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壮壮不再青
最美“江城”的多面打开方式
文|王壮壮不再青
谈起江城武汉,你一定会想到春天武汉大学成片的樱花海、人潮汹涌的美食街户部巷、与黄鹤楼毗邻衔接的长江水。其实,除了这些热门景点外,武汉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不管是探古迹、寻记忆还是发呆,都可以以你喜欢的方式打开。
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武汉,也烙下了浓浓的殖民痕迹,使得这座城散发着怀旧和异国的味道,城市的缝隙里藏匿着许多别致的小巷、街道,它们是历史的记录者,但今天已转换成武汉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可以是咖啡店,可以是旅店,也可以是建筑本身,历史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 泰兴里:不可忽视的最美小巷
它是一条悠闲安静的小巷,藏匿在胜利街与洞庭街之间的里巷,门脸很窄,只有3.5米,巷深也不过100多米,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但是耐心寻找到它的人定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小而精美的泰兴里曾经是法租界领事街,拥有着建于1907年的老建筑: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红瓦屋顶、半拱圆窗、低矮的院墙……殖民风格的建筑清晰可见。如今的泰兴里,除了老建筑,植物盆栽霸占着各个角落,风格迥异的小店也吸引着人们驻足停留。
|| 黎黄陂路:老汉口的街头博物馆
这是一条可以完好展示汉口旧时租界的缩影,道路两侧的道胜银行、俄国巡捕房、美国海军青年会等旧址如时光机一样将人们瞬间带回到那个风华年代。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并非以华贵气派取胜,而是和街道融为一体的安静温婉、幽静休闲,来到这里不妨坐下来,点一杯咖啡,听着舒缓的音乐,品味老时光。
黎黄陂路
咸安坊
|| 咸安坊:《黄金时代》里的民国街坊
《武汉地名》这样形容咸安坊:“幽静的小巷,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从喧闹的南京路转身走进咸安坊,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是民国时期汉口最有代表性的高级住宅区,独具特色的砖木结构、石库门式建筑曾经是身份的象征,社会各界的名流雅士纷纷入住于此,他们穿着时髦,忙碌穿梭于红砖楼前,经历着各自的喜怒哀乐。而今,故人虽已离开,但仍保存着国内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
|| 汉口书局:读一本武汉本土文化的书
汉口书局作为独立书店,它是一家以武汉故事为主题的书店。所以在这里你很难寻见当下的畅销书籍,更多的是关于武汉的书,以及关于武汉的文创产品。毕竟,这里是几代武汉人的文化培养皿,它看起来更像是自家的书房,传统中式的木质书架,各式图书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典雅古朴的书香味道。人们在这里读书、思考,汲取知识的养分。拿起一本《老武汉》或者《武昌城》,你想知道的武汉故事,书本自会带你去探寻。
在武汉,很多或是要被遗弃的旧工厂,或是普通老街,在文艺青年的眼里,它们不需要苟且于死气沉沉的样子,它们可以被艺术和设计改造成“诗和远方”。
|| 汉阳造艺术区:被艺术拯救的废旧工厂
与北京的“798”类似,汉阳造艺术区也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只是这个老厂房名气很大,曾是洋务运动时期赫赫有名的张之洞兵工厂,制造过大名鼎鼎的汉阳式步枪。随着岁月流逝,兵工厂逐渐被废弃,这里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是,随着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发现这里,他们用自己的创意拯救了这座废弃工厂,园中随处可见的涂鸦、行为艺术、创意雕塑、创意店等,与老厂房早已融为一体。
|| 403国际艺术中心:艺术聚集地
红砖墙和大玻璃屋顶结构的独特建筑,在远处就吸引人前来一看。集装箱做成的大门更是在展示着它的与众不同。同样,它前身也是座废旧工厂,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集书店、咖啡厅、剧院等于一体的国际化艺术中心。艺术中心还会不定期地举行话剧演出、艺术展览、文学讲座、创意市集、咖啡学院和旅行者俱乐部等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志同道合的人们在这里结识,看书、讨论艺术才是正经事。
403国际艺术中心
昙华林
|| 昙华林:充斥着咖啡香的文艺老街
在满是游客的户部巷不到1 400米的地方,有一条文艺老街,叫昙华林,听名字就很文艺,像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其实这里满是咖啡香。如果把昙华林比作人,用“像个充满童趣、有意思的老头儿”来形容最为合适了,它又像是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有历史感的老建筑,它的小巷围墙上也可以涂满绚丽夸张的涂鸦。就是这样的时尚老街吸引了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驻扎于此,罗克慢递、原创绘吧、甜品店、咖啡店,等等,来这里逛着逛着,大半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如果想在武汉散散心,不妨像古人那样登上晴川阁,望着长江水赋诗一首。或者走进皇家寺院,寻找片刻的安宁;又或者坐在吴家花园里品一杯茶,日落了,烦心事也散了。
|| 晴川阁:与黄鹤楼同望一江水
有“三楚胜景”之称的晴川阁占据着北临汉水、东濒长江、龟山东麓的好位置。相比黄鹤楼的人声鼎沸而让人无心看风景,晴川阁却像一个清雅的隐士,虽身处闹市,却惬意安然。登上晴川阁,可观赏和黄鹤楼上一样的浩然江水,难得的清静之地,或许更能体会古人喜爱登高赋诗的心情。
|| 宝通禅寺:武汉最古老的皇家寺院
无论寺外是如何车水马龙般的喧闹景象,走进宝通禅寺的大门,明黄色的高大院墙,将其与嘈杂喧嚣的市井大街隔绝,似乎穿越到了另一个境界,一个名副其实的闹市中的佛门净地。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南朝,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这座寺院历来是皇家寺院,虽然也逃不过被损毁的命运,但是今天的宝通禅寺依然保存着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复后的清代建筑风格,所以这里你多少能找到些故宫的影子。
|| 吴家花园:大户人家府邸的花样年华
吴家花园曾是大名鼎鼎的北伐时期吴佩孚的官邸。花园的正门位于南京路旁,来到这里并没有什么显眼的门牌,在外面看起来草木丛生,楼房也破破旧旧的,不要被这样的外表所迷惑而质疑它的身份。走进门,古朴豪华的装修,干净利落的陈设,精心打理的植物,这些细节立刻为它验明正身,处处透露着它“大户人家”的气质。
在武汉的建筑里,你多少能找到些国外的身影,在汉口你会发现英式的钟楼,缅甸风格的古德寺仿佛将人们带到了东南亚。并不是武汉的建筑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一个城市的包容度就可以成为它的特色,它可以将多元的风格毫不冲突并且和谐完美地展示出来。
|| 江汉关博物馆:英式钟楼里的记忆
江汉关大楼作为武汉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已矗立近百年。它那精致的英式建筑,在敲响悠扬浑厚的“威斯敏斯特”报时钟时,让人仿佛置身于英国。这座历经百年风霜的江汉关大楼原是海关办公大楼,这里曾经是税收仅次于大上海的内地口岸,见证了汉口风云岁月里的传奇。楼内精雕细琢,收藏了超过3 000件历史文物,将整个大汉口的近代史一幕幕地呈现在眼前,向人们诉说着大汉口近百年来的历史更迭。
古德寺
|| 古德寺:缅甸风格的古寺
在中国恐怕很难再找到风格如此独特的寺庙了,它是依照缅甸阿兰陀寺的艺术形式建造而成的,而全寺的核心建筑圆通宝殿却运用了古罗马建筑的结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许多方柱,又依稀可见希腊神庙的风韵,立面墙上的圆窗和长窗,却是基督教堂的建筑样式。它混杂了亚欧的不同建筑风格,所以来到古德寺拍照,只拍一个角度是不够的,每个角度的构图都可能造就不同的异域风景。
武汉的周边有许多古镇,他们特色不尽相同,你以为明朗的建筑搭配秀丽的景色只是江南专属,其实不然,武汉大小古镇里蕴藏的美景也一样别有洞天。
|| 大余湾:徽派建筑的古镇
在距武汉市区40千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座保留着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徽派古建筑群。据说这里的先祖祖籍是江西婺源,所以很多建筑风格带有徽派特点。青石板路铺成小径蜿蜒在村落间,交错的小巷、石磨、古井散布其间。黑瓦层层叠放在屋顶,飞檐处夹杂着白色的造型,干净秀气。雕刻精美的木门,推开时吱吱作响,屋内的明代标志性家具,又增添了其古色古香的气质。
锦里沟
|| 锦里沟:土家风情的吊脚楼
离武汉这么近,有一处纯正土家风情的村寨,这源于300年前土家族地区的两大土司,迁至黄陂区。吊脚楼、苗寨风情街、土家菜、篝火晚会等都是锦里沟最具民族山寨韵味的特色。主要景观有门楼、阳光桥、忠孝堂、九进堂、苗寨民居、钟鼓楼、牛首图腾、土家作坊等。特色的民族文化总是让人品味再三,流连忘返。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人们视野,那些快被人们遗忘了的技艺再次走进人群,它们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在那个不属于我们的年代里大放异彩。如今它们可能再也回不到当年的繁华,但是如今为传统技艺坚守的人们,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匠心,谁说不是另一种光芒。
|| 汉剧:百转千回的调子总有唱不完的故事
关于汉剧,它在戏剧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它曾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后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了现在的京剧。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
|| 高龙:每一次华丽的舞动,都是背后辛苦的付出
汉阳高龙始于1 300多年前的唐代,每年的正月里,为了迎接新年,人们舞起高龙,以示庆祝。汉阳高龙造型独特,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属切割式结构。从扎制框架开始就讲求篾竹工艺的完整性,在色彩上,多以红色、金黄色、白色为主调。制作材料主要是竹篾、皮纸、细纱布、彩纸等,精工扎制、裱糊而成,要经过选材备料、火烤校正、量尺钻眼、扎灯筋、穿龙衣等步骤。复杂的工艺流程,使得一个熟练的扎龙老师傅,每年也只能扎2~3条。高龙表演起来也颇具难度,叩、扫、举、抖、顶、托,甚至口衔齿托,每一次跟随节奏的舞动,都显示出了舞龙人的深厚功底。
|| 汉绣:一针一线穿出古今繁华
作为武汉的传统手工艺,汉绣用针非常有特色,不同于四大名绣,它以“平金夹绣”为主,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汉绣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汉绣的辉煌可追溯到春秋中期,楚国的刺绣品已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代表了当时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水平。汉绣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咸丰年间,汉口设有织绣局,集中各地绣工绣制官服和各种饰品,主要集中在武昌的营坊口、塘角、白沙洲、积玉桥和汉口的黄陂街、大夹街一带,汉口还有一条绣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