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峰
北欧出招应对老龄化
文高峰
北欧国家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北欧5国目前总人口为266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02万,所占比重约为18.9%。
根据联合国有关指标,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是“老龄社会”,超过20%则是“超老龄社会”,北欧各国已处于“老龄社会”晚期。
为了有效应对老龄化冲击,北欧国家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改革养老保险体系。为缓解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北欧国家积极鼓励和促进个人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在确保国家养老金基础保障功能的同时,大力推动职业养老金发挥主导作用,鼓励个人自愿积累的养老金发挥补充作用,并更多地将养老金与个人一生中的总收入挂钩。
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除了传统的居家养老、日间照料、24小时看护等养老服务外,北欧国家近年来探索了一些创新养老服务。
首先是预防性养老服务。除传统医疗保健外,要求医生为老年就诊者设计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案并跟踪评估实施效果;广泛推行老年人防摔倒宣传活动,并将上门挂窗帘、换灯泡等纳入市政服务体系,尽量降低老年人意外受伤几率。
其次是监护居住服务。规划并建设一批以行动便利、安全易用为首要目的的老年住宅提供给老年人租住,配备无障碍设施和医疗监控、电子呼叫等设备,租户可随时请求上门护理服务。
再次是互助养老服务。在社区建立互助养老中心,并提供一定资金帮助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共同生活,相互照料。
改革养老护理照料体系。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年人的护理和照料问题。在北欧的福利制度体系下,绝大部分养老所需资金来自中央拨款和地方政府税收,只有极少部分来自老年人的个人缴费。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使公立机构改进服务,北欧国家近年来纷纷实行“养老券”制度,老年人持政府发放的服务代金券购买养老机构的服务,养老机构再凭代金券向政府领取资金。此举改变了政府预先向公立机构直接拨款导致其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竞争压力的局面,也为在相关行业中引入私营机构参与竞争创造了条件。目前,瑞典私营机构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占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
积极鼓励民众推迟退休。北欧各国将延迟退休视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保持社保缴费规模、降低支付压力,北欧各国近年来严格控制职工提前退休,取消了一系列原有的提前退休规定,并努力提高临近退休年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