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2016-02-05 21:11:57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中风神经功能康复

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魏基钦

目的探析中风康复中应用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康复中应用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

中风;分期中医康复;临床疗效

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又称之为脑卒中,是指因为大脑出现急性循环障碍而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中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致残率依然较高。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对中风患者施行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残疾,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为了探讨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中风患者予以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中,女性21例,男性39例;最小年龄为44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为(58.7±3.7)岁;最短病程为1周,最长病程为11个月,平均为(5.1±1.8)个月。观察组中,女性25例,男性35例;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为(59.6±3.0)岁;最短病程为1周,最长病程为10个月,平均为(5.0±1.8)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西医有关中风的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在40~68岁的患者;(3)病程在1周~11月的患者;(4)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者;(2)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3)药物耐受性及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即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与功能锻炼,并对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予以严格控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1个疗程1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2 观察组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分期中医康复治疗,中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配合治疗,中药方剂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怀牛膝、红花、天麻、桃仁、石菖蒲、芍药各10 g,气虚加重黄芪用量,肌张力高者加桂枝、桑枝,肢体不温者加桂枝、续断。其它证型根据中医辩证适当加减,用水煎煮,1剂/d,每日3次服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分阶段治疗:

急性期:(1)软瘫期:采用“捻”“转”“提”“插”“泻”法予以针刺治疗,主穴主要取内关、三阴交、委中、水沟、百会等穴,配穴有极泉、尺泽、合谷、曲池、外关、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其中环跳、委中、尺泽、极泉尽量刺激神经,让针感向下肢或上肢放射;并适当配合健侧的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等穴强刺激,被动或主动活动患肢,然后配合电针使用连续波或断续波,同时对患者头面部的百会、印堂等穴位以及上肢的合谷、尺泽、曲池等穴位进行按摩,并配合腕、指间关节予以被动伸屈活动,1次/d,5 min/次。(2)痉挛期:对患者肩颈上肢、腰背、下肢予以按摩,1次/d,5~10 min/次,腰背按摩取天宗、肝俞、胆俞、肾俞、膈俞、环跳、委中、承山等部位;下肢按摩重点为髋关节、膝关节。

恢复期:(1)初期:以基本动作训练为主,根据循序渐进、少量多次的原则制定训练方案,以免出现足内翻、过度劳累等现象。基本动作训练由躯干、肩胛带、骨盆开始,严格按照翻身、坐位、站立、行走的顺序执行,即床上多次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坐位平衡与耐力训练、被动站立平衡训练、自动行走训练。(2)中期:在训练中,可采用斜面磨砂板、滑行板、滚筒等运动器材协助训练,并用系鞋带、编织、剪纸等动作训练患者双手协调能力,用写字、拧螺丝、捡小物品等动作训练患者手部精细动作[3]。(3)后期:训练患者借助残存功能与辅助器械独立完成穿衣、个人卫生、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并针对构音、认知、吞咽、失语等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偏瘫加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予以评估,主要包括意识水平、面瘫、视野、最佳凝视、肢体共济失调、上肢运动、下肢运动、最佳语言、感觉、消退和不注意、构音障碍这11条内容,总分为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2)生活质量评分标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40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0~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5]。(3)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再次脑梗、出血加重。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经治疗,患者中风症状彻底消失,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能够自理;有效:经治疗,患者中风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明显好转,部分生活可以自理,但依然需要他人照顾;无效:经治疗,患者中风症状未改善,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依然存在异常,无法生活自理。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

1.6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观察数据录入SPSS 17.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用 ()的形式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如果P<0.05,说明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患者的71.7%进行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6±6.4)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0±6.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0,P=0.727>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2±3.6)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3±3.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8,P=0.002<0.05)。

2.3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4.1±5.8)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3.7±5.9)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4,P=0.709>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2.1±5.8)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0.7±6.8)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53,P=0.000<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有关研究报道[7-9]十分相似,充分说明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通过针刺、按摩、肢体训练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开窍醒脑,促进脑部功能恢复,还可以达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总而言之,在中风康复中应用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不良反应与偏瘫加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应用的治疗方法。

[1] 彭继萍. 现代康复技术结合分期针刺改善中风偏瘫运动功能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1):97-98.

[2] 王俊华,贺青涛,张嘉默,等. 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社区康复中疗效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058-2060.

[3] 陆彦青,刘悦,黄凡,等. 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8):702-705.

[4] 应一名. 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社区康复中的疗效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6,6(6):361-362.

[5] 熊建英,代俊非,胡小琴,等. 中风社区康复应用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465.

[6] 张舒峣,李静. 浅析针灸对于中风的分期辨证论治[J]. 河北中医,2014,36(11):1684,1694.

[7] 王威. 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197-198.

[8] 曹光德. 缺血中风患者中医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92.

[9] 刘尚. 为中风患者进行分期中医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6-17.

Clinical Effect of Staged TCM Rehabilitation Rherapy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WEI Jiq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Fujian Shaxian Hospital,Sanming Fujian 3655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age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Methods120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n=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CM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is better.

Stroke,Staging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Clinical efficacy

R255.2

A

1674-9316(2016)36-012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073

福建省沙县医院康复科,福建 三明365500

猜你喜欢
中风神经功能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8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