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卢山
长安铃木 如何重戴滑落的皇冠?
□本刊记者 卢山
对于铃木来说,是到了重新认识中国市场的时候,也是到了真正信任中国合作伙伴的时候。尽管已经错失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时代,但是仍有相当漫长的白银时代为一个品牌的发展提供养分和基础。而这一次,长安铃木不该、也不能再错过。
不久之前,一篇名为《长安铃木半年也才赚套小一居》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这篇文章写到:2016上半年,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仅183万元。同期,北京平均房价已达4万/平米。长安铃木半年183万元利润仅够在北京买套40多平米的小一居。
这显然是一个颇为博眼球的比喻,也由此得出了一个长安铃木情况恶化的结论。其实,类似的观点并不鲜见,不仅是针对长安铃木,针对其他企业的也不少。尽管是基于一个基本事实(盈利183万元),但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的做法则难免有失公允。
长安铃木内部人士表示:“或许媒体只看到今年上半年长安铃木只赚了183万,却没去看去年同期亏损了多少?!”
根据2015年长安集团年报,长安铃木从2015年全年亏损-39200(万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183万,这一对比足以说明问题的情况。
事实上,长安铃木的现状和外界的猜测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甚至是南辕北辙。通过上半年的调整,长安铃木的市场表现从第二季度开始得到改善,并于第三季度达到批发同比增长16.8%、零售同比增长11.3%,重点产品批发增长60.7%,零售增长85.8%,经销商盈利比去年同期提高一倍以上。
这一业绩表现,让长安铃木的中日股东双方都感到十分满意。相比外界的急躁,长安和铃木显然都有更多的耐心和意愿,让长安铃木重归正轨。而长安铃木市场表现的反弹,也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的信心。
据悉,在今年年底之前,长安铃木将会发布重要的品牌新战略规划,这将是长安铃木重新崛起的开始。种种动作表明,在经历了过去的失利之后,长安和铃木正在努力加码合作,让这个拥有独特优势的品牌重焕生机。
全新维特拉上市,标志着长安铃木开始由“制造型公司向市场型公司”的角色转换。而想要实现这种形象的改变,长安铃木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产品,还有营销、渠道再到品牌重塑的整个体系问题。
尽管中国不断严苛化排放政策,但是与之相对的限购政策却让中大型车大行其道,这让以小车见长的长安铃木很受伤。而长期的低价小型车战略,不仅让长安铃木的品牌形象难以提升,其经销商的水平也普遍较低。
从全新维特拉开始,长安铃木开始了产品年轻化与品牌新锐化的调整。根据计划,长安铃木将会有多个全新和换代车型,这些新产品将打破长安铃木过去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以全新年轻化的姿态重新投入到主流战场的竞争。
与此同时,长安铃木也启动了新的品牌升级计划,推出了围绕年轻价值的“2016激Young计划”。其中,从维特拉“敢行之旅”系列活动,到以音乐为切入点的“长安铃木维特拉2016城市音乐巡展”,都意在重新将年轻消费者拉回到长安铃木的店中。
完善渠道能力,提升销售和服务水平,是长安铃木走向健康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在此前《汽车人》的报道中也曾报道,长安铃木2016年已经开始启动渠道的重新梳理和建设工作。就像长安铃木扭亏为盈一样,在新产品的带动下,2016年其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也较上一年提升一倍以上。
这极大地提振了经销商的士气,而连续性的店头活动和商务政策,让消费者不断回流,长安铃木的经销商也逐渐找回了曾经的感觉。经销商有钱赚,才有动力去改善销售和服务,才不会让品牌提升成为一句空话。而一个拥有健康网络的品牌,才可能长期稳健的发展。
铃木作为一家日本公司,本身有着众多鲜明的特点。好的一面是,铃木依然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能力,其在越野车领域的积累,并非其他品牌短时间可以超越的优势。这一点在全新维特拉这款小型硬派SUV身上就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在SUV大行其道的今天,利用好这一优势完全可以帮助长安铃木起死回生。
另一方面,在铃木的精益思想的主导下,长安铃木的产品质量非常过硬,其产品一次下线合格率高达97%,这一方面证明了长安铃木生产环节的技术优势,也保证了其拥有笑傲众多对手的生产成本管理能力,保证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利润率。
不好的一面也非常明显,日系品牌的固执和迟缓,是造成长安铃木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只有产品本土化、生产本土化、营销本土化,乃至品牌的真正本土化,才能让一个品牌在中国贴地飞行。
对于整个中国市场来说,长安铃木依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因为它的技术,因为它的品质,因为它的个性。曾因低头滑落的皇冠,是否还能重新抬头戴上,这是一个留给长安铃木人的疑问,需要时间和行动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