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贵州省德江县农牧科技局,铜仁 565200)
浅谈德江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 敏
(贵州省德江县农牧科技局,铜仁 565200)
文章以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的德江县为例,介绍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拉动畜牧业发展,通过对外招商引资等方式,部分养殖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经验。
畜牧业 德江县 现状 问题 对策
1.1 德江县的地域基本情况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是一个人口近55万的县份,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为发展潜力巨大的“阳光地带”。全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牧草地域广阔,饲料资源基本充足,为发展畜牧业支柱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受到旧的传统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仍未摆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束缚。
1.2 德江县的畜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德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拉动畜牧业发展,通过对外招商引资等方式,目前部分养殖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的发展扶植力度虽然增加了,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导致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技术人才短缺和流失。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农村农民单一养殖为主,他们许多理论还是建立在传统的观念和所谓的经验基础上,技术陈旧,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对新技术、新管理的接受能力有限。大多数农民还是“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下蛋换点油盐钱”的生产观念。饲养方式多采用喂猪“一瓢水,一把糠,一篮菜”,耕牛全靠稻草养命,养鸡“白天自找食,进笼一把谷”等传统形式。
2.1 畜牧品种杂乱差
德江县畜牧品种属于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使畜牧品种普遍存在“杂、乱、差”的现象。品种低劣,导致饲养时间长,生产性能低。出栏一头肥猪需要1年多的时间饲养,耕牛个体像驴子,山羊长得像狗崽,鸡蛋像雀蛋。良种引进不足,种畜禽供种能力不足,从境外购买的仔畜仔禽,也给畜牧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养殖技术滞后,重存栏,轻出栏,对畜禽饲料的营养搭配不当,严重影响生产效益;不注重畜禽疾病的防治,对病死的畜禽随意处理,对畜禽的养殖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2 畜牧养殖模式滞后
德江县畜牧业还是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养殖主体,主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个体养殖和较小的养殖场养殖。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专业养殖场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2.3 政府部门畜牧规模养殖管理不力
畜牧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缺乏政府管理和支持。大部分养殖场规模小,政府不介入审批和管理,由养殖户随意建场饲养,没有合理的场地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等体系。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政府、畜牧业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往往表现为重扶持、轻管理。这种项目后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现象,是严重缺少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典型表现,会直接致使畜牧业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了畜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在发展德江县畜牧业要求上,逐步实行规模转变
应该首先从养殖模式上进行调整,提倡“集中连片、各有重点、你我不同、综合发展”的原则,逐步扩大单元饲养规模,进一步向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的养殖方向发展。逐步改变目前收入结构单一,发展潜力不大的生产经营方式,走一条既适合本地实际,又可增产增收的生态型、效益型畜牧业路子,提高畜牧业效益,增加牧民收入。
3.2 在发展德江县畜牧业特点上,合理规划调整布局
一是城镇郊区:交通、能源、信息等都比较发达,人才、技术、资金条件都较好,市场对肉蛋奶需求量大,应重点发展生猪、奶牛、禽的饲养及畜禽产品加工业等;二是低山丘陵区:农业较发达,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农副产品多,应重点发展猪、水牛、禽等畜牧业。三是中山、高山区:山高人稀,居住分散,交通闭塞,农业落后,但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丰富。重点发展牛、羊、兔、鹅食草动物,可建立肉牛、奶牛、肉羊、草禽等基地。
3.3 在发展德江县畜牧业环境上,重点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大力推广畜牧养殖科技知识,培养畜牧养殖技术人才。一是由畜牧管理部门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和专家,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