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文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28
应用文教学创新之浅见
陈文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28
应用文教学,可能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都有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觉。课堂教学枯燥,学生兴趣淡泊,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这些问题也曾深深的困扰过笔者。而在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又是一门必修课程,因此改变这种教学的低效化,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变得异常重要了。
应用文;创新;实践
和普通中学不同,职业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设立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思路、方法及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把应用文的教学落在实处,取得成效。
在实际的应用文教学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讲,学生听
在应用文教学中,不少教师都采用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看书—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学生练习,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的后果就是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二)重结构,轻能力
教师授课只注重应用文的文体知识和写作格式,而忽略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严谨态度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教学内容流于形式,教学实效性的低下。
(三)学归学,用归用
所谓“学归学,用归用”,是指教师只是把应用文当做一门课程在教,而对于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却没有太多的关注,因此就出现了学完就丢,学完就忘得现象,没有真正的体现应用文的“应用”这一重要作用。
关于应用文的定义,有不同的说法:其一,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其二,应用文是完成具体工作或办事的一种工具,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为某种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写的文体。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但是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突出了应用文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抓住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并以此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
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是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教材是死的,但教学是活的。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要敢于进行大胆的取舍增补。例如,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程中,教材里有大量的和其它专业相关的内容,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答辩状”等。这些应用文不仅需要对应用文体熟悉了解,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而这显然是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所不具备的能力,如果要教,就会出现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的问题。而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样的应用文也许以后根本就使用不到,所以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这样的内容就现阶段而言,教不如不教,学不如不学。
与之相对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多的学生现在和将来能普遍应用到的一些应用文进行授课活动,这些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运用广泛,能够真正体现应用文的实际功效。
(二)教学模式力求多变
教学模式应当具有实践方面的功能,它能为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提供比较切实的、可操作的实施程序,有利于人们把握和运用。因而它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最好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无论什么教学模式,如果总是一成不变,那么再好再生动的模式到最后也会让人感觉无趣。因此对应用文教学创新来说,不仅仅是要创新出某一种具体的模式,而应该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即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可用于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广告词创作的时候,笔者就充分利用了网络“威客”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去威客网站注册账号,为求助者创作广告词。由于“威客”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相应的现金报酬,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教师通过和学生共同讨论商量,根据求购者的要求和产品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广告创作,不断进行加工修改。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强烈的兴趣作为基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也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
(三)教学效果检验于实际应用
对于应用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性检验不是来自于平时的作业,也不是来自于最后的考试成绩,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应用。因为即使学的再好,但是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没有任何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检验应用文教学成效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除了每次布置常规作业外,我还给所有学生布置了一个机动的作业,无论是谁,只要需要写应用文时,比如通知、假条、通讯稿等等,都要再写一份交给我。每学期谁写得多,谁写得好,成绩就会得到相应的加分。而当我收到这些应用文后,就会第一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讨论,找问题做修改。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严谨的写作态度,力求使自己写的应用文更加规范,没有差错。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无论何时何地,发现有问题的应用文,就立即用手机拍下来,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出问题并加以修正。
目前,应用文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已经越来越边缘化,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同观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忽视了应用文本身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尤其在当今这个分工越来越精细,沟通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中,应用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也是每个人必须要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就成为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要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故笔者借此文与所有教师共勉!
[1]谢牡丹.《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浅谈》.中外教育研究,2010(7).
[2]刘利.《应用写作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刍议.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3]刘慧莲.《“模拟情境”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职业教育研究,2008.9.
H193
A
1006-0049-(2016)15-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