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新课程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张文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体育课在学生的教育历史中一直是门必学课程,从小学到大学,这门课程始终相伴。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不断强化自身体魄,同时,体育教学还跟学生的品德、智慧有着密切关联。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新课程视角下谈一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问题。
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新课程视角
学生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基本方式就是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最适合接受德育教学的时期,这是由于在这一阶段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处在最佳时期,自身记忆能力也处在最好的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显得十分重要。老师们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在体育课上慢慢地提高自身的品质素养。
伴随时代变迁,社会文明高速发展,现代教育的侧重点有了很大改变。在新课程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自身德育素质,在教学中融入了德育教育,这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有所体现。然而,现代教学的特点促使老师偏向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德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学生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经常会表现出德行方面的各种问题,例如:(1)学生们在老师讲解动作要领的时候,常常在队列中聊天玩闹;(2)在上课练习时,有些学生经常会独占体育器材,比如篮球、足球等,这样一来,其他学生就没有器材可以练习;(3)在练习结束后,不及时归还体育器材,随意乱扔,无人收拾和整理;(4)常有学生把篮球当成足球来踢,损坏器材;(5)不注意场地使用,比如在踢球时选择人多的地方而不是足球场。上述这些情况几乎所有学校都会发生。为预防这类事件再次发生,老师们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侧重点,将侧重点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慢慢转移到他们的上课德行表现上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首先,体育学科的教学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大学,始终是一门必修课。在这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们可以接受连续性的德育教育,在教学时间上有了基本保证。其次,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学生们很容易表现出自身的情感。所以,老师们可以针对体育课时,学生在各类身体训练中展现出的状态,及时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这样既符合实际,又能取得良好的收效。第三,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德育教育可以渗透到各方各面,老师可融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让他们学习人际交往中的思想道德,与训练中的意志品质密切地联系,进一步提升德育渗透的教学效果。
要进行德育渗透绝不是仅仅严肃地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刻板教育即可,老师们要适时地把握机会,结合实际情况同时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辅助,提高他们的德行品质。要帮助小学生学习小学体育,还要慢慢地将教学的侧重点转至学生的德行上来,将德育教学渗进教学内容中,这样才可以得到有效的结果,提高小学生的个人品质。
(一)建立教育评价体系,提升老师德育渗透意识
目前大部分小学都缺少一套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这也是老师体育教育渗透没有做到位的主要原因。学校应当为老师提供体育教育德育渗透的相关培训,强化老师在这方面的意识并且切实提升老师德育渗透工作的理论水平。同时,学校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并且强化德育渗透的监管力度,帮助德育渗透在体育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老师需要时刻关注自身言谈举止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老师如果在平时教学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会被学生模仿,因此,老师需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这也是对学生负责。例如,老师应当穿着得体的服装,在上课时应当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而不能选择西服、紧身衣等不合适的服装。老师在上课时应当使用普通话而非方言,老师应当关注自己言行,使用文明用语,要维护在学生面前的老师形象。因此,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需要严于律己,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在体育学科中的德行素养。需要确保老师在上体育课时不因自身言行对学生成长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讲解动作要领的时候,老师除了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授课,还需要关注自己的言语文明,在学生们面前保持良好的老师形象。
(三)制定体育器材使用规定
在体育课时,学生们在使用完器材后时常发生随意乱扔和不当使用的情况,为了保证器材的完好和有效使用率,老师可以在发放体育器材前明确一个体育器材使用规范,以此来约束学生使用器材,防止随意乱扔和器材破损的情况再次出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学,提高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行素养,切实提升小学生的个人品质素养。比如,某校的体育教师为了预防体育器材丢失和保证有效使用率,同时提高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行素养,强化学生的德育渗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体育器材使用规定:学生在使用完体育器材以后,不可以随意乱扔器材,必须讲所有器材放回到统一的回收位置;如果学生不想再用器材,也必须将器材放回规定位置。在老师给学生讲解了器材使用规范后,以往的不良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小学生的个人素养相较从前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也表现出了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强化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行和个人素养。
综上所述,学校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老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在教学时避免使用不文明的语言,要在学生面前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在教学中强化德育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将教学侧重点转移至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将德育教学渗进体育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的个人素养。
[1]黄泽文.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6-05-23.
[2]程琨.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08-06.
张文芳(198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中一职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小学体育。
G623.8
A
1006-0049-(2016)15-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