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2-08 00:22:05许亚红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期
关键词:监测仪器应急事故

许亚红

(江苏滨海县环境监测站江苏盐城224500)

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许亚红

(江苏滨海县环境监测站江苏盐城224500)

近年来,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对生命、财产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害,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我们国家当前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思考和对策分析。

环境应急监测;问题;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逐渐增多,因其形式多样,事发突然,不容易处理,给和谐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关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普遍的关注。

1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应急监测硬件设施有待提高

当前,因为受到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只是简单的监测仪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应急监测的需求,和国外的监测技术相比,我们国家的监测水平要落后很多,并且测定常规污染物的便携式仪器种类也很少,同时对各类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色谱以及质谱也不是很多,这些仪器装备对于各种环境基体多种污染物的应急监测要求一时难以进行满足。近几年虽然这一情况有所改变,市面上也出现一些快速监测仪,可是因为我国缺少对快速监测仪器的强制检定规范,并且各种快速监测仪在性能、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给使用者在仪器选择购买上造成很大的困难。

1.2 应急监测技术储备不足

因为我们国家应急监测仪器的水平不是很高,同时人员的素质也不是很强,应急人员对现场采样分析仪器技术掌握的不是很完善,对仪器的操作掌握的也不是很熟练,同时应急监测的经验也十分有限,这些都影响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急监测的响应能力。

1.3 污染源情况不清

应急监测的部门对自身所处在地区可能出现的关键污染源的种类以及具体的排放情况不清晰,同时对存放地可能会出现事故了解的也不明确,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区域污染源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果对上述问题都不能够进行解决的话就无法选择使用监测仪器以及正确的监测方法,就不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完整有效的监测数据,更好的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

1.4 应急监测实战、协同作战能力较差

当前环保部门对于应急监测的重要性虽然有所认识,并且已经在各自的监测部门建设了应急监测小组,对于应急监测体系也进行了完善,可是这些调整和完善有时并未真正得到执行,缺少实战演习以及相关有效的组织,与有关部门协同作战的准备也不充分。如果出现污染事故,就没有办法即刻获得实时的环境资料,这对于应急监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以及对突发事故的处理以及决策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 对策研究

2.1 提高人员素质,搞好技术储备

各级监测部门应加强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不仅应该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培训,同时还应该对环境应急监测知识和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安全与危险品管理知识进行培训,并对国内外分析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解,定期的进行经验交流,以加强反应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2.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加速相关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将应急监测能力当做是对地方环保部门进行考核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关政府的财政和计划以及人事等部门在环境应急能力的提升以及建设上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人员以及资金的需要,使其遇到不同的污染事故时可以快速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2.3 解决应急监测所需的资金

当前应急监测在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导致了应急监测的使用资金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除了需要相关的领导和财政部门给予充分的重视之外,还应该根据环境监测地区的具体状况,分析出会出现污染隐患的企业以及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的种类,然后分析最需要购买的监测仪器以及相关设备,积极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对内筹集资金的相关工作;同时还需要在相关的区域中进行技术资源的布置,构成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应急监测资金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2.4 建立和完善应急监测体系

建立相关的应急监测队伍,并且由这支队伍去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并且对应急的相关任务进行确认。同时还需要建设相关的应急办公室,以及现场收集分析小组和技术保障小组,各部门要职责分明。对应急监测的工作程序和监测方法以及来源、质量保障与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进行确认。进行应急监测技术的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监测设备的调试与维护、相关运行检查以及应急监测车的维护。

2.5 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为提升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首先相关监测部门需要在日常做好对事故隐患调查工作,建立相关的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和应急监测的系统数据库,其次,需要对在企业中可能出现的污染事故做好应对预案。对于不同企业不同污染特征因子,还应该积极的进行相关监测的模拟演习,用这样的方式预防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且实现快速监测,做到安全可靠的自我防护。

与气象和水利,劳动安全、技术监督以及消防与卫生等部门建设好的联席会议制度,出现突发污染事故时快速应战,实现信息交流和进行技术支撑,在极短的时间中总结污染事故的性质以及污染现状以及可能污染趋势,指导公众进行防护。

3 结语

总体来讲,应急监测工作是目前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建立起一支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的应急队伍,同时能够保障应急监测系统有效运行,这就需要政府和环保部门进行高度重视,加强应急监测的建设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应急监测的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1]李国刚.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装备[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李国刚,等.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10,11(4).

猜你喜欢
监测仪器应急事故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学中文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8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
一种低功耗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设计与实现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浸入式水深监测仪器的设计
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达2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