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管宏业
北汽:“老炮儿”归来
□本刊记者 管宏业
北汽自主虽然很年轻,但北京汽车在江湖的传说却从没有被遗忘。2016年,北汽一方面用“老炮儿”这个隐喻唤起了公众对北京(BJ)品牌的记忆,另一方面,用迎头赶上的速度、大幅提升的品质和经营质量,赢得更多市场关注和竞争对手尊敬。
熟悉中国品牌现状的人都知道,尽管近年来自主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无论销量还是品牌,国字头的自主向来被外界所诟病。以至于几年前有观点认为,国有车企做不好自主。
尽管进步很晚,但从2011年成立至今的6年时间里,北汽自主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至今年8月,北汽自主第100万辆汽车下线,用5年时间,北汽自主跨越了大多数车企需要用8到10年才能走完的历程。
实际上,在2016的大部分时间里,北汽自主扮演的几乎就是“网红”的角色:从绅宝到北京牌再到威旺,几乎每个月都有全新车型发布;北汽新能源持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在香港上市的股价更是节节攀升……可以说,在北汽自主身上全然看不到传统印象里国企的拖沓、缓慢,取而代之的是一支现代企业思维、充分市场运作的生力军。
难得的是,北汽的高速增长并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无论产品品质还是经营质量,同比都实现了大幅提升,体现出不一样的含金量。
销量快速企业增长的的同时,北京汽车品牌架构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构建起了绅宝、北京、威旺三足鼎立的品牌格局。在研发上,北汽一方面整合全球先进汽车技术资源为我所用,不断消化吸收萨博造车技术理念,另一方面,北汽还通过自主优化和提高,搭建起更适于国内的整车、系统、零部件设计标准及规范技术体系。
北汽股份总裁李峰颇有感悟,他说,这两年北汽能力建设最大的变化就是,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商品规划能力和研发整合能力。以产品开发周期为例,北汽2013年投产新车型,开发周期需要50个月;而今年投产的新车,只用了21个月;不久前上市的威旺M50F,连20个月都不到。按照行业标准,21个月基本就是和全球的开发水平接轨了。
与此同时,北汽自主的产品品质也提了上来。尽管开发时间短,但按照3CS 1000售后故障指标,北汽最近上市的新车型售后故障已经被压缩到了40到50之间。相比之下,合资公司在20左右。从最开始超过合资公司六七倍左右,到现在贴近到一倍的水准,这反映出北汽自主品质正趋于合资品牌水准。
北汽自主九大生产基地的产能布局和规模
可以说,从商品规划到研发整合,从品质保证直至销售服务,北汽自主已经构建起规模化、体系化的架构,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北汽自主的高质量增长已经赢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10月20日,北汽股份(1958. HK)公布2016年三季度业绩。于报告期内,本公司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841.767亿元,同比增长36.6%;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95.851亿元,同比增长106.6%的优秀业绩;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人民币约39.24亿元,同比增长74.2%,是营业收入增速的两倍,显示了公司整体内在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态势。李峰对媒体表示,这是北汽自主品牌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业绩公布后首个交易日股价更是应声大涨,报收8.67港币/股,涨幅达9.06%,成交额达1.94亿港币,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为今年新高,中期报发布后包括摩根士丹利、瑞信、美林美银、麦格理、德银等分析师纷纷发布更新后的研究报告。摩根士丹利将北京汽车的目标价直接上调到10港币,美林美银上调到11.2,麦格理上调到12块,均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北汽的支持和看好,下一轮追涨后劲十足。
有政策眷顾,有资本青睐,更主要的是打开了消费市场对自主的全新认知,自主汽车正享受着天时地利人和最好时光。今年前三季度,北汽自主得了不俗的成绩:前三季度实现整车销售31万辆、同比大增50.6%、远超行业以及中国品牌乘用车平均增速,市场排名跃升一位至中国品牌第七位。
得益于产销量大幅增长,北汽三大生产基地,株洲、广州、北京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有效摊薄了平均生产成本。在2016北京汽车中报中,显示北京汽车自主乘用车业务首次实现了毛利转正,由去年同期的-7.06%提升至2.3%,北汽内部人士透露,这得益于“毛利较高的SUV产品销量占比提升”。实际上,这正是过去两年里北汽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结果。
深化高增长SUV市场的布局成为北京汽车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之一。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北汽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款SUV产品上市。北京汽车先后发布了绅宝X25、X35,威旺M50F,纯电动SUV EX200,硬派越野车BJ40L、BJ80等多款SUV及新能源汽车产品,有效完成了对旧款产品的取代,平均单品利润更是明显高于传统产品。
随着“E+S”阵列新车陆续上市,目前北京汽车自主品牌的主力销售车型普遍为上市不到一年的新车型,新车效应尚未消退,促销力度较小。这也正是北汽同比竞争对手最显著的优势之一。
李峰曾深有感慨地对汽车人说,做自主操心累力,能力短板太多,必须一款车一款车地去打造,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去攻坚。尽管过程煎熬、劳心累力,但结果令人满意,过去几年里,北汽自主同比跃升了不止一个台阶。但这还不够,正如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所指出,自主品牌竞争,“‘十一五’是资格赛,‘十二五’是选拔赛,到了‘十三五’很可能就是淘汰赛。”时间和机会窗口正在关紧,总量规模依然不大的北汽,还远没有到放缓脚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