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荔
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与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
刘 荔
对西方人而言,西方才是文化的中心,在此视角下,华人定型化形象成为美国文化对中国的他者想象。美国电影以高人一等的优越姿态俯视中国,往往把华人形象跟愚昧、野蛮、邪恶、病态、孱弱、呆板等联系在一起,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彰显了白人优越论思想。电影是文化艺术,是大众消费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何理性看待传统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正确认识美国电影里华人形象的嬗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使美国乃至世界人民重构对华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看,美国与中国都相距甚远,中国始终是那个神秘、遥远而又难以理喻的古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电影始终以自己的想象,构筑着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人物形象,总体来看,这些人物形象是负面、扭曲、极端的,充分彰显了美国的文化歧视。
(一)愚昧无知的形象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可是在传统美国电影里,中国长期被看成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这里的人民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过着悲惨的生活。例如,《庭院里的女人》中,中国人愚昧无知,传教士安德鲁如救世主降临,拯救了康太太、吴太太等的生命;《末代皇帝》中的溥仪只是一个傀儡,老师庄士敦用西方先进的思想开启了他的眼界;《太阳帝国》里老乞丐总是用破碗敲着地面,祈求吉米一家的施舍和挽救。这些电影极力渲染愚昧、麻木、迷信、落后的中国人形象,鼓吹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体现了白人优越论的意识形态话语。
(二)邪恶残暴的形象
李希光、刘康在畅销书《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阐述了20世纪末期美国“反华”势力妖魔化中国的倾向,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广泛关注。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在“黄祸论”“红祸论”的影响下,美国一直以对抗的态度对待中国,从未放弃妖魔化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里,中国是封建专制的帝国,邪恶妖异的象征,充斥着邪恶残暴的形象。从1929年开始,美国拍摄了14部以恶魔“傅满洲”为主角的影片,中国博士“傅满洲”性格残忍、阴险狡诈,集各种邪恶于一身,无情折磨和杀害无辜的美国人,成为华人的定型化、脸谱化形象,此后《诺博士》中的诺博士、《龙争虎斗》中的韩博士都延续了这种心肠歹毒、无法无天的暴徒形象。妖魔化中国为西方文明披上了伪善、正义的外衣,为征服东方文明提供了合法、合理的借口。
(三)刻板扭曲的形象
美国电影习惯极力丑化中国人,把华人塑造成低劣人种,如性奴、家臣、模范公民等,扭曲成病态、猥琐、丑陋、阉割的定型化形象,以此来衬托白人的种族优越性。1927 年起,以华人警探陈查理为主角,美国拍摄了47部系列电影,陈查理油头粉面,举止笨拙滑稽,缺少阳刚之气,而且随时显示出顺从和屈服,这种被阉割、性低能的形象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的年轻华人。类似的例子还有,《被蹂躏的花朵》中的程环瘦弱而苍白,总是躬着孱弱的身体仰望着露西,是一种典型的女性化形象;《海逝》中的少女莲花苦等三年,盼来的是无情的事实,于是把将孩子托付给卡维尔夫妇后跳海自杀,成为白人男性的牺牲品;《大班》中的性奴角色美美自始至终赤身裸体,驯服于大班的皮鞭,最终死在了大班的怀中。在这些电影里,华人是刻板扭曲、病态压抑、柔弱被动以及女性化的形象,与美国文化的阳光、刚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种文化视域下,美国的强权、侵略变得合理化,美国有责任和义务去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把中国人引向光明。
(四)边缘矮化的形象
在美国电影的叙事背景下,华人形象更多地属于配角、陪衬、跑龙套的角色,例如污秽工厂的工人、贪图小利的司机、游手好闲的贫民、自作聪明的服务员等,以美国社会非主流人群为主,普遍处于边缘矮化的境地。就算是著名影星周润发,在《加勒比海盗》里也只不过是一个“东方海盗”的小角色,1970年代,李小龙凭借在香港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横空出世,成为世界瞩目的功夫巨星,但此后在美国制作的《龙争虎斗》里,李小龙变得像个冷血杀手,与此前的本土英雄形象相去甚远。成龙在美国的发展充满了挫折与妥协,在《尖峰时刻》中成龙被沦为一个配角,只是一个打斗机器,并没有任何话语权以及展现喜剧才能的机会。1980年代开始,李连杰成为武侠巨星,是正义与侠道的化身,但是进军好莱坞之后,李连杰的形象总是与美国黑人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致命罗密欧》里,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在好莱坞的话语体系里,中国功夫不过是杂技和杂耍,象征了文化外的原始力量,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所代表的中国人的精神风骨被消解和颠覆,成为美国电影中的“他者”符号。
(一)意识形态支配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体制,美国素来以自己的国体政体自豪,竭力宣扬自我的民主自由和主流价值观,渴望建立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因此对封建中国或红色中国怀有深深的偏见。从1882 年的《排华法案》到冷战竹幕,从遏制中国崛起到重返太平洋,美国始终以一种复杂的心态看待中国,这既包含了好奇、同情、鄙视的心态,又保持着畏惧、排斥、遏制的动机。而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政治因素在电影中自然延伸,当美国政府反华排华时,中国形象被描述为“红祸”和“黄祸”,充分流露出对中国的敌视、仇恨和恐惧;而当中国成为亲密盟友时,中国人民就呈现出勤劳勇敢、积极反抗日本侵略的形象,甚至把中国描述为拯救人类的重要力量。
(二)落后就要挨打
1750年以前,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有着天堂般的想象,遥远的中国是富庶之地,是世外桃源,中国的瓷器、茶叶、园林、戏剧等冲击着西方人的生活,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西方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1750年前后,中国潮开始消退,孟德斯鸡、卢梭、笛福等先后描述了封建、落后的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华帝国,也彻底粉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人贫困、愚昧却又傲慢无礼,辫子、裹脚、瓜皮帽、短小身材显得丑陋滑稽,从《美国往事》《末代皇帝》里可以看出,中国人是不可救药的鸦片烟鬼。近代中国长期积弱积穷,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于是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描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中国成为肆意嘲笑、挖苦、打击的对象,渲染中国的野蛮、贫穷、落后正好反衬出美国社会的文明、先进、优越。
(三)种族歧视心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既是文化熔炉,又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心理,美国电影不只是丑化华人形象,黑人种族隔离、拉美黑帮模式、日本性奴模式等都彰显了美国对异类文化的排挤和歪曲。美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自诩为上帝的骄子,负有布道的使命,因此积极宣扬自我的普世价值,同时大肆渲染他者文化的愚昧、腐朽、没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拯救世界。种族歧视决定了华人形象是矮化、丑恶、扭曲的,而美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是文明、先进、优秀的代表。种族界限在异族通婚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美国电影中绝少有美国女性嫁给中国人,往往是美国男人拯救中国女人,即使如此,异族恋爱仍然以悲剧收场。例如《落花》《上海》《蝴蝶君》《严将军的苦茶》等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异族婚恋不被认可,只能以殉情、自杀、服毒等作为结局,充分体现了种族主义禁忌的巨大阻力。
(四)迎合受众口味
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电影工业经过长期的生存发展和实践检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叙事和传播模式。美国梦、拯救世界、正义战胜邪恶这类老套的电影文化迎合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形象和受众文化心理,在美国屡试不爽。中国是一个遥远、神秘、复杂的国度,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是美国电影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正好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期待视野,因此在西方霸权文化的视角下,华人很自然被演绎成懦弱、卑劣、邪恶的形象,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固有认知。在现实利益面前,美国电影必须考虑大众需求、主流声音和票房收入,华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成为牺牲品。
(一)腐朽衰败的封建帝国
近代以前,在西方的众多描述里,中国是田园牧歌般的优美国度,后来清王朝闭关锁国,国力日渐衰弱,以致于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彻底灭亡,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国电影及时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场景和局势变化,如《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刻画了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中国官员形象;《中国教会被袭记》把英勇反抗西方列强的义和团描述成一群残忍的暴徒;《曲折的街道》极力丑化中国人,把他们塑造成无知、愚昧、贪婪的乌合之众;唐人街充满了赌博、欺诈、走私、杀人等行径,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简直是犯罪的渊薮;把中国人民刻画成愚昧、凶残、丑陋的低劣人种,因此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有了正当理由。
(二)贫穷落后的战乱中国
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整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痛苦挣扎。这时候美国在天津有租界地,可以近距离观察中国。《阎将军的苦茶》刻意描写了许多动荡不安的战乱场景,展现了军阀的专横跋扈和农民的贫穷落后;《上海恩仇录》刻画出黑暗、混乱、邪恶的中国社会,令人随时担心厄运和危险降临到自己身上;虽然《大地》正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勤劳朴实、坚忍顽强,却仍然充斥着饥荒、战乱、穷困的景象,以及麻木、愚昧、乱伦的形象。当然,二战期间中美是盟友关系,《被蹂躏的土地》《缅甸护运》《飞虎队》《中国领空》等电影正面描绘了中国人民如何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而且极力渲染美国的慷慨援助。总体来看,这段时期的美国电影以悲悯的情怀描写了战祸连连、民不聊生的中国,强化了“东亚病夫”的形象,同时难得地以积极的姿态歌颂中国的抗日战争。
(三)冷战时期的专制政权
新中国成立、国民党败退令美国难以接受,美国政府把社会主义新中国视为“红祸”,银幕上的华人又变回了“无法无天的暴徒”,共产党人被歪曲成恶魔形象和恐怖形象,之后冷战开始,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相继爆发,中美政治、军事、文化等全面对立,中国被刻画成极权专制的妖魔化国度。《撤离地狱》《水深火热》《北京快车》《诺博士》等电影充分流露出对中国的敌视、仇恨和恐惧;《达赖一生》和《西藏七年》污蔑中国军队肆意轰炸寺庙和村庄,残杀僧侣和无辜百姓,刻意丑化中国政府,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为了迎合美国政府的围堵、封锁政策,好莱坞高举反共大旗,刻意塑造了极权、专制、完全妖魔化的中国形象。
(四)正面积极的当代大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美国惊叹于中国的建设成就,对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表示认可。从周勇等人(2012)的统计研究也可以看出,虽然好莱坞电影对当代中国仍有误读,但是中国人物形象逐渐趋向积极,总体属于中性偏正面。例如《花木兰》刻画了热情勇敢、刚毅善战的女英雄花木兰形象,她敢于追求个人幸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拯救了大军;《功夫熊猫》展现了中国功夫、山水、建筑、音乐、美食等中国元素,憨态可掬的阿宝苦练武功,最后战胜了邪恶的泰龙,拯救了欢乐谷。中国庞大的市场不容忽视,于是好莱坞主动向中国示好,开始到中国实地取景,有意识地融入中国元素。在灾难片《2012》中,中国是诺亚方舟的制造地,也是全世界的避难所,面对末日来临,中美合作共同拯救了世界,可以看出,好莱坞肯定了中国正面积极的当代大国地位。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往往能够超越民族、政治、宗教的界限,彰显主体的核心价值观。而电影作为一种视听文化艺术和文化的先锋,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强大的影响力。全球化视域下,文化正处在不断的解构与建构之中,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形成了新的多元化局面,我国应抓住历史赋予的绝佳契机,表达我们本来的文化内涵。
(一)打造文化传播战略,加强文化沟通交流
中国电影市场正蓬勃发展,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过440亿元,而且普华永道和德勤发布的报告都显示,2017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有望将达103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目前中国电影已经有了足够大的体量,“走出国门”就成为了中国电影承载的永恒使命命题。2016年1月,“中国电影,普天同映”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启动,并取得开门红,为中国电影开拓了一条“走出去”之路。为鼓励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国家电影资金办将对优秀国产影片继续给予奖励,而且对海外票房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国产电影实施奖励,可见我国正在走出一条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为此,我国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打造文化传播战略和传播模式,通过国际节展、合拍电影、人才交流计划等加强文化沟通交流,而且要重点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人文遗产资源,把这些国外观众喜闻乐见的资源用现代理念进行重新诠释,然后融合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努力打造中国电影文化特质,让中国文化穿越时空的界限,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当代中国精神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而现代、当代中国的发展无疑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也提供了宏大的叙事背景,这些正是国外民众希望听到的真实中国故事。我们应该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弘扬当代中国精神,把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融合到影片中,确立电影类型化表达的命题与方法,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表达的完美结合。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应确定正确的战略,也应讲究一定的策略。
(三)彰显文化自尊自信,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从美国电影里中国形象的演变可以看出,文化歧视与综合国力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化解文化冲突、消除文化歧视提供了契机。为了开拓中国市场,美国片商开始迎合中国审美,过去华人多扮演边缘、反派角色,而现在逐渐转为正面,甚至有机会饰演主人公的朋友了,这说明西方文化心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警惕文化殖民带来的自卑情绪,不能始终停留在20世纪的刻板印象当中,而是要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自尊,构建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观,把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勇敢进取的美德大胆展示出来,抒发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感人情怀。同时我们要从美国电影、韩国电影、法国电影、印度电影中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寻找它们成功的基因,获得创作和推广灵感,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交融、和解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
(四)建立文化传播产业,以点带面实现突破
文化传播固然需要依靠各类宣传和展映,更需要尊重市场逻辑和企业主体地位,建立文化传播产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用市场化方式推进跨文化传播。中国“功夫形象”为美国动作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在整个美国刮起了一轮中国风,中国功夫所体现的侠义精神深化了美国英雄主义的内涵,成为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文化符号,以点带面实现全面突破。例如,近几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赖于全体国民的奋斗拼搏,其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这种奋斗的故事契合了美国的英雄梦,又带有浓厚的中国情怀,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突破点。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所以可以避免我国传统文化中太过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同时应减少说教的成分,代之以普世价值和现代理念,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情感,以打动观众的心灵。
美国电影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的歧视由来已久,这既源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种族歧视,也源于中国的积弱积穷,研究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我们观照、反省和完善自身,从而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各民族文化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因为疏远而误会,因为误解而对立,因为对立而恐惧。在审视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的时候,我们需要看到好莱坞正主动迎合中国市场,中国形象正在转向正面积极,因此,我国应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自尊,建构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打造我国的文化传播模式,形成“华莱坞”产业集聚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文化沟通交流,以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成见和偏见,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刘 荔,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