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超 田贵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 安徽 芜湖241000)
某离子型稀土矿山辐射环境调查与分析
■刘自超 田贵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 安徽 芜湖241000)
通过对某离子型稀土矿山大气的x-辐射剂量率、Rn-222及其子体的有效监测,随机取矿山地区的地下水、土壤以及植被进行放射性核素分析,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得知该稀土矿山区域辐射现象较为严重,已造成区域内植被、水体的不同程度污染。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稀土开采监管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稀土开采中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离子型稀土矿山辐射监管力度
稀土属于一种天然放射性矿物,通常与铀等天然放射性元素共生,放射性核素含量非常高。工作人员在进行稀土开采中,会使得放射性核素进一步富集,并逐渐转移到周围的水体以及空气中,造成周围环境辐射现象严重,若长期置于此环境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现以某稀土矿山为研究主体,对矿山周边的水体、土壤、生物群体等进行监测分析,从而为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某稀土矿山地处丘陵地区,山势坡度呈现出北高南低地分布状态,矿区较周围的山体相比较而言较高,山顶标高为240~423.6m。该矿区西北部为剥蚀溶蚀残峰山坡地,断层发育,坡地标高为115~177m。矿区表面水资源含量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为23.1℃,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201.6mm,全年平均无霜期可达340天。
2.1 调查内容
监测方案主要是根据《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辐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进行制定的,辐射监测方案以及监测点位数如表1所示。
表1 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和监测点位数
2.2 监测方法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监测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在监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等应进行严格地检验,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监测各个阶段应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操作。
3.1 大气监测
(1)辐射贯穿剂量率。通过监测得知矿区内监测点的大气辐射贯穿剂量高于国家相关标准,矿区以及周边的辐射贯穿剂量率在环境可允许范围之内。
(2)Rn-222及其子体监测。经全面监测得知浸出液导流沟周围大气氡子体浓度高于标准值,从中也说明了在稀土开采中使用地浸法进行开采,浸出液中会释放一定的放射性氡及其子体,而且含量超出国家相关规定。
3.2 土壤监测结果
在进行土壤监测时主要选取的是矿区内以及周边村落的土壤,共设置了16个监测点,一个比照点,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知矿区内土壤中U-238和Ra-226比活度高于比照点,废渣堆中的U-238、Th-232、Ra-226比活度最高,从监测结果得知,稀土开采中对矿区内的土壤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地表水监测结果
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在对矿区周边地表水进监测时进行了多次取样重复监测,通过监测结果显示可知矿区周边水体中U-238活度浓度为 0.009~0.039Bq/L,Th-232活度浓度为 0.0004~0.05Bq/L,Ra-226活度浓度为0.013~0.022Bq/L。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所制定的关于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标准要求,该矿区U-238、Ra-226放射性活度浓度在标准范围以内,而Th-232活度浓度偏高。这充分说明在稀土开采中,已对矿区内以及周边水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4 地下水监测结果
在所选取的各个监测点的地下水进行监测得知U-238、Th-232和Ra-226活度浓度值均在标准值以上,表明稀土开采对矿区内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矿山区域大气环境、土壤、地表水、生物性以及地表水底泥进行全面地监测,可知在稀土开采中对矿区周围大气环境、土壤、地表水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对生物性方面未发现有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做好统筹规划,以确保安全生产。
[1]李娜娜,朱育成,蔡敏琦.某稀土分离项目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 [J].铀矿地质,2011, (06).
[2]张仙.某铀富集区放射性环境调查及控制对策 [J].铀矿冶,2015,(02).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79-1
刘自超(1989~),男,大学本科,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
田贵,男,硕士研究生,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