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分析

2016-02-05 11:58:22
山西青年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制度化政治制度

张 飞

榆林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基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分析

张飞*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要求,接着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制度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

一、新时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要求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变得越来越大。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成为了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应该立足新时期的国家建设目标,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最新要求,其具体如下。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代主题相衔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代发展的主题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际的价值。因此,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必须与时俱进,以时代为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形成正能量,以身作则,以自己的理念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二,高校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行相互结合。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与传统进行相互的结合既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精神内涵的强烈凝聚。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优秀文化与传统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感,并让这些优秀的历史积累得以沉淀和传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陈旧落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不健全,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第一,思想政治制度的规定过于细化,不具有宏观性。这种过于细化的思想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手脚”,使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工作变得十分被动消极;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上存在很大的空白。在高校思想政治制度化进程中,对一些细微的地方过于关注,而对于应该着重用力的地方则显得有些“用力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得以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不重视,在人为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很多学生感受到了这种消极的教学氛围,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表现出不认真听课、做其他专业作业等。这些不端正的态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能得以政治开展和贯彻。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缺乏有效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缺乏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较为死板,与时代和社会脱节,“不接地气”。同时,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进度,在教学中不关注有效性和趣味性,学生成为了被动的倾听者,无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学校领导层对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重视

要想扭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不健全的现状,学校领导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第一,高校领导层必须转变观念,从思想层面上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以往,高校领导者往往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或行政工作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则显得“不屑一顾”。因此,高校领导者应该将集中部分精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上,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重要性;第二,高校应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健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良好工作的好开端。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标准,例如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等都是可取的做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建设,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信息反馈机制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面临着急速转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各个高校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得信息反馈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同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信息渠道建设。各个高校应该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准,为学生建立科学规范的信息反馈通道,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思想进步能够及时被学校掌握,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和回复。将这些有用的信息反馈进行及时搜集,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监督体系

第一,各个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建立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监督管理体系。在体系中,每一个学生和学校基层员工的发言权应该得以保证,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体系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得以规范化和科学性;第二,与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相配合的评价舆论机制的建立也是十分必要的。舆论监督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前提,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制度建设在潜移默化的舆论优势中得以逐渐提升。有了强有力舆论的保障,思想政治制度建设才会显得水到渠成。

四、结束语

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具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下,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整体效果。为了应对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必须科学规范,以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能够真正发挥效力,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以提升。

[1]陈羽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2:293-295.

[2]段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41-43.

张飞(1987-),男,汉族,陕西子洲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6-0049-(2016)15-0122-01

猜你喜欢
制度化政治制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4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