
[1]郭跃山.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探讨[J].首都医药,2014,21(2):46.
[2]郅亚西.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J].首都医药,2011,18 (8):41.
[3]步寿谞.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7):107-108.
[4]吴昊,谭光羡,蒲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J]. 2011,17(19):146-147.
[5]谢紫薇.69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4):323-325.
[6]林云刚.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221-222.
[7]王兴国,史耀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探索[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154.
[8]李亚玲,李俊.中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5):457-458.
[9]石晓萍.不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风险[J].临床合理用药,2010,3(7):65-67.
[10]韩冬.2010-2012年某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J].中国医院评价与分析,2013,13(11):980-982.
[11]殷志萍,李莉.门急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5):566-568.
[12]张欣.医院机构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13]徐美亚.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3-84.
[14]李蔚梅,周红林,潘金霞.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成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70-71.
[15]许莉.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 (4):40-41.
(本文编辑:滕晓东,于春泉)
Reasonable appl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XU Ke-ming
(Medicament Departmen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jections,summarize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and discus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injections.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CM injections were analyzed.The adverse reaction causes of TCM injections were mainly shown on unreasonab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improper clinical application,pati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improper operation of injection compatibility,heavy concentration or over dosage,inappropriate solvent selection,and application exceed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etc.For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CM injections,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rate,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drug instructions on indications,treatment course,contraindications,precautions and dosage,et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adverse reaction;rational drug use
R969.1
A
1672-1519(2016)07-0411-03
10.11656/j.issn.1672-1519.2016.07.08
徐克明(1964-),女,药剂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