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2016-02-10 20:12:07尤国珍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江泽民马克思主义

尤国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尤国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北京10010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邓小平特别重视社会主义建设中意识形态发挥的特殊作用,指出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鲜明特点和基本方针。江泽民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胡锦涛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重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建设正面宣传的重要作用,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这些思想一脉相承,对新时期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建设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人心向背,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不同时期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考察和梳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心和勇气重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个新的成果——邓小平理论。其中,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多次指出:“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1]18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强调抓治理整顿和国民经济建设,但意识形态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指出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2]209,因为“如果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3]706。邓小平特别重视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认为必须从思想上找原因,从意识形态建设入手,加强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在总结一度泛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强调:“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纠正的措施也不得力。”[4]325邓小平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国家的发展中地位同等重要,要从全面性和战略性角度看待这个重大问题,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意识形态建设。

(二)归纳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点与核心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邓小平多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1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左”和“右”的观点,邓小平坚决捍卫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作用,提出要肯定毛泽东的伟大历史贡献,坚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多次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指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青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4]116

(三)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

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首先,他认为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但不能忽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目的。他多次纠正不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要摆脱贫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其次,邓小平特别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4]63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果不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再次,邓小平多次强调文化思想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认为“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2]183。最后,邓小平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作用。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潮,邓小平强调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特殊作用,认为他们的言行对群众起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发展面对着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考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决了党的建设的方向性问题,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一)认为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度过了艰难险阻后仍然蓬勃向上,在此期间,江泽民特别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这方面工作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5]160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人轻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倾向,江泽民特别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认为“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管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政治保障的,因此我们说它是立国之本。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或者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的不好,就会在政治方向、政治保障上出问题,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不能成功”[6]215。可见,江泽民已经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去审视。另外,江泽民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指出:“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6]400

(二)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江泽民多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思想道德负面问题。1996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再次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9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建设领导权思想

江泽民提出了如何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方式方法,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江泽民多次强调,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党对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党的十五大明确规定了建设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上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力量,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6]224江泽民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相结合,防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的渗透,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三、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作用。他提出,要在理论创新中重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在推进理论创新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8]685胡锦涛认为,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作用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9]158。另外,胡锦涛还强调充分利用新技术对理论宣传的重要促进作用,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利用。他指出:“舆论导向正确,社会稳定,人民团结,事业兴旺,是党和人民之福。”[10]79

(二)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引领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当代中国各种思潮纷繁复杂,要特别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和导向作用。胡锦涛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1]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占有核心地位,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三)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为保持党的先进性,胡锦涛特别重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胡锦涛指出:“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12]因此,面对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重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必须特别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把这一任务作为党的建设中的永恒课题。

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党情、国情和世情的新变化,对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有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形成了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观,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当前,经济建设仍然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但对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放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意识形态工作都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它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人心向背,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灵魂。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13]192所以,要充分重视这项工作,要求“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到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政治责任,决不能让领导权旁落”[14]156。

(二)重视正面宣传工作在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只有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调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才能牢牢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宣传部门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巩固中的作用,强调所有宣传思想工作单位和部门都要旗帜鲜明的坚持党性原则,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4]15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他认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4]154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网上舆论引导工作,认为网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大变量”。他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15]83

(三)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强调既要总结历史经验,又要学会改革创新。中国共产成立90多年来,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进程中,都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阶段和任务不同,但始终不断提升掌控意识形态的能力,并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认真总结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意识形态工作还要重视改革创新,这其中既包括打破传统思想定式的理念创新,也包括适应信息化社会新情况的手段创新,还包括重视基层一线的基层工作创新。另外,还要创新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方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要坚信“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4]156。

综上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虽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这些思想全面系统回答了不同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重要性、现实针对性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它们作为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内容,对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12]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4.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王玉华

D261.5

A

1009-0169(2016)09-0015-04

尤国珍(1981-),男,山东临沂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江泽民马克思主义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大江南北(2023年1期)2023-01-16 12:55:44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当代党员(2022年23期)2022-12-20 07:46:48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江泽民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
军事历史(2004年1期)2004-11-22 07:40:30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
军事历史(2004年2期)2004-11-22 0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