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团宁波市北仑区委
从供给侧着力实现服务水平新跃升,以结构性改革构建共青团工作新格局
文 | 团宁波市北仑区委
各级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进入新常态的共青团面临一系列矛盾和挑战,突出表现是团组织的服务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青年需求,存在服务资源缺配、错配和滥配现象。我们认为,推进共青团改革创新也要抓住供给侧来做文章,将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改革主攻方向,着力在组织结构、项目结构、信息结构、产品结构上实现新跃升,切实增强服务供给结构对青年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努力构建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新格局。
一是深化区域化团建。探索组织覆盖面与区域开发建设同频共振,在北仑“一区三城”空间布局下,团的元素要在中心城区“现代化、品质化”、滨海新城“国际化、时尚化”、滨江新城“绿色化、智能化”建设进程中有效嵌入、无缝对接,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协同推进,实现组织覆盖有方向、有内容、有资源、有影响。二是探索产业化团建。针对港口经济圈核心区“六大主导产业”和“一带一区一城六基地”的九大产业基地布局,通过与基地平台、行业龙头、产业园区合作,重点在临港工业、国际物流、汽车制造、模具等领域率先突破,探索有北仑特色的产业链团建工作。三是巩固层级化团建。巩固学校、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团建“基本盘”,在直属团组织管理上,以“区域贡献力、辐射带动力及成长潜力”为重要衡量依据,建立“可上可下”的梯队式动态管理模式;培育“两新”组织、互联网企业等新兴领域团建“增长极”,坚持“强化调研、明确政策,活动先行、组织渐进,依托党建、典型示范”的方法成熟一个建一个。
一是优化项目运行。推动团区委机关“扁平化”改革,建立“1+X”的机构设置格局,“1”即综合部,负责基础团务、后勤保障及重大活动综合协调,“X”即重点工作项目组,集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二是创新项目设计。一方面盘活存量,开展寻找最美“港口经济圈”代言人等宣传展示活动,让“号、手、岗、队”等“青”字号品牌工作“老树开新枝”。另一方面寻找增量,在党政关注但无暇顾及、社会所需但无利可图和共青团所能所及中寻找交集,实现从0到1的突破。如“青年人才驿站”项目助力政府引智引才,“专业分享汇”“学霸工作室”项目服务青年求知求学,“特殊青少年社会观护”项目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中国海洋垃圾检测”项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三是培育项目团队。抓住政府职能转移机遇,打造青少年事务资源枢纽平台,动员志愿团队、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三支重要力量,以社会化运作方式撬动市场和社会资源。如成立全市首家区级志愿者学院,引入“志愿云”管理系统培训专业化团队;联合律所、心理咨询等机构组建特殊青少年社会观护团等。
一是实现“青年之声”与共青团工作全面融合。全力承接智慧共青团建设试点任务,建设网上团务工作平台,构建“组织、人员、项目资源”三大基础数据库,实时查看组织情况、发布活动信息、对接各类资源、开展工作考核等,实现互联网与共青团工作的深入融合。二是实现“青年之声”与“综合服务平台”全面融合。推动综合服务平台各类服务项目与“青年之声”各大服务联盟融合,将服务团队培育成“青年之声”平台的服务联盟。进一步优化服务联盟的服务能力,让服务联盟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三是实现团内团外全面融合。推进基层团建网格与综治网格的深度融合,依托综治网格信息员队伍延伸“青年之声”的基层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基层青年的所思所需,指导共青团服务产品、服务渠道的优化。四是实现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依托“微邦APP”,打造全区团干部“朋友圈”,形成基层团组织到团区委机关独立的信息传递渠道,畅通“青年声音”的传播。做强“青年之声”平台各类服务联盟对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资源输送,让基层团组织“公转”与“自转”并行。
一是拓展产品渠道。线上运营维护好“淘宝公益店”拓展好“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将政府、企业等提供的服务资源批量转化为“产品”。线下分层分类打造实体门店,在青少年宫新开“旗舰店”,依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志愿驿站打造“精品店”,整合“我是农民”“门差”电商的基层网点布局“便利店”,让天下没有难找的青少年服务。二是提升产品质量。用项目化方式整合人、财、物等资源,不断将共青团的组织人力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服务优势。严格产品准入标准,对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服务数量进行规范,明确产品专员让青年能够获得稳定常态的服务。三是跟踪产品评价。结合“五进五联五办”为主要内容的“共青团大脚掌走基层主题实践活动”,让街道(镇)团干部不但当好产品“促销员”,更要当好服务“回访员”,通过基层大调研、大走访掌握青年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创新引入第三方测评等方式,结合淘宝信用评价大数据,不断提升改进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