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建
(河南省灵宝市林业局,三门峡 472500)
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
李建建
(河南省灵宝市林业局,三门峡 472500)
文章主要结合河南省发展林下经济实际情况,针对河南省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河南省 林下经济 农民增收 发展途径
2013年,河南省林业厅发布了河南省首个《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17年)》,规划中指出到2017年,全省将有160万hm2林地开展林下经济,建成产业集群30个,林下“聚宝盆”产值将达4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27万个,使林农人均年收入较2012年增加900元。“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的林下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制定发展措施,加快林下经济发展。
1.1 显著提升了林地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发展林下经济不需要占据额外的土地资源,实现了畜禽、农作物和林木生长的相互促进。在林下养殖畜禽类动物,如鸡、鸭、鹅等动物,每年农民群众的纯收入可过万。在林下发展食用菌产业,一个15 m2的简易大棚,每年的收入可以超过500元,1 hm2年平均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以上,是单纯种植粮食型作物的好几倍。此外,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实现了传统的畜禽养殖向林地养殖转变,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 促进林地资源持续增长,维护林业生态安全
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了林地的综合经济效益,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益,切实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林农加大了对林地劳务和水肥的投入力度,有效促进了林木生长。根据调查显示,发展林下经济的树木与同等条件下未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相比较,林木的生长量显著提高了10%~15%左右。发展林下经济,既促进了森林面积的显著增加,也维护了林业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1.3 进一步推动了林业产业化发展,催生了一大批龙头企业
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实现了林业、畜牧业、农业等各个行业的资源共享,形成了产业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了一个林荫经济、复合经济、集约化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显著带动了畜禽养殖、食用菌种植以及林业副产品生产加工、保鲜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另外,在河南省成立了一大批食用菌加工和生产、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且逐渐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基层社会经济的发展。
2.1 强化引导,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
为加快河南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各个区县分别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林业工作制定了不同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政策,要求各个乡镇为本地区林下经济种植和养殖的农民群众提供“三通”,即通路、通电和通水。县级林业部门负责对林下种植养殖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协调好地区种植和养殖的龙头企业,为林下种植和养殖的农民群众统一供种,免费提供动物防疫和种植养殖技术指导,保证养殖产品以合同价回收。
对进入规划的养殖林地,按照相应标准建设完善的养殖大棚,并给予养殖户和种植户一定的资金补助。目前河南省灵宝市种植柴胡、血参等中药材1 240 hm2,年产量0.63万t,年产值1 932.9万元。林下栽培食用菌及种植山野菜,年产量0.65万t,年产值7 442.7万元。
2.2 实施带动,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
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向农民群众展示发展林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林下经济向着规模化发展。乡镇林业部门应该组织村集体干部到示范点进行观摩和参观,让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定期召开动员大会,积极推广典型的种养经验,宣传发展林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更多的农民群众都能意识到发展林下经济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2.3 积极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关键技术是资金、技术和供求市场。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不集中,不仅缺乏技术、资金和供求信息,而且生产成本也比较高,市场风险比较大,而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生产、供求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通过组织带领千家万户进入市场中,为农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人性化服务,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推动林下经济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拓展市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建立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农民增收,是林下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要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使农户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
[1] 程亮,胡礼伟,余玉珠.钦廉林场谱写林下经济新篇章——林—草—牧—沼循环发展模式的有益实践. 中国林业,2012(4)
[2] 姚自梅,刘保玲,高文革,等.新乡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河南农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