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群,葛巧
宁海中医院,浙江 宁海 315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张海群,葛巧
宁海中医院,浙江 宁海 3156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或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二仙降压汤口服配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均为1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予测血压,进行中医证候积分及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积分的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优于对照组的85.4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均较治疗前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收缩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baPW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调,SF-36积分均较治疗前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弹性,提高生存质量。
高血压病;老年;肾虚血瘀证;中西医结合疗法;二仙降压汤;丹红注射液;生存质量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是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但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机体水、电解质代谢,且对高血压病并发症的改善并不明显。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有独特优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从整体出发,多靶点切入,降压作用缓和,稳定血压效果好,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心血管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共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5~74岁,平均(64.5±10.2)岁;高血压病病程3~20年,平均(9.2±4.4)年;1级高血压29例,2级高血压22例,3级高血压4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5~75岁,平均(63.2±11.5)岁;高血压病病程4~19年,平均(10.3±4.8)年;1级高血压28例,2级高血压21例,3级高血压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1],即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1.3 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肾虚血瘀证辨证标准,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伴耳鸣,腰膝酸软,腰背部刺痛拒按,舌淡,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肾虚血瘀证辨证标准;②年龄55~75岁;③近期内未使用其他降压药治疗;④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配合性高,能遵医嘱完成疗程。
1.5 排除标准 ①患有重症高血压病、急进性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等病情复杂的患者;②合并心、肝、肺、肾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肿瘤患者;③由肾脏病变、糖尿病等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④伴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⑤正在接受大量药物治疗的患者;⑥过敏体质;⑦临床资料不全。
2组患者均予健康教育、合理高血压病饮食、运动指导、规律用药指导及心理安慰。
2.1 对照组 予硝苯地平缓释片(纳欣同,浙江泰利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20 mg,每天1次,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2.2 观察组 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汤剂二仙降压汤口服,处方:仙茅、淫羊藿、熟地黄各30 g,盐杜仲、桑寄生、山茱萸各15 g,丹参、玉米须、石菖蒲各12 g,牡丹皮、川芎各10 g,大黄6 g。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②予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40 mL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隔天1次。
2组疗程均为1月。
3.1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均于早、中、晚3次平静状态下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取3次平均值,并以此为依据评价临床疗效;②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头晕、头痛、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及舌脉的变化情况,按照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0~4分,进行中医证候积分统计,总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重;③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对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8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5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④治疗前后运用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每位患者均重复测量2次,以第2次数据为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相关标准拟定。①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②有效:主要症状减轻,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血压未达到以上标准。
4.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优于对照组的85.4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1,P<0.05)。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血压与baPWV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baPWV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baPWV均较治疗前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收缩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baPW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SF-36积分比较 见表3。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SF-36积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调,SF-36积分均较治疗前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压与baPWV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压与baPWV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n 55观察组5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mmHg) 158.32±17.31 138.24±11.05①157.87±13.21 136.96±10.62①舒张压(mmHg) 97.48±9.72 86.04±7.23①99.14±10.05 80.66±8.29①②baPW V(cm/s) 1 788.21±224.72 1 648.95±302.43①1 763.89±234.95 1 534.98±211.87①②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SF-36积分比较(±s)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SF-36积分比较(±s)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③P<0.01
组别对照组n 55观察组5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0.67±4.36 13.64±3.55①21.04±3.89 7.23±1.92①③SF-36积分91.44±19.85 117.87±16.53①88.92±20.03 129.65±13.79①②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病性属本虚标实,根源在肝肾亏虚。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肾气渐衰,髓海不足,水不涵木,易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等临床表现,肾为五脏之本,肾气亏虚易致五脏失调,气血不畅,化生痰浊、瘀血,阻滞经络,出现各种变证[4]。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除血压升高,还常见腰膝酸软等肾虚表现及胸闷胁痛、脉弦涩、唇暗舌瘀等血瘀表现。笔者认为,中药通过调整这种“肾虚血瘀”的机体状态而起到恢复正常血压的作用。本研究选用的二仙降压汤以补肾和脉、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方中仙茅、淫羊藿、杜仲温肾壮阳、强筋骨,熟地黄益精填髓,桑寄生益肝肾、强筋骨,山茱萸补益肝肾,同时兼收敛精气;丹参、牡丹皮、大黄活血祛瘀,牡丹皮还能清泻肝肾虚火;石菖蒲开心窍、祛湿浊、醒神志;川芎行气活血,奏散瘀通经、利水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川芎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有利于血压下降;玉米须利尿、泄热、平肝。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补肾类中药可以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阻塞情况,且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均有广泛的药理活性[5],而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有效改善机体微循环,降血脂,缩小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本方可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机体状态,使肾精充足,气血畅通,从根本上逆转病势,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症状及有利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口服中药的同时使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这2味药均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丹参能扩张血管并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红花的活性成分能够扩张血管,抑制血栓的形成,表现出明显的降压作用[7],故配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可增强活血化瘀及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弹性,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28-3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王存良.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其靶器官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8):146-149.
[5]房耿浩.益肾活血片治疗肾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6):154-155.
[6]高冲,刘璐,胡爱菊,等.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1):64-68.
[7]刘雪辉,王慧敏.肾康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7):1044-1046.
(责任编辑:吴凌)
R544.1
A
0256-7415(2016)12-0012-03
10.13457/j.cnki.jncm.2016.12.005
2016-07-13
张海群(1979-),女,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临床中药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