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峰褚小刚盛励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二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椎间盘造影的相关性
刘碧峰1褚小刚2盛励1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科 (江西 南昌 330006)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二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分析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椎间盘造影(CT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临床资料,均于同一时期行MRI和CT椎间盘造影检查。观察MRI信号强度改变、对比剂注射剂量、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等情况,并分析MRI信号强度和CT造影结果临床相关性。结果:盘源性下腰痛82例患者共完成椎间盘造影228个,其中诱发一致性疼痛为93个;MRI出现高信号区(HIZ)改变与CTD分型呈正相关(r=0.524,P<0.05);与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呈正相关(r=0.614,P<0.05),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D存在显著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盘源性下腰痛 CT椎间盘造影 磁共振
盘源性下腰痛属于临床常见症状,多由椎间盘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诊断盘源性下腰痛常用方式有MRI和CT椎间盘造影(CTD),但关于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资料较少。为探讨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与CT椎间盘造影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对82例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26~75岁;平均(51.36±10.24)岁;病程13~41个月,平均(23.41±2.17)个月,所有患者均于同一时期行MRI和CT椎间盘造影检查。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盘源性下腰痛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年;②保守治疗持续半年无效果;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近半年内有腰部手术史者;②患有典型神经根症状;③明显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疝;④出现椎体滑移或椎间盘感染。
1.3方法
MRI检查:成像设备采用Gyroscant-10nt 1.0T超导型,行T1WI腰椎矢状位可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行横断位、T2WI矢状位成像可采用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具体设置情况如下:矢状位T1WI、T2WI分别设置为TR440ms,TE14ms、TR2800ms,TE103ms;横断位T2WI设置为TR4260ms,TE112ms;将层厚与间距分别设置为4.0mm、1.0mm。MRI图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2位骨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高信号区(HIZ)出现的椎间盘。
CTD检查:采用GE ProSpeed FⅡ双层螺旋行CTD检查,将层厚、层间距分别设置为3mm、0mm。患者取俯卧位,于椎间盘处行CT扫描,使扫描线与椎间盘保持平行,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根据CT检查结果,将脊膜旁作为入路路径,穿刺部位为棘突旁椎板下缘,针尖置于椎间盘中心并注入对比剂,观察是否存在一致性疼痛。行横断位扫描,观察对比剂分布情况。CTD检查由临床经验丰富的2位骨科医师共同完成,并采用盲法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如诱发一致性疼痛,则为阳性椎间盘;反之则为阴性椎间盘。
1.4观察指标
①MRI表现;②对比剂注射剂量、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情况;③MRI表现与CTD相关性。
1.5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均用例或者百分率(%)描述。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模型确定。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MRI检查结果
盘源性下腰痛82例患者共完成228个椎间盘造影,其中MRI出现HIZ改变的椎间盘共65个,构成比为28.51%;MRI未出现HIZ改变的椎间盘共163个,构成比为71.49%。
2.2对比剂注射剂量、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情况
228个椎间盘造影中,按照CTD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椎间盘分别为92个、64个、45个、27个;构成比分别为40.35%、28.07%、19.74%、11.84%;其中诱发一次性疼痛分别为8个、52个、9个、24个,构成比分别为8.70%、81.25%、20.00%、88.89%。阳性椎间盘(即诱发一次性疼痛椎间盘)共93个,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25~1.47mL,平均(0.89±0.21)mL;阴性椎间盘(即诱发不一致疼痛或不痛)共135个,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48~2.59mL,平均(1.83±0.32)mL。
2.3MRI表现与CTD相关性
MRI出现HIZ改变的65个椎间盘中,CTD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9个、12个、19个、25个;未出现HIZ改变的163个椎间盘中,CTD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83个、52个、26个、2个,经统计学分析可知,HIZ改变与CTD分型呈正相关(r=0.524,P<0.05);HIZ改变的65个椎间盘中,诱发一次性疼痛为61个,未出现HIZ改变的163个椎间盘中,诱发一次性疼痛为32个,经统计学分析可知,HIZ改变与造影诱发的一次性疼痛呈正相关(r=0.614,P<0.05);出现HIZ改变的65个椎间盘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21~1.07mL,平均(0.52±0.11)mL;未出现HIZ改变的163个椎间盘对比剂注射剂量为1.64~2.47mL,平均(2.12±0.23)mL,经统计学分析可知,HIZ改变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呈负相关(r=-0.429,P<0.05)。
MRI是临床诊断盘源性下腰痛常用方法,可直接诊断出腰椎间盘的相关改变,但不能准确判定责任椎间盘,此外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不能准确定位病变节段[2]。CTD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内部形态变化,定位诱发疼痛节段;且对各种病理变化敏感性较强[3];可通过横断面扫描图像获得更多基础资料,在椎间盘中注入对比剂,通过对比剂分布状况,可对纤维环破坏程度进行准确分型,并能显示破裂口,可操作性与重复性较强,通过准确评估椎间盘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手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5]。CTD在扫面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通过标记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可将组织损伤降至最低[6]。
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表现不能替代CTD,但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出现HIZ改变与CTD分型及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呈正相关,与对比剂注射剂量呈负相关,提示可通过二者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在诊断过程中,可通过MRI影像学表现对病例进行筛选,从而减少有创检查。CTD可借助CT扫描优势,精确评估该类患者纤维环破裂情况,并借此推断CTD分型与诱发一致性疼痛关系,在MRI检查基础上精确判定责任椎间盘,为临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盘源性下腰痛患者MRI出现HIZ改变与CTD分型、诱发的一致性疼痛以及对比剂注射剂量均存在显著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1]刘淼.盘源性下腰痛的CT椎间盘造影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刘淼,陈兴灿,潘永青,等. 盘源性下腰痛患者CT腰椎间盘造影与MRI相关性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5):439-442.
[3]刘淼,陈兴灿,张文丹,等.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CT椎间盘造影与MRI表现的相关性[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11(4):213-216.
[4]刘伟,宋滇文,贾连顺.椎间盘造影阴性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中的分析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7):1541-1545.
[5]郭林,桂晓臣,蔡跃增,等.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3):254-257.
[6]张翱,杨全,向波,等.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5):436-440.
1006-6586(2016)05-0031-02
R681.53
B