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史”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6-02-05 11:58:22严思嘉
山西青年 2016年15期
关键词:艺术史数字艺术

严思嘉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史”课程的教学改革

严思嘉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专业型人才,在高校本科教学中“艺术史”课程成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辅助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本文通过对数媒专业艺术史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互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改手段,将“寓教”与“于乐”的教学方式融入艺术史课程中,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效果,为市场输入拥有技术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三方面兼备的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艺术史课程;互动;实践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化

数字媒体艺术(以下简称为“数媒”)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属于艺术学的“1305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学位)”。该学科是一门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实用型专业,主要涉及视觉传达艺术、信息传播设计、网络传播、多媒体设计,交互应用设计、动画设计、游戏及虚拟现实设计、人机界面优化等,基本涵盖了21世纪数字化设计的范畴。我国于20世纪初将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十一五”大力发展的产业,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约在每年15万左右,基于此,建设数媒专业引起了各大学校的重视,2005—2010年间,在教育部备案的数媒专业院校已超过150所。

数媒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传统的艺术造型和设计能力,又要具备数理基础;既要具备充满想象的形象思维,又要具备严密线性的逻辑思维,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拥有审美鉴赏能力的“美的创造者”,更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未来艺术作品的“技术实施者”。

在高校本科数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艺术史课程仅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学科建设及课程设置中并不是十分重视,将其定义为辅佐计算机软件创作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把艺术史当做一个人文学科来认识,这破坏了对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因此,必须从客观上改变数媒专业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重视美育与艺术教育。

不论是什么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高校数媒专业应加强对艺术史课程的重视,将“互动”与“实践”结合,培养横跨艺术与技术的“两栖型”设计人才,这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数媒专业提出的重大要求,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艺术史”课程体系设置

大多数高校对数媒专业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均参照国外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适用于中国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数媒专业对于“艺术史”课程体系的关注度不够,缺乏与专业特征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欠缺艺术修养,艺术理论知识单薄。笔者根据实际情况,从理论史学研究方面结合计算机软件实践训练,进行“寓教”与“于乐”两方面的革新。

(一)结合数字媒体技术让艺术史“活”起来

数媒专业的核心在于其媒体的艺术化,专业偏重对“技术”的实践需求,何不将艺术史的理论“互动”与计算机软件的“实践”结合,注重教学比例,打造更多元化的艺术史课堂。

艺术史课程的教学一般以“讲授法”进行艺术历史的讲授。经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引导学生将艺术史与计算机软件结合,让艺术史中的名画“动”起来,成为动画的另一种“静止”形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和提高了“互动”与“实践”的关系,是互动教学改革的最佳表现形式。

数媒专业要求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熟练掌握,如3DMax、AE、Photoshop等,学生选择名画中的某些部位,利用一种或多种软件特效处理,在连续的时间轴上使静止的画作“动”起来,作品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新的融合手段,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软件操作与设计能力,达到实践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掌握艺术史理论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艺术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通过不同的视角,将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中,通过“寓教”来激动学生、感染学生,将艺术的思想性得以升华,这也就完成了美育的真正核心——艺术教育,此课程结构的革新紧密的联系“艺”和“技”,强化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同时注重学生再创造的思维与技能,具有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二)结合其他艺术专业让艺术史“活”起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艺术史”课程,大多是教师单一授课,教师通过对艺术史的梳理讲授、展示相关图片和影像等教学手段完成教学。整个课程中,教师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作业布置上都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说故事”式的教学,容易使课程无趣化,学生互动性较弱,兴趣难以调动,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笔者认为,数媒专业本就是跨学科专业,“艺术史”课程也可大胆创造,充分结合摄影、服装设计、编剧等其他相关艺术专业进行课堂互动。

例如,教师讲授某一时期的艺术特征时,除配合展示此时期著名作品外,学生可自行组建小组对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再次解读创作,一种形式是学生根据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租借服装或自行设计服装排演历史情景剧,邀请其他专业同学和老师观看,将“人人都能读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广泛传播;另一种形式是学生在影棚中穿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模仿艺术名作进行拍照,“穿越”一回,通过灯光的塑造、后期的加工,使照片呈现不一样的艺术风貌。这两种形式的艺术史教学,互动性增加,学生不拘泥于坐在教室中听老师说故事,改善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调动了学生的自我创作能力,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课堂氛围活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在教学中“于乐”的新模式,这才是数媒专业的特点,将新手段、新技能相交,培养符合新时代的新学子。

[1]秦旭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学术论坛,2015(02):172-173。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的探索[J].装饰,2011(04):143-144.

[3]张贵明.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5(09):111.

J0-4

A

1006-0049-(2016)15-0194-01

猜你喜欢
艺术史数字艺术
纸的艺术史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2
毛扎扎艺术史
幽默大师(2020年3期)2020-04-01 12:01:22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纸的艺术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