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时 空
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已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部署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城镇化、环境治理、健康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脑与认知等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设若干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纲要》确定了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其中,重大科技项目有6个: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9大工程则包括: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
日前从国家发改委获悉,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自2012年实施以来,已惠及600万矿区群众,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研究编制《全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规划》,加快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
据统计,我国亟需实施改造搬迁工程的独立工矿区有130多个,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这些独立工矿区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远离市县主城区,矿工及家属占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经济社会功能自成一体。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供给、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独立工矿区由于地处偏远、资源逐步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建设滞后,已经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孤岛”,普遍面临经济衰退、城镇功能缺失、居民生活困苦、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诸多突出困难,社会矛盾突显,转型发展举步维艰。
2012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资源型城市与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工作座谈会,对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2013年,国家发改委选择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矿区等5个典型独立工矿区启动了改造搬迁工程试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印发后,国家发改委在东北地区率先全面实施了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2015年进一步将工程实施范围扩展到全国。
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共支持全国21个省(区、市)的54个独立工矿区实施了改造搬迁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其中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45.2亿元,惠及600余万矿区群众。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实施近3年来,累计改造道路560 km、在建720 km,改造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管网改造960 km、在建850 km;建成学校、医院、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182个,在建248个;完成重大安全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1.3万户、3.1万人,在建安置住宅3万套;新建或改扩建接续替代产业集聚区14个,在建45个,已入驻企业1500多家,吸纳就业近12万人;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6.2万亩,在建治理工程4.7万亩。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独立工矿区发展条件和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带动了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
“目前多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研究不良债权转股事宜,其中部分国有大行的进展很快,随时可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有知情人士表示。他透露,与商业银行跃跃欲试同步的是,多个监管部门正积极研究不良债权转股的方案。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与相关法律违背以及平衡债权人、股东、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的问题。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此前在回答“两会”记者提问时表示,“债转股的事情并不是简单地把银行的债权转为企业的股权。《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投资企业的股权。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不能拿着一般企业的股票。”他解释,我国银行的资金来源是老百姓的存款或者企业存款,存款并不是银行的自有资金,不能拿着存款去直接持有股票。因此,企业债转股需要进行一系列技术上的设计和政策准备才能展开。
所谓债转股,就是把国企欠银行的巨额贷款转换成股权。
“对不良企业实行债转股,一方面,可以让大企业解困,不再承担沉重的还款责任和巨额利息;另一方面,银行的账面也清爽了很多,不良贷款比例大幅减少。”有券商分析人士坦言。他表示,从银行利润表来看,如果破产清算,相当于银行当年确认了该笔利益的损失;而如果债转股,则把不确定性延后,如果企业重组、扭亏成功,银行持有的企业股权甚至有盈利的可能。
此外,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发布报告表示,考虑到当前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问题较为突出,该政策的正式出台将有助于推动产能过剩行业重新整合,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进程。
从山西省煤炭地质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累计完成钻探进尺257万m,共提交煤炭资源储量766亿t。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全力推进地质找矿技术创新,共实施40多个实用性生产技术创新项目,完成8项省级科研项目,并有2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同时,该局大力推广绳索取芯钻进工艺,极大地提高了钻探效率和岩芯采取率,并在煤矿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环境地质调查、矿山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治理、地热勘探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该局共完成煤炭矿业权价款项目钻孔500个,在非煤矿山领域开展了11个铁矿、铝土矿预查和普查项目,为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推进煤炭“六型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该局还把煤层气、页岩气开发作为产业布局的重点。2015年,该局提交了《山西省页岩气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并承担了《煤层气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共探共采选区研究》。目前,由该局实施的“山西省沁水煤田榆社-武乡区块普查”项目进展顺利,成为山西省煤层气页岩气勘查开发的示范和标杆。同时,该局还积极开展“煤与煤系气地质勘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有望建成全国煤与煤系气地质勘查领域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新发现矿产地26处,新增查明煤炭资源量10.4亿t。
山东省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1.98%,产量占全国的4.4%,铁路、水体、建筑物等压煤占可采储量的48.3%,稳定生产与资源续接之间存在矛盾,煤炭剩余可采储量难以维持20年。同时,山东煤矿绝大多数受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威胁,平均采深600 m以上,平均撤人距离2000 m以上,安全生产难度越来越大。
山东省多年来一直对煤炭资源实施保护性开采措施,省内煤炭产量已经连续13年控制在1.5亿t左右。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省外和国外布局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将按照“退出东部、压缩中部、稳定西部、储备北部”的原则,实施差别化煤炭开发,继续对煤炭资源实施限采、减采、缓采等措施,每年控制压减煤炭产量1000万t,确保实现省内煤炭产量压减至1亿t的目标。
今后5年,山东省将一方面严格禁止新建、新增产能技术改造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增项目。同时,加大对安全保障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煤质不符合商品煤质量标准、资源压覆严重四类煤矿产能调减力度,鼓励资源枯竭、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等煤矿主动退出。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地矿局新发现或探明大型矿产地56处,探获及升级煤炭资源175.4亿t。
河南省地矿局新发现或探明的56处大型矿产地中,提交煤炭资源储量规模达大型煤矿区8处、大型煤井田22处,新发现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的有26处。这26处大型矿产地中,特大型钼矿3处,特大型铁矿2处,特大型铝土矿、特大型金矿、特大型天然碱矿、特大型芒硝矿、特大型水泥灰岩矿各1处。
此外,河南省地矿局还在清洁能源矿产勘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温县页岩气勘查初步确定温县区块东南有利目标区面积55.8 km2,预测页岩气地质资源量57.4亿m3,可采资源量为14.4亿m3。中牟页岩气勘查圈定了5个页岩气有利目标区,牟页1井钻探验证存在147 m的页岩气层位,初步工业试验证实页岩气储量可观,标志着国内首次在华北地区海陆交互相进行的页岩气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
河南素有煤炭大省之称,辖区内的平煤集团、神火集团、郑煤集团、河南能化集团等合力构建了河南煤炭开发的格局。然而,随着资源的开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煤炭,也同样面临着越采越少的现状。
因此新探获煤炭资源对河南省意义重大,2013年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表示,经过河南省18个地质勘查单位3年多合力攻坚,在豫东平原4900 km2范围内摸清了这条“巨型乌龙”的基本情况:在地下800~2000 m之间,含煤层从柘城一路向西,到杞县一带之后向北蔓延,形成了一个半环状,这条“乌龙”蕴含着煤炭资源230亿t,其中, 1500 m以浅的煤炭资源有37亿t,查明24.5亿t。这是迄今为止河南省发现的最大煤田,此前发现的平顶山煤田资源储量也只有70多亿t,这相当于3个多平顶山煤田。
近日,由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矿山竖井掘进机在宁夏银川完成加工调试,标志着我国矿山井巷掘进向机械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建井技术的重要革命,对提高地下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解决我国矿山竖井井筒传统钻爆法施工速度慢、施工安全性差、作业条件恶劣、职业危害严重、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联合天地科技控股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国家“863”计划课题“矿山竖井掘进机研制”开展联合攻关并取得重要进展。以刘志强研究员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团队制定并按照“整体框架架构、多点支撑推进、4台变频电机驱动、电液伺服控制、钻进方向智能控制”的总体方案,成功研制钻井直径5.8~6.0 m、钻井深度800~1000 m、推力6000 k N、扭矩1000 k N·m、总重量约140 t的国内首台套有导孔条件下的竖井掘进机样机,并于2015年8月份通过国家科技部现场检查。
据了解,竖井掘进机除可广泛用于矿山井筒建设外,在水电、人防、科学实验等其他地下工程领域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首批《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拟推荐目录》,继燃煤发电快速迈入超净排放时代后,煤炭开采也积极开启绿色智能模式。
“十三五”开局,煤机装备再传捷报,特厚煤层安全绿色开发又添中国利器。日前,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分厂,一套即将发往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金鸡滩煤矿的刮板输送机迎来了国内30多位大型煤炭企业用户专家代表现场评议。
据悉,该套设备是自主研制的超大采高SGZ1400/5400(4800)型智能输送系统,主要适用于采高8m左右、输送长度300~500 m、年产2000万t以上的安全高效综采或综放工作面,预计成套设备的主要部件过煤量可达5000万t以上。该套设备为目前首套国产超大采高、功率运量最大的综采智能输送设备,能够有效满足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更大需求,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现场评议专家、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勇表示,“超大采高成套智能输送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煤机装备技术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发展方向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对提升我国煤矿机械装备水平、引领世界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近日,在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与神华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的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智民与神华集团总经理、党组成员凌文签署了《中核集团与神华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铀煤资源共采、核电项目推动、先进核电技术开发、产业“走出去”以及装备制造、核医疗等领域开展合作。
(责任编辑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