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江
(江西省乐平市众埠中心小学 江西 乐平 333300)
略谈小学作文指导的几点体会
徐美江
(江西省乐平市众埠中心小学 江西 乐平 333300)
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与自己教学实际心得,从“注重平时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注重口语交际,让习作轻松简单;注重作文的评价、鼓励,帮助学生进步更快”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方法及要点,为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小学作文;指导;几点体会
相对于其它科目的教学,教师们最为头痛的是语文课程中的作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由于题材单一、学生课外阅读有限,再加上缺乏广泛的交流平台,因而大多学生每到作文课就犯难。为了能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很多教师绞尽脑汁,尽管付出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作文真的就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们的噩梦吗?其实,不以为然。笔者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加之自己十多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经验心得,总结出小学作文特别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那么,怎样积累呢?
1.积累的第一阵地—课本。“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一个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为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积累的第二阵地—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记录真真实实经历过、发生过的事情,往往最为简单可行。比如:每当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我就会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一次体操比赛之后,我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比赛感言,一番交流之后,他们纷纷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流淌在笔尖,是那样的自然、生动。(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终于轮到我们班上场了,我又激动又紧张,好像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咚咚咚”直跳。我急忙深呼吸一口气,镇定之后,随着口令员一声令下,我们入场了。几个动作做完之后,我也渐入佳境,觉得似乎不像刚才那样紧张了,反而更加轻松。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最佳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为班级荣誉出一份力。)这就是第一手的素材积累啊!而且做起来方便,可操作性强。
3.积累的第三大阵地—课外读物。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和技巧。
作文水平的提高讲求“多练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笔一旦离开手久了,对写作的感觉生疏了,就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应该坚持四五天写一篇短文或者天天写读书笔记,主要是记录下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情,记录下自己的感情与想法,这样不但能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又练了笔,同时积累下写作素材,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但是,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给予指导很重要。
艾青的诗歌《下雪的早晨》,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浅显易懂,正是培养孩子们写作的最好范例。那天,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晨读时,我就趁机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这篇美文。应情应景,孩子们深有感触,仿佛身临其境。在我的适时引导下,孩子们的思绪也跟随诗人一起,回到了那或浓或淡、或快乐、或难忘的记忆中,在一番情感交流之后,孩子们用他们的笔娓娓道来,诉说了自己心中的思念、情感、愿望。学生的作文让我倍受感动:(看着飘飞的雪花,我想的很远很远。想起生机勃勃的春天,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五颜六色的小花,到处都是快乐的回忆……一个小女孩,扎着小辫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么天真、那么单纯。她双手捧着一束沁人心脾的鲜花,不,她捧着的是美好的祝愿!她要把那最美好的愿望,献给最敬爱的老师,献给最亲爱的妈妈。这一切啊,我怎能忘记?)
我们常常把语文学习归纳为听、说、读、写的过程,作文教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年级的写话、日记、写片段,到高年级的写作,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而新教材尤其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我觉得上好口语交际课,能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
教学作文《我的一件工艺品》时,一开始,我还有点犯难,总觉得对孩子们来说:工艺品,是不是有点难度太高?高度太高,会够不着啊!
可是,我想错了,当我的问题一出口,孩子们就兴趣盎然的谈起来了.....既然我的顾虑是多余的,那就干脆放手,让他们去做吧!于是,我安排孩子们下午到校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工艺品,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工艺品。这下,可真是有的放矢啊,先是那些乐于表达的孩子们兴致勃勃的介绍起来,瞧瞧组内的其他同学听的更是津津有味啊,陶醉其中啊!不知不觉的,他们也跟着或兴奋、或羞涩地试探性的表达起来,而此时,我趁热打铁,让组内的其他孩子们帮着一块儿说,一起谈......
如此一来,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了一次说话练习,接下来要做的就更简单了,我饶有兴致的跟孩子们说:“看你们讲的那么生动、有趣,老师啊,也真想听听,有谁愿意把你的工艺品跟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分享呢?”孩子们跃跃欲试,我分别挑选了两个较为优秀的和一个中等的来在班级里展示。最后,我兴奋的跟孩子说:“同学们,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变成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为永恒的了,而且,你们还可以去了解到,读到,看到更多的同学的工艺品,快,拿出你们的笔,记录下来吧”学生们纷纷动起笔来……
就这样,从一节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孩子们轻轻松松的完成了。我也深受启发:一定要让孩子们写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的避免虚假的编造。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作文水平较弱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平时写作水平很一般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这个词用的多么恰当啊!今后多看书,多积累,把自己掌握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作文中来,我相信,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加油!老师期待你带给我更多的惊喜!)我觉得这样做,能让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增加写作的动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