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肥料量小潜力大
人们早已认识到,长期吃白面、精米对健康不利。我国土壤肥力也一样,化肥过度施用、盲目施用,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和养分失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土地肥力水平在不断下降。近年来,由于高浓度大量元素肥料的过量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的应用相对停滞以及产品作用的夸大宣传产生的负面效应,人们普遍注意到中微量元素对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重要作用,这给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虽说植物体内中微量营养元素需要量占总营养量不足2%,但四两拨千斤。这是全国新型肥料行业研发协作联盟、全国肥料机械设备行业协作联盟于4月22-23日在江苏常州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中微量元素生产及其应用高级研修班上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江志阳认为,中微量元素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而现在我国所使用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不含硼、镁、锌、铁等微量元素。据调查,我国75%以上的耕地不同程度的缺少微量元素。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刘德辉告诉笔者,我国中低产田地占总耕地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或严重缺乏问题,施肥普遍存在 “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的三重三轻现象,化肥产量世界最多,而肥料利用率却很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感官品质。
“我国土壤、肥料、植物的营养元素出现重大失衡,即有机与无机失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失衡,大量元素失衡,中微量元素失衡。”江苏省农委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研究员黄彬说,失衡的主因是中微量元素入不敷出和肥料利用率太低。
据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研究员邵建华分析,我国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重视,认为可有可无;不会用,无针对性,太多或太少;不愿用,怕麻烦;用了也没用,没有显著效果。
发展中微量元素肥料是氮磷减施增效综合技术之一。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新型肥料研究所所长韩效钊教授指出,今天不仅要重视大量元素平衡,还要考虑中微量元素平衡。传统产品存在“一个配方打天下”的问题,要颠覆式创新,注重中微肥个性化发展,既要针对作物市场化,又要针对作物和土壤个性化。
邵建华认为,在常量元素肥料中必须添加中微量元素,以保证植物营养的平衡。在平衡施肥中,可采用叶面喷施、水肥合一、药肥合一、激素与微肥合一、大量元素肥料与中微肥合一等方式,增加施用效果。
“平衡施肥的关键技术是保持加入中微量元素的稳定性和活性,保持中微量元素稳定性的办法是选择适当的螯合剂保护中微量元素,使之处于活性状态。中微肥活性可以通过EDTA螯合、黄腐酸螯合物、木质素磺酸及其他有机酸等办法来解决。”邵建华说。
平衡施肥,科学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必须取长补短。黄彬认为,实现化肥零增长,要坚持专肥专用、适期适量两大原则。现行平衡配方肥料应做到 “四改”,即改氮磷钾 “高含量”为 “中、低含量”,改配方肥 “低利用率”为 “高利用率”,改配方肥 “纯无机”为无机、有机、生物相结合的 “大三元”肥料,改配方肥 “通用型”为 “专用型”。
“土壤营养足、环境好,肥料肥效佳、成本低,植物产量高、品质优,这是平衡施肥的理想追求。我们要为土肥禾营养平衡,优化生态,造福人类,大力推广中微吧。”黄彬呼吁道。(陈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